素质教育下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

2011-02-21 16:50王瑞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期
关键词:血细胞学习动机教学方法

王瑞芳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转换过来是另一句话:高效率教学。这个“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优化”的过程。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检验教学方法是否优化的重要条件是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高度统一。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应注意三方面的优化,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1 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这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内容的优化无非在于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或许有人要问:大家手里都是拿着同一本书,这个内容你怎么优化?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应使其传授的知识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跳起来能将“苹果”摘到,同时,努力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由此带动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首先让学生跳起来摘到大苹果,并在摘的同时抖动树枝,让其余已熟的小苹果自然落地,为己所得,做到挂其一而得其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跳摘苹果”。

如在学习“血液”时,3种血细胞的结构功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笔者在教学中精心给学生设置3个问题:1)红细胞偏少的人常面色苍白,头晕无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2)当人们身体某处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过一段时间之后,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3)当皮肤划破流血之后,过一会儿血就止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围绕这3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上述3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但学生必须在了解3种血细胞的作用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上述问题,这就使问题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讨论中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把问题与3种血细胞的功能联系起来,进而解决问题。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并展开有效的讨论,把重点和难点像“众星捧月”般地凸显出来,使知识的传授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 在现代化的教育形势下,搞好媒体教学的优化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媒体的优化,就是在最需要媒体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媒体发挥其最大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是越多越好,也并非简单地罗列重复,而是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又要防止媒体的“狂轰滥炸”,让学生无所适从。

在学习“血液”时,为了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其组成,笔者采取实物观察的方法;而在学习3种血细胞时,由于较微观,笔者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显微投影与学生共同分析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了弥补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的血小板,笔者利用挂图指导学生学习。最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血细胞的认识,播放一段有关血细胞的视频,并通过表格对3种血细胞进行归纳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媒体多而不杂,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对3种血细胞的结构有了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有效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

3 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高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课,教师把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取决于对语言的优化。

教师语言的优化应做到:1)生动形象,富于直观;2)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3)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4)含蓄幽默,耐人寻味。

如讲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可穿插介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婚姻悲剧:达尔文因同表姐结婚,所生10个孩子中,3个夭折,3个儿子终生不育。学生听后对近亲结婚的危害印象极深。

例如在学习动物个体发育时,联系听到较多的自杀事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听课热情,而且有助于珍爱生命意识的加强:“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要经过十月怀胎的胚胎发育过程,一朝分娩后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少年、青年,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父母亲不知要倾注多少心血,费多少神力。亲朋好友、各阶段的老师是那么的关心爱护。同学们,我们能健康成长到现在不易啊,我们都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老师给了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能碰到一点困难就不负责任地幼稚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是一个“两主”和谐的双边活动过程,要不断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重视教学语言、问题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后,还必须将教材知识能动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这就必须考虑教师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须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认识论原理,开展心理相容的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宜做好以下两点。

3.1 要熟练地驾驭教材

驾驭教材要经过一个“懂——透——化”的过程。懂,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透,就是要知己知彼,掌握应学教材与已学、待学教材的联系,熟悉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所教班级的群体特点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差异、思维特点等,做到有的放矢。化,即实现转化,要在懂、透以后通过得心应手、配合默契的课堂教学,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2 要把教师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的行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思考,思考是否吃透教材,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学习这部分教材时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突破。然后再精心设计:怎样开头?怎样指导学生读书自学?怎样启发?怎样设计检测题?最后还要精心组织:组织课前预习,组织课中听讲、问答、思考、讨论、练习,组织课后巩固、补差、实践活动等。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体现“两主”和谐及教学的启发性,建构起有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而快乐着。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生物教师要深刻领会、理解课程标准、课改精神,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很好地对课程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设计出相关的互动环节,使知识在课堂中生成、深化,让思维在教学中被激活、被丰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猜你喜欢
血细胞学习动机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