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2011-02-21 18:04邓芝茵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东广州510180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亲情心理健康中职

邓芝茵(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80)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

邓芝茵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80)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中职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因此,心理压力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远高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思想、忧郁心理和低落情绪等心理问题。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语文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涵盖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意志、情操等方面,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及道德信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鉴赏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可以说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使学生情感世界健康发展,从而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与初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学习的知识量大,进度快,对能力要求高。但与此同时,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适应能力不强,缺乏应付这种变化的心理准备,产生了诸多学习上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动力不足。笔者在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调查访谈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显得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比较模糊,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对考试或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通过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有助于端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使之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关系的认识。恰当的自我认识是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部分中职生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存在严重的自卑自贱心理和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导致学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现象。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利用能够激发自信心的文章教学,可以有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正确看待自己,进而缓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压力,防止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加强对情绪情感心理的干预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文字使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深入到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优良品格 语文教材不仅是传授知识、锻炼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媒介。中职语文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材较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富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师应自觉地把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读书以明理,开智以育德,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形成健康的心理。例如,部分学生与同学关系不好,源于自己的个性较强,遇到琐事就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不会互相礼让。有些学生对教师要求特别严格,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批评他,他总得觉教师是针对他的,于是产生逆反心理。一个人长期生活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将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格扭曲,甚至为了丁点小事也会使人的行为走极端,产生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因此,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生懂得了蔺相如正因为宽容,才有了“将相和”的美谈。蔺相如凭借自己的谋略与才智,完璧归赵并立了大功,职位在廉颇的上面。所以廉颇心有不甘,宣恶言“我见相如,必辱之。”但蔺相如没有与他计较,最后以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负荆请罪,两人成为“刎颈之交”。

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写作中,语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健康内容的材料,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个人的心理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压力与挫折,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素材,例如,2010年5月份刚刚结束的尤伯杯羽毛球赛,中国女队由于压力大,加上年纪轻,缺乏经验,影响了发挥,最终导致失利。教师可以“年轻没有失败”为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这题目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看待压力的问题。另外,教师在日常作文课练习中,作文设计可以倾向于引导学生对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健康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给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在作文课上,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为培养学生亲情观念,笔者曾经要求学生注意积累亲情材料,留心亲人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仔细观察亲人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并选取典型材料和细节,学习课文表达技巧,写作反映亲情的文章。这样,学生向生活学习,在观察积累中再次体验了亲情,就会激发创作欲望,写出饱含亲情的优秀作文。在作文批改环节,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窥见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原因,可以充分运用作文的这一无与伦比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挥作文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另外,语文教师可以和班主任合作,开展亲情主题班会,把亲情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于一体,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是班主任制定计划,并做好分工安排。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实际生活调查采访,收集亲情材料,并根据调查采访所得的素材,编写亲情诗歌、亲情故事,题目自拟。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人人都能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具体调查、深入了解,与人的沟通互动,还能密切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培养美好而健康的亲情。通过多种形式写作,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深厚的亲情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利用文学欣赏课,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喻性原则”及语文学习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在文学欣赏课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过程,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这也是“文学即人学”的具体体现。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利用形象性进行引导,可用文学形象的倾向性影响学生的心理。《简·爱》中简·爱的自尊、自强与自立,《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的爱慕虚荣等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学生从或恶或善的文学形象中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文学形象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领会应该怎样做人,培养向善之心,树立去恶之志,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这些故事介绍,让学生体味关于爱、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学生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心欲望。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语文教学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自我控制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合理挖掘和利用语文学科文本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压力,防止学生不良心理情绪的产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智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职业学校要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仅依靠学科渗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依靠广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和先进的中国化了的心理教育与辅导理论的支持。

[1]王宁.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电教,2010,(4).

[2]肖红红.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4).

[3]谢敏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3).

[4]司致顺.健康教育[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5]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6]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

G712

A

1672-5727(2011)10-0107-02

邓芝茵(1977—),女,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德育主任,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及德育。

猜你喜欢
亲情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