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订单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常客隆店长班”为例

2011-02-21 08:54冯志明魏俊飞
职教通讯 2011年18期
关键词:常客店长顶岗

冯志明,魏俊飞

(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

“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订单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常客隆店长班”为例

冯志明,魏俊飞

(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商贸类专业创新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学制层面如何安排好后二年专业实践教学以切实体现五年一贯的优势,二是专业建设层面如何解决应用文科学生规模化顶岗专业实习问题,三是培养模式层面如何解决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深度推进问题,四是校企合作层面如何解决学校或企业在合作中“一头热”的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共同利益驱动的学校与企业优势的互补与统一,是实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方向。

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工学交替;订单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状况,深层次校企合作的拐点已经悄然到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共同利益驱动的学校与企业优势的互补与统一,开创校企融合互动之路,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变革的必然要求。

五年制一贯高职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多于中职的1 000余课时,提升后二年顶岗实习及预就业阶段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培养水平,是发挥、强化五年一贯学制优势的关键。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创设“常客隆店长班”,在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实践。

一、“常客隆店长班”的组建背景

作为商贸类高职校,应用文科专业实训只能通过校内仿真、模拟等方式解决,无法让学生获得真正真实的工作及其风险体验,要求学校能切实解决学生顶岗实习乃至让学生获得企业员工身份等问题,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职业环境。第五学年校外预就业企业顶岗实践,由于接受企业的主动性、集中度、参与度不够,因而实践内容、教师指导、师傅带岗、评价反馈等各方面,与五年制高职培养贴近切合行业、岗位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存在明显距离,制约了学生创业就业的空间及质量,成为学校商贸类五年制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瓶颈。

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客隆”)为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制定实施了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但限于学员(员工)文化基础薄弱、师资素能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短期培训难以全面深入,没有充分达成店长层面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目标。物美控股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周申磊认为,一个大学生到了零售业,各个岗位基本上都是从头开始,真正弄懂什么叫连锁,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常客隆”自身原有的储备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与企业快速扩张、尽早上市的发展态势已经不相适应。

由此,学校与“常客隆”因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的共振,校企双方产生了”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深度合作的基础。在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协调下,2009年学校与“常客隆”实施“校企共同培养管理人才计划”,第一期“常客隆店长班”按照店长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训包,安排教学进程,力求在1年的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常客隆企业文化,使学生具备常客隆店长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再通过1年的店长助理实习锻炼,到毕业时形成店长岗位综合能力,届时学生与公司实行双向选择。

二、“常客隆店长班”的基本实践

(一)创新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常客隆店长班”项目工作组,由“常客隆”总经理任组长(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学校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强调学校主导地位),主要成员包括“常客隆”人力资源部主任,学校有关系部教学与学生管理主任,就业处、教务处、学工处负责人;明晰校企主体与主导关系、责任与权利关系,从运行机制上解决长期以来主体关系指向不明、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比较松散、难以为续的瓶颈问题。项目工作组根据校内培训、企业实践需要,统筹调度、安排门店指导教师(门店店长、财务人员等)、校内培训教师,汇集力量、积聚资源,创设开放、和谐的办学生态,奠定工学结合的坚实基础。

(二)选拔组建订单班

依据连锁超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订单班学员选拔不严格限定专业、性别,订单班学生按照原来专业申报毕业证书,其在订单班两年学习所得学分计入该生总学分,核定毕业资格。订单班自愿报名、学校选拔、企业面试,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签订协议。经过笔试面试,50名经济贸易专业大类三年级学生组合成的首届“常客隆店长班”,为“订单培养”提供了学员适岗质量保障。

(三)量身订制培养方案

“常客隆”所有实习门店的指导老师(店长)来校感受教学氛围,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深入“常客隆”门店,熟悉企业经营环境,调研企业营销特色。依托《关于2009年“常客隆”第一期储备管理人员培养项目实施计划》、《第三期储备管理人员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课程安排表》、《三期储备管理班人员第二阶段培训计划》等培训文件,着眼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校企合作制定了《“常客隆店长班”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设计交替互换进程

第一年场所互换工学交替、第二年企业顶岗实习。第一年为4个环节,第一环节为2个月的校内超市基本操作岗位学习训练,第二环节为3个月的企业岗位实践,第三环节为2个月的校内超市管理岗位理论学习,第四环节为3个月的超市助理店长实践锻炼。第二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在企业各管理岗位顶岗实习、轮岗实习。以企业为主体“学习—工作—学习”工学交替培训方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培训和企业实践相交替,实现职业知识与能力渐进性培养,职业意识与素养螺旋式提升的目标。

(五)依需开发课程模块

模块课程开发,注重将“常客隆”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融合到课程中,基本素质模块重在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服务意识、企业归属感,基础岗位模块旨在满足连锁超市基础操作岗位能力需要,管理岗位模块旨在增强学生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常客隆”公司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适时开设了计算机管理系统、门店核算及开店、如何当好店长等专题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常熟市悉劳动局营业员资格证培训、考试。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模块组合的多样性、目标实施的渐进性,贴近超市管理人才培养规律,符合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首岗适应时间。

(六)联手组织教学管理

学校专职班主任(指导教师)在校内履行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在企业与学生同吃同住,实施包括思想引导、心理调适、安全教育、饮食起居等全程管理;门店店长作为指导教师,按照《企业实践手册》要求,按所实习岗位,记载实习岗位工作描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阶段岗位工作总结。学生每周填写实习情况表,小结本周实习收获、存在问题及建议,校企指导教师分别批阅,共同有针对性地解决、调整存在问题。

(七)考核评价能力为本

能力考核以就业为导向,以校方为主导负责考核校内教学培训部分,以企业为主导负责考核企业实践教学部分,考核原则上由企业命题和组织。学生考核成绩与企业用人定岗相挂钩、与学生奖励相结合、并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相挂钩,提高了学生工作热情,提高了企业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充分体现订单培养目标导向。

(八)培育学生企业归属感

“常客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求所有部门尽力安排学生实习事宜。公司租用多处民房,购置生活设施,安排学生食宿;组织学生与企业举行联欢活动、安排学生参加企业新年团拜会文艺表演、发放春节慰问品,多途径促进学生与企业情感沟通;设立“常客隆店长班”奖学金,对优秀学生或班组奖励;奖励表现优异学生参观上海世博会。

三、“常客隆店长班”的基本成效

第一期“常客隆店长班”自2009年10月26日至2011年6月30日截止,经历1年的第一阶段工学交替教学培养,1年的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业已结束。由于学生及其家长家乡本土观念较重、普遍不愿“离乡背井”在外工作,加之超市薪酬与其他行业相比没有优势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最后在就业选择上产生较大动摇,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数量相比,首期“常客隆店长班”真正留在企业成长成才的毕业生没有预期的多。但第一期“常客隆店长班”整体上校企互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缩短培育期,促成高素质超市管理人才的迅速成长等诸多方面成效明显。在工学交替变换场所的教学培训阶段,王芬同学就因店长助理岗位实习成绩突出,被破格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店长。2010年5月,所在湘江二店,因管理创新、店容店貌改进、销售业绩提升,赢得总公司“优质服务月”流动红旗。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又有一批同学走上了超市门店店长、大卖场业务主管岗位。校企双方系统总结“常客隆店长班”经验与不足后,企业进一步深化了克服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倾向、重视潜在员工长远价值、创新突破人才瓶颈良策的认识,学校坚定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为指导”的校企共同体,是职业教育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重要举措的认识。学校利用暑期后勤社会化改革契机,引企入校,“常客隆”在校园里开设了直营店,这就为连锁超市业态下的商贸类专业项目教学、全真实践、顶岗实习以及完善订单培养的“双基地”“双导师”等,形成了更为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前景。

四、“常客隆店长班”的创新意义

(一)构建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常客隆店长班”原则上理论学习在学校,实习实训在公司,分阶段交替进行。公司负责提供学员实习实训阶段的工作、生活条件,学员服从公司的顶岗实习实训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常客隆店长班”以公司为校企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充分融合学校专业特色、师资人才优势,学生在公司内培训的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企业与学校全程双向介入,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明显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探索应用文科学生规模化顶岗专业实习路径

“常客隆店长班”教学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前期一般以2-3个月为一周期,轮番接受校内培训和企业岗位实践,后期(第五学年)企业顶岗实习。这就改变了原来由于顶岗实习单位的分散和管理的不规范所造成的顶岗实习管理难的现象,使顶岗实习更集中,特别是地域性的集中,给学校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使学生和教师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顶岗实习的管理。根据协议规定,学生在毕业后与公司实行双向选择,增加学生对口就业率,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践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校企互动融合原则

“常客隆店长班”按照企业需求,兼顾学生自身特点与认知能力,课程设置打破常规,根据岗位实际需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等各种职业素质与能力,既使人才培养及教学组织更符合企业需求,极大提高了职业学校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又为教师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实践、参与实践提供了条件,有效提升了五年制高职校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四)明确化解校企合作中“一头热”问题的方向

“常客隆店长班”校企共融、人员互派、精诚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学校为企业培养岗位对口的优秀员工,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人才储备的双赢;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尽力为“订单”学生提供实习条件与职业环境,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学校达到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由此奠定了校企双方长期有效合作的基石。

“常客隆店长班”实践表明,“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市场、企业、多元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是突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企业为主体,符合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突出了企业贴近市场需求迅速整合校企有效资源的优势;以学校为主导,彰显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天然、密切联系的特质,贴近学校利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根本目标。建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互动双赢运行模式,是五年制高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冯志明,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魏俊飞,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经济贸易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1)18-0062-03

[责任编辑 秦涛]

猜你喜欢
常客店长顶岗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常客
鸡蛋也搞笑
一图自测:优秀店长VS普通店长
猴店长的烦恼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内衣店没有店长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调整五年制高职顶岗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