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林
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定位
□马爱林
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际需求,对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定位进行了系统探讨。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内涵范畴;市场驱动策略;引智帮扶策略;服务品牌策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然而,据教育部2009年12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为18.28万人,占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总数的3.88%,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64.89万人,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84%[1]。不仅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毕业生数量少、比例低,而且其中学习农业的学生数更少,不足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的10%,甚至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农科类专业已经停止招生多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尚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厘清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功能和范畴,探索发展的新机制、新策略,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推进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健康科学发展。
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学者多从“农业”和“职业教育”两个概念范畴来进行表述和界定农业职业教育,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的范畴也不断延伸和扩展。曹晔先生撰文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现代农业已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内涵,向纵深发展。……,农业的服务体系越来越大。”[2]他认为农业的这些发展变化使得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但同时强调,“尽管农业内涵越来越宽泛,职业教育为农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但农业领域中的种养业仍然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种养业农业职业教育仍然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在探讨农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把“中等”界定为“高中阶段进行”的教育活动。
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所谓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面向农村开展的,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的初、中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活动。
职业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笔者认为应取狭义职业教育之意,即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职业教育被定义为:是“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国家立法、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中,以及目前大多数研究中,职业教育通常是指一个职业教育的体系,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即所谓大职业教育观。
农业是一个产业概念,从农业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来划分,有狭义和广义农业之分。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或指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养殖业和渔业。我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35%下降到2007年的11.7%。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农业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范畴,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农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6年颁布的国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单列一章。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现代农业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现代农业一般划分为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和订单农业等7种类型。现代农业是驱动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市场驱动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职业教育内涵的不断深化、延展,农业职业教育为农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但农业领域中的种养业仍然是现代农业的核心部分,种养业农业职业教育依然应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渴望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梦想。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四大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作为实现中国农村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目标提出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举措,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和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等几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农业职业院校或农村职业教育所能涵盖的。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主要针对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教育,同时,又兼有相关农业农村职业培训职能。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是承担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中专、农业技校和成人中专及职校等。在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求,承担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是初中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并发挥新技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相关职业培训功能。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仅中等农业学校全国就有365所,在校生达50余万,其中,90%学生学习农林类专业[3]。为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机遇,在招生人数大幅下降的条件下,应全面把握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科学定位,促进其又好又快地科学健康发展。
有些学者对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定位的评价中,援引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4]批评当前的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定位是“离农”“弃农”。这种观点有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是脱离现实的,据此观点来评判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定然不符合当前的客观实际。
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应立足于我国现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大背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振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生产高素质人才新型农民的培育摇篮、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站,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加油站。
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专业设置经历了从传统的“小农”,即传统的第一产业种养殖专业,到“大农业”观点,即涵盖农林牧副渔。发展到现阶段,应不断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科学设置。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质上,现代农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已经发展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上个世纪末由于专业单一、与市场需求不适应,曾经一度出现了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办学困难、甚至停办的窘困局面。因此,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定位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面向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需求,突破传统“农业”的框框,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突出地域特色产业服务,培养培训现代农业需要的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的高素质劳动者,增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大量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除适龄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潜在”劳动力外,还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其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每年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据有关统计,每年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达到9000万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这部分劳动力均应接受必要的技能与技术培训,一方面,对于留守农村的劳动者需提高其从事现代农业的技能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需要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这一要求,坚持大职业教育观,坚持“三教”统筹,在大力开展学校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兼顾现代农业人才培训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基本技能,同时,培训一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劳务输出者,即所谓新生代农民工。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农、科、教条块分割、相互脱节、整体效益低下等弊端,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并探索将农业、科技、教育有效结合,学校成为教育教学、科研、农业技术实验、示范与推广中心,从而推动农业与教育双重发展,实现科技迅速转化,农科教统筹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法与措施。1992年2月1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国发[1992]11号),对“农业、科技、教育有效结合”这一农村综合改革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鲜经验,予以了肯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使县级职教中心“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因此,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坚持农科教统筹结合,强化现代农业人才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服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大基本职能,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生产高素质人才新型农民的培育摇篮、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服务站,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加油站。
[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offset=1&tablename=1261364753708582.
[2]曹晔.“三农”职业教育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3]陈建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9(7).
[4]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
马爱林(1971-),男,河北迁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G712
A
1001-7518(2011)09-0035-03
责任编辑 徐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