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娟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 163000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均高,使人望而生畏。发病后患者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1]。现就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100例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收集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00例,全部经CT扫描和MRI确诊,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4~81岁,平均60.5岁。其中,脑出血34例,脑梗死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住院时间最短仅1 d(自动出院),最长60.3 d,平均19.3 d。心理障碍表现为:恐惧心理者28例,占28%;悲观失望心理者26例,占26%;焦虑心理者24例,占24%;厌世心理者22例,占22%。
1.2.1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活动分期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活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脑卒中发作期患者常常体现为恐惧、发怒、猜疑、悲观抑郁和社会形态断绝感等心理行为反映。疾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看见自己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糊口不能自理需人赐顾帮衬,就易产生无价值感和孤独感,甚至悲观厌世的心境。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没乐趣,烦燥、抑郁、缄默。也有的情感幼稚、懦弱,因小事抽泣、伤感,以及行为上的退化、依赖等。
1.2.2 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 由于患者来源不尽相同,脑血管病(脑卒中)患者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有较大差别,但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已成为共识。一是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一般认为约50%住院患者和约30%门诊患者发生抑郁,多数研究认为抑郁多发生在脑卒中急性期,也可发生在脑卒中后1~2年。脑卒中后抑郁临床体现,轻度为悲伤、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乐趣减退,有时易激惹;中度抑郁与内源性抑郁的症状相似,除上述轻度症状外,常有紧张焦虑、早醒、乐趣丧失、思维迟缓、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绝望感及自尽意念[2]。自尽企图和行为是脑卒中后抑郁最危险的症状。脑卒中后抑郁的原因可能有:①卒中后心理反应。②卒中诱发内源性抑郁。③卒中脑损害的直接作用,有研究认为与损伤的部位、脑血流低灌注、脑内神经器官递质改变有关[3]。卒中后抑郁与病前人格特点、家庭、社会形态环境、人际瓜葛有关,尤其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抑郁。二是焦虑(anxiety)。焦虑发生率为20%~40%,常伴有抑郁。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伴发其他疾病、社会形态支持不良、预后评价差、家庭负担重、酗酒史等有关。总体程度较轻。其临床体现既有精神性焦虑,又有躯体性焦虑。三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卒中后常发生。卒中早期可出现局限性认知损害,如记忆障碍、体像障碍等,进行性认知障碍可发生痴呆[4]。卒中后的偏瘫本身极少构成病残的原因,更多是认知障碍,致长期卧床,糊口能力丧掉。认知活动参与恢复健康的全过程,认知障碍直接影响脑卒中的恢复健康及预后。四是人格改变。患者对新事物不能适应,微小改变使患者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异常,情感反应迟钝或平淡,明显易激惹。心志缺少或冷淡,人格衰退。
确立心理护理的方针,建立正确的认知,使患者承认和接受患病事实,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思想,积极接受和共同治疗、护理及恢复健康训练。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心态安然平静。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疾病治疗能够达到预先期待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1.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并保持一种有承受能力的护患瓜葛,给患者以支持、安慰、鼓励,给患者同情、关心、爱护、关心和帮助,帮助她们不断克服或解决现实糊口中的困难,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治疗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1.3.2 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掌握心理变化规律,根据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心理变化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①否认期:患者在急性期否认自己患病及其致残现实,主要是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使之正确认识疾病。②默认期:患者心志消沉,应对患者进行良性暗示,使之安心治疗,执行早期恢复健康措施。③焦躁期:患者病情稳定,但焦虑不安,敏感多心,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残疾程度及恢复健康治疗后可能恢复的程度,分析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并予以劝导,运用放松训练、有生命的物质反馈疗法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④抑郁期:在恢复健康期患者对功能恢复丧掉信心,常常是产生抑郁沮丧情绪,拒绝治疗措施和恢复健康训练的原因。此时更多地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乐观态度。⑤依赖期:脑血管病后功能障碍的恢复是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并且相当多的患者的确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患者会因此而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丧掉主动性,转而过度依赖他人。此时要帮助患者树立现实而客观的态度,认识自己的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克服依赖性,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1.3.3 心理治疗 ①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以及促进环境改善五个阶段,目的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危机。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疑虑,及时对患者做出适当的解释,包括讲解脑血管病知识、治疗及护理规划,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共同治疗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恢复健康环境(自然的、人文的),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形态资源,争取家属及单位的合作。②认知治疗: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动机和行为。认知治疗目的在于改变适应不良的认知。护理人员首要注意现其纰缪观念、适应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患者调整认识,对自身和外部环境都采取一种较为客观的态度,促使患者在疾病的恢复健康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适应性的行为。例如对患者展示恢复健康成功的案例;对否认患有脑血管病并导致残疾现实的患者,可与患者会商病残的程度、治疗规划,恢复健康的方针,激发患者恢复健康的主动性。③认知障碍的治疗:认知活动参与卒中患者恢复健康的全过程。患者日常糊口能力的恢复,在某种意义上完全依赖于认知功能的恢复健康。有学者认为恢复健康医学重点应放在认知的技巧上,而不能单纯从生理功能去摸索。采用MMSE量表检查,确定认知障碍的特征和病变的定位,制定出认知治疗规划和训练方案,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条件的刺激气氛,解除心理压力、激发患者乐趣,把认知恢复健康与运动恢复健康结合起来。
1.3.4 帮助患者获患上良好的社会形态支持 社会形态支持对应激状况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社会形态支持有利于健康,而不良的社会形态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家庭成员是患者社会形态支持的重要来源。脑血管病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巨大打击,并且给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并进而影响他们对患者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家属亦需要心理帮助,对家属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给予家属同情、安慰、鼓励;教育家属认识到家庭对患者的理解、谅解、关心、伺候对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1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在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后及时给予心理护理,67例在4~5 d后心理趋于平静,22例在7~10 d内趋于平静,11例在15 d后心理逐渐趋于平静。
急性脑血管病造成的大脑病损和躯体疾残,常常给个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神经器官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全面恢复健康,甚至引起新的病损。认识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评定,并依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矫正适应不良行为,增强个体社会形态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残疾的发生,促进身心功能的恢复健康。因此心理护理是脑血管病患者恢复健康护理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王瑞华,张林会,王秀丽.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的护理[J].河北医药,2004,26(2):199.
[2]树贞.神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8.
[3]张娟.脑血管疾病及急性心肌梗塞疾病的心理护理初探[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3):39-40,42.
[4]王秀莲,薛素波.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5(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