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江,周栋森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绍兴 浙江 312016)
高职课程要素有效性的比较分析
——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柏江,周栋森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绍兴 浙江 312016)
在高等职业教育语境下,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成为其核心特征。如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类型内涵,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领域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证举例,对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者提供一点启示。
高职;课程要素;有效性;比较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1997修订版)中,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为“5B”类,即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一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它比“5A”类的课程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
自从有教育以来,中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数不胜数。参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标准将其界定为,“课程是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编制的教学单元及其呈现形式,还包括课程结果的检验标准及结果反馈”。同理,“课程实施是指教学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课程为载体组织师资、教材和场地,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把课程传达给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教育过程”。总体来说,是将“课程”及“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工作体系中的子系统来解读和研究。
“课程”及“课程实施”概念的界定,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性,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工艺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
“课程”及“课程实施”概念的界定,同样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要求:(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3)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4)课程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由于从事高职教育的时间较短,如何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课程实施工作体系一直困扰着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一线教师和作为课程受众的学生。以下是有关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困惑。
(一)课程结构远离学习主体的需求
学校的“计算机通信”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是以学科为中心进行的课程编制,其基本结构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三段。这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是以“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和“实践是理论的应用”两个哲学理论为基础的。
在该课程结构的实践中。教师的困或在于:对应于职业岗位指向非常明确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主要是解决“如何做”及“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按“从科学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结构逻辑定势,可能会远离学习主体的需求,从而削弱了学生对专业职业性的认同和归属,更弱化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导致课程实施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偏离。
(二)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不明确
这里的课程设计是指课程门类的设计。学校的“计算机通信”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类共设置了18门课程。课程设计中教师可谓“用心良苦”力图求全、唯恐不足。可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应该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或者是从岗位职业能力出发,这显然是课程设计困惑的核心问题。
(三)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接受兴趣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是围绕通信行业及衍生行业展开的。为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丰富学生的通信行业知识,学校在各专业普开了一门“通信概要”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通信行业的发展背景、通信业务的基本种类及通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课程的定位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实践中,“通信概要”教材内容总是以介绍通信技术为主,过强的技术性几乎远离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兴趣,“填鸭不成反噎死”最终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如何有效地组织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管理者和课程教师面监的又一问题。
总之,程实施中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其受众是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以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作为判断依据的。我们曾对学校计算机通信专业三年级的数门课程进行“认同度”调查,结果是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认同的课程只占课程总门数的55%,有40%的课程其学生认同度在60%以下。课程教学和受众价值取向及学习兴趣的偏离是课程系统综合作用于受众所引起的困惑,它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困惑。
一门课程的有效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哪个要素是影响课程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其影响程度的重要性排序会形成怎样的序列?上述有关课程个案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现从课程实践的案例出发去深入研究。
案例一: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于07年推出了“创业教育”选修课。作为新课又是选修,教务处心存疑虑,担心选修人数不足设课。结果,该课程选课人数爆满,近350名学生选修,几乎占到可选学生数的三分之一。事后,在访谈中得知,学生之所以选择该课的最大原因是在于该课程迎合了学生潜在的心理需求。
笔者认为,课程内容与学生潜在需求的契合程度会直接影响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课程设立,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缺乏应有选择权是学习主体对课程缺乏热情的真实原因所在。学校总是会凭借教师的判断和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开列学生的课程大餐,但常常事与愿为,课程实施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谨慎提出“受众的兴趣”作为影响课程实施第一个有效因子。
案例二:“光通信原理”、“光缆线路”与“光缆实习”是学校通信线路专业的三门专业主课,按照上述从左到右的逻辑顺序逐步展开课程的知识点,按着“技术是理论的应用”哲学思维运作。当进入“光缆实习”环节需要应用前置课程的知识时,学生却早巳忘却。教改中,将三门课程整合为“通信光缆工程施工与维护”课程,并且从职场进行工作取样作为典型的工作案例,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展开学生的学习进程,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有序进行,学生的学习始终沉浸在职场“工作情景“中。课程整合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说,课程理念或课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门课程的教学面貌,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课程理念的写真和课程意识的灌输。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影响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第二个因子,即“教师的课程理念”。
案例三:“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是学校专门为各大通信运营商培养一线客户服务人员的专业。将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通信技术概要”、“移动通信”、“电信业务”,整合成“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将“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与谈判”,“商业礼仪”等整合成“电信营业与营业厅管理实务”、“电信渠道管理实务”及“呼叫中心实务”。
课程结构和门类的变化反映的是课程设计是从设计者的主观愿望、专业的自我需求出发来设计课程,还是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者心中除了考虑到“受众元素”,更重要的是加入了“职业元素”。课程设计应该从职场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相似性来设计课程门类,应该让“受众”对课程的接受犹如给他展开了一幅实际工作序列的画卷。明确的职业指向性对“受众”会产生强大的课程感召力和吸引力,会极大地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影响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第三个因子,即“课程设计”。
案例四:学校的“市场营销(通信)”专业以培养通信运营商的一线客服人员为主。为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该专业在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前开设了一系列“适岗培训课程”。“专业销售实战技巧”即是其中一门课程。课程目标定位是:学完本课程,应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学会运用营销理论,掌握专业的销售技能,熟悉业务流程,符合上岗的职业岗位角色要求。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突出了四个子系统:一是,观念心态篇:“态度决定命运”、“规划职业生涯”、“成功的定律”;二是,营销理念篇:“营销理念与销售策略”、“优秀销售员的必备素质”、“区域化市场营销的运作思路”;三是,客户经理实战技能篇:拜访计划—寻找客户—准备工作—建立信任—发现需求—展示说明—异议处理—成交技巧;四是,渠道管理:规划布局—渠道管控—提升销量—规范操作。
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元素要融入行业、融入企业,将职业、学业、实践有机地融合。应该说,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是课程实施有效性的核心前提。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影响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第四个因子,即“课程内容”。
案例五:在部分课程的考试中出现了一种怪异现象。个别教师片面理解教务处提出的“教学要面向大多数,课程难度设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的要求,采取在期末复习中为学生提供三倍于考试题的复习题量。学生只要弄熟复习题,考试即能保证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业评价方式必然导致“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恶劣学风。
其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显著的导向性。课程实施中学生评价方式——考试,主要是关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即学习态度。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关注度、重视程度、学习质量、学习成就感的有效提升。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影响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第五个因子,即“学业评价方法”。
通过对高职教育课程实施中的课程要素进行了有效性的比较分析,其宗旨是以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梳理课程的教学进程,从实际案例分析出发,思索如何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把课程传递给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受众的兴趣”,是学生对于课程的心理认同和归属,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生采取主动学习行为。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习是“学为主体”。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的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价值以及如何实施课程的基本认识。课程意识本质是存在于教师观念层面中“课程哲学”,它既包含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又包含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法论。同时,也是反映教师课程教学境界的创新的想象力。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对于课程实施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确切地说,课程设计对于课程实施而言,是营造了一个内在的逻辑环境。课程设计要符合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体现应用型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反复的积累过程,是“P-D-C-A”工作循环。诚然,课程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设计对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而言,则是提供了一个框架性背景支撑。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资源的显性呈现,是师生进行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直接载体。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决定课程内容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外部环境,即课程资源的构建。
“学业评价方法”,学业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其导向作用是显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在重结果和重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们是重结果,更重过程。
其实,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因素还有许多,如课程环境、课程类型、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而这些因素之所以末作要素列入,就在于其影响重要程度的大小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会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笔者希望把它列入动态的发展研究之中。
黄柏江,男,教务处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周栋森,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1)04-0020-03
[责任编辑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