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星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
——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为例
刘明星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路径表明:构建“两型”发展模式是实现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功能的有效途径,打造“五类项目驱动、职教集团支撑”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保证,建立“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运行模式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举措。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四化两型
社会服务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作为高校阵容中一个新型类型的高职院校,通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增强自身办学的吸引力,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6月8日“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提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新时期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作为地处长株潭核心实验区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株洲职院”),在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进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了一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之路。
“十二五”时期是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关键期,作为高职教育大省的湖南,有理由期待高职院校有效投身服务“四化两型”建设的主战场。株洲职院以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主动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要求,通过“专业优化对接‘两型’产业、人才培养嵌入‘两型’教育,校园建设渗透‘两型’理念,科研工作做好‘两型’文章”,构建了以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为目标的“两型”发展模式。
纵观没有行业背景作依托的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往往呈现一种普适性而缺乏针对性的状态,导致办学缺乏特色,服务社会的能力比较欠缺。株洲职院在发展过程中即时发现这一问题,适时建立了一种主动对接长株潭“两型”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院针对湖南在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进程中着力培育和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动向,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办学积淀,提出了“对接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发展思路,同时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相关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改造老专业、设置新专业,进一步增强了学院服务地主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认定为“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被北汽集团株洲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株洲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火花塞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认定为相应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被上海通用售后服务公司认定为“ASEP项目湖南教学中心”。
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株洲职院通过对“两型社会”建设主战场的人才岗位资质要求全面调研并进行系统的“KSAO”分析,适时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环境友好等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专业讲座、活动开展等环节,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嵌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满足“四化两型”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建设“两型”校园是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对高校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建设的历史使命。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及教育部关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有关要求,全国各高校纷纷提出了两型校园建设的规划和目标任务,并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行动落实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软、硬件建设中深入渗透“两型”理念,硬件建设注重资源节约,软件建设注重环境友好,充分体现“四化两型”建设的新要求。
“四化两型”建设是湖南“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其中蕴含着一系列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株洲职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率先确定将高职院校“两型”发展与服务模式作为一个重点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学院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而增强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同时,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有效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需求。
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的构建是高职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牵头成立了“株洲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积极争取并引进了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政府引导型校企合作项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统筹的博世汽车项目等行业统筹型校企合作项目、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市场运作型的校企合作项目、上海通用、北汽控股等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项目及学院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学校服务型校企合作项目等五类校企合作项目,进而通过“五类项目驱动、职教集团支撑”,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体系,株洲职院正是借助了株洲汽车职教集团和五类校企合作项目这一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何将社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取得社会服务工作的实效,株洲职院的做法是建立“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运行模式,并实现社会服务工作的校、政、行、企多方共赢。这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着手:(1)积极争取“政府引导型”的社会服务项目,有效服务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实现校、政共赢。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招标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发表有效服务政府部门有工作。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性的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服务外包培训项目等,有效开展社会人员的培训,提高社会待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三是积极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教师资培训等项目,有效服务区域内同类职业院校。(2)积极参与“行业主导型”的社会服务项目,有效服务行业协会工作,实现校、行共赢。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通过专业(专业群)对接行业产业,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研究会等主导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开发,并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等的培训服务。(3)积极承接“企业主导型”的社会服务项目,有效服务企业“两型”发展,实现校、企共赢。通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资源和校友资源,着眼企业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呈现出的技术革新与工艺改造、员工培训等实际需要,积极承接企业主导的技术革新、工艺改造、员工培训等项目,有效服务社会,并进而促进校企合作的吸引力。(4)积极开拓“市场需求型”的社会服务项目,极大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充分挖掘学院驾培中心的服务潜能,面向市场,做大做强驾驶员培训。积极丰富研发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教育服务产品和职业教育系列标准,为区域内同类职业院校提供专业建设指导与合作办学服务。积极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学历提升需求,做大做强成人教育。(5)积极发挥“资源共享型”的社会服务功能,极大挖掘服务潜能。充分发挥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平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功能,每年为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7所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和一定数量的师资培训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刘明星,男,科研规划处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1)24-0072-02
[责任编辑 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