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朱海平
《中国青年报》曾经联合搜狐网教育频道做过一个网络调查,在2243名参与者中,71.3%的人认为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42.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取消。调查中,24%的人认为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没什么收获”,23.1%的人认为“不仅没用,还耽误了找工作的时间。”此后有大学决定取消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消息一出,“毕业论文是否应该取消”这个话题再次成为当时社会热议的对象。调查显示,有近六成人对论文“没感觉”,仅16%学生论文独立完成。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呢?笔者认为,作为大学重要的质量衡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检验的重要标准,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非但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强,不能因为存在某些问题而因噎废食。
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抄袭现象严重(31.8%);论文写作缺少创新(25.1%);写作功底薄弱(19.8%);选题过大或过宽,本科生根本无法驾驭(18.1%)和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5.1%)。其实,调查归调查,何况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身就存在一个信度的问题,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诱导力”,但问题确实存在。
无论是部分学生还是老师,对毕业论文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识模糊。
从学生角度分析,写文章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的功夫,文章写得好,不一定代表他就是好学生。加上就业、金钱等方面现实功利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对于今后的就业、前途关系不大,只要专业课学好,加上找到一个好工作,这就是上大学的全部了。
从老师的角度来分析,大学就是学点专业知识,找到好工作,学校的学生报考率和就业率高就是好大学,学校老师科研质量和名声高就是一流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极其浓厚。因此许多大学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的热情很高,对于老师的科研抓得很紧(也难免有长江学者、教授抄袭的现象了),而对于普通大学生的教育就是一杯“温吞水”,教育主管部门曾硬性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其背景也就可想而知了。部分老师认为,对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取消毕业论文可能是大势所趋”。
写作,相关的要求就自然降低。为了完成任务,许多学生抄袭已经发表的文章,或者让别人代笔写作毕业论文,甚至有学生花钱从相关论文网站求购专题论文。网站调查发现,学生论文抄袭现象严重(31.8%),论文写作缺少创新(25.1%)。如果指导老师不严格把关,不悉心指导,那么学生的论文很有可能不但过关,而且会打高分,答辩也会轻易通过。学生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再说老师也会体谅我们的。”一位北京的网友就这样说,“本科大学毕业的论文答辩,其实就是一个形式,主要的是看各位基本功是否“扎实”,从各种“资料”那里抄来的资料,是否能够有机结合成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话虽然偏颇一点,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既然是抄袭来的文章,怎么还有新意呢?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如果简单地搬用,那就成了真正的“抄袭”。能引用别人的资料来为自己的论文佐证,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论证,这其实是一种相当科学的做学问的方法。
像写高考作文一样,有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甚至连草稿都不打,信口开河,随手拈来。其实,写毕业论文之前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专题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比较详细的文献综述及品读了相关外文翻译作,然后再是从开题报告、大纲、草稿、定稿等程序进行操作。
调查中,有人已经说了“大学生连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是怎样的都不清楚,还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诚然,文章的主要指标在于论点和材料的组合,但是首先得像一篇文章。评判一篇文章最基础的要素就要看文章的基本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的学生竟然连注释和参考文献是啥都不清楚,有的毕业论文通篇就没有一个注释,更不用说规范的注释插入和正确的写法了。
许多学生喜欢写散文、小说什么的,语言优美,效果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最基本的就是用论述性的话语阐释观点,不少学生连论述性话语是怎样的都不清楚。在写作论文时,他们往往绘声绘色,叙述和描写的话语不少,语气却缺乏论辩性,好像在讲故事一样。
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在辅导学生写作时就发现不少的个案,甚至许多老师撰写论文时也有这样的现象,关键在于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涉及到的就是观点不明、表述不清的问题。指导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发觉后半部分观点。比如探讨“公安基层警力不足”问题,许多学生会说到“警察办案经费奇缺”作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来论述,但是经费奇缺和警力不足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说清楚。
毕业论文往往要结合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的各方面的内容,许多还是专业知识,尤其是理工农等专业,需要相关的实验数据等辅助论证,但是不少论文就是空洞的理论,“空对空”,没有实际的观点内容。比如探讨公安秘书方面的问题,学生光讨论普通秘书而没有结合公安专业的情况,这篇文章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他所学的公安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用上,专业能力也就得不到体现。
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观点:“从根本上讲,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就是大学扩招、大学生工作压力增大等一系列教育问题的副产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高低与高等教育、高校工作等方面的体制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注重招生和就业,教育的功利性特别明显,但恰恰忽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正规学习,许多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就在考虑就业等实际问题,而对于学到了什么,很少有人去关注,对于本该是大学毕业的基本条件也就“标准降低”了。当然,写毕业论文也就没啥意义了。
一位新疆网友这样气愤地说:“国家对教育界的投入远远大于其产出,看看那些大学的老师一天都在干什么,不是出去搞兼职就是在外面揽货赚钱,稀里糊涂给学生上课,上了一年一个学生都不认识!当代高校大部分的老师已毫无学者可言。”试想,如果高校的老师都这个样了,学生的毕业论文会写得好吗?
1.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与能力问题
现在师范生不一定当老师,而教学资格证书可以在社会上通过考试来获得。有经验的教授往往给研究生上课,刚进校的年轻老师给本科生授课和指导毕业论文,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指导老师!年轻老师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如果他们的教学水平有限,辅导能力有限,或者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那么他们给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
2.资深教师的不检点行为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不少老师跟明星走穴一样,做着与自己身份不太符合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名牌学校的资深教师,受学术功利等因素影响,做学问不认真,论文抄袭之事不断被披露出来,除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在校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指导老师对论文辅导、评判的能力与质量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像有些老师长于教课,有的老师擅长做学问,有的老师精于做咨询,当然也有的老师善于经商赚钱了。指导老师应该是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有耐心会辅导的老师。
4.答辩环节的质量问题
论文答辩是大学生毕业论文最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学生撰写的最终质量评判,关系到学生的毕业与否,归根结底涉及学生三年或四年的学习效果。从实践调查来看,现在不少学校对学生的论文答辩也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对答辩不以为然。
一部分社会人员和一些学生、老师把毕业论文写作当成是一般的文章写作,也有的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北京某高校教务处副处长王老师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论文可以根据具体学科和专业选择不同的形式来替代,“比如新闻系的学生可以发表新闻稿,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诚然,结合不同的专业,毕业论文可以有所变化,但是一项重要的毕业论文工程能够随便用一则新闻稿或者一个作业来代替吗?
2007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七所大学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但是网络媒体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研究生都已经不再被要求必须发表论文了,那么,本科生必须提交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了呢?”很明显,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甚至是自作聪明的理解。当时国内个别教授也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并非必不可少”,还提及美国德国等地的一些情况,当即受到了来自海内外网友的批驳,认为他真的是孤陋寡闻,对国外的教育了解甚少。国外的一些一流院校十分重视学生本科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甚至许多中学生都有很高的论文作业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就鲜明地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作为重要的综合课程,毕业论文不但不取消,反而要提高要求,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对于大学生素养以及就业环节的重要作用,而且把它与毕业挂钩,作为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道检验关口——“成品关”,这对于毕业生的质量考核以及将来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论文写作,相关部门和学校还应出台政策,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寻找工作和论文写作的关系。
要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培养学生一种科学的研究理念:毕业论文不是一般的作文,而是综合多种能力的实际锻炼,它为良好的习惯养成和科研理念奠定基础。
选配有责任心,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辅导的耐心和能力的辅导老师是极其重要的。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专业明确写作环节和要求,严格辅导过程,不仅从观念上,还要从形式上、具体措施上加以保证。
毕业论文的写作标准要严,它与作者的态度是分不开的。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最好能够结合实习、见习等实际工作,以保证有相关的数据、案例材料作为论文的佐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要求在找工作前完成。要注重修改,不经历多次的修改成不了佳作。
学生撰写论文,老师辅导论文,其最关键的质量衡量标准就是对论文的评判和答辩。尝试辅导质量的评判改革,比如由不同的指导老师相互匿名评判,评判结果加以论辩,以保证论文成绩的公平公正。抄袭者一经认定不合格,不给予重写机会并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诫勉等。论文答辩应认真组织,严格程序和评价标准,不走过场。
总的说来,毕业论文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它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影响到学生的前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操作环节,我们非但不能降低标准,而应进一步提高要求,加强质量,保证这一环节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1]教高厅[2004]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2]林晨.21世纪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吴秀明.文科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