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深入文本 共鸣领悟——新课程背景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教学探微

2011-02-19 23:18:53兰瑞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林教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山神庙

■兰瑞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阅读鉴赏”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

为了使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相关要求),

笔者在教学此文时采用了自己近年归纳整理的“咀嚼共鸣,赏析领悟”这一小说阅读鉴赏程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鉴赏”课文,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

“咀嚼共鸣,赏析感悟”的教学程序,分为“咀嚼共鸣”——阅读作品,感知其写了什么人、事,这些人或事怎么了,它们传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思想情感(感性阅读阶段);“赏析领悟”——深入文本,理解人物品性、故事细节内涵、语言技巧、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等,进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旨意(理性阅读阶段)。

一、讲述精彩情节,激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

笔者没有先介绍《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如何了不起,施耐庵其人以及梁山好汉林冲如何英豪,而是着重述说:“杀人者多是心性残忍之徒。然而,有一个心性善良厚道的人,竟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大喝一声后只在一瞬间就用快刀割掉了三颗人头,还用刀尖剜出其中一个人的心脏在手心里捏着,然后把三颗血淋淋的人头拴在一起……大家说这个人是否太残忍,太凶恶了呢?”话音刚落,有学生疾呼:“他不残忍,也不凶恶,而是逼不得已才杀了要害自己的三个敌人。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林冲,是一个英雄。”于是我赶紧号召学生为他鼓掌,并夸奖他见多识广,居然对课文的情节和主题了如指掌。他面露喜色。我趁机板书课题,并在“风雪”二字上圈个圈,说:“京都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在风雪漫天之夜却无处安身,只能在荒郊里的山神庙中躲避风雪;然而恶人却火烧了他守护的草料场,要他的命啊!于是他忍无可忍,奋起杀人……”教室里一片安静。我赶忙板书:“奸佞再三加害,忠良遇险苍天佑;忠良忍无可忍,奸佞遭屠大地欣。”然后要求学生进入文本,咀嚼相关情节,争取与作者的精彩描写产生共鸣。学生们来了兴趣,埋头阅读文本。

二、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细节对人物个性塑造的作用

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在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抓住林教头其人的 “三大 ”(“大惊 ”“大怒 ”“大喝 ”)情感细节 ,逐层分析人物情感变化与性格变化之间的逻辑联系,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由软弱向反抗转变的过程。这是完善人物个性塑造的过程,也是对《水浒传》主题思想之“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一次生动演绎。

1.咀嚼 “大惊”的委屈忍辱。“大惊 ”者,乃是李小二夫妇暗中听到“东京来的尴尬人”在店中与管营、差拨密谋半日“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等阴谋,将其告知林冲,林冲得知“那人”模样是“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之后的神色反应。林冲听后何以大惊失色呢?笔者让学生细读这一小段文字,讨论后得出结论:林冲之所以“大惊”,一是因为他根据李小二的话,预感到被迫害的祸事又一次临头

(此前已有“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野猪林遇害”等杀机),心中陡生恐惧;二是因为他根据李小二对“东京来的尴尬人”身材的描述,推断出此人是多次谋害他的陆虞候,仇人步步紧逼,令他毛骨悚然;三是李小二话中明明白白有差拨口里呐出的“高太尉”三个字,他欲将林冲杀害……而这些都与林冲受到李小二夫妻的照顾、只求从此不再另生枝节的计划相违背,怎能不令他“大惊”失色。正是这个“大惊”,显出了林冲内心委屈忍辱的软弱。

2.理解“大怒”的反抗形象。林冲毕竟是血性男儿,也就在那一瞬间的“大惊”之后,他“大怒”了!而这个“大怒”,是他无处安身之后一种必然的精神反抗;也就是因为“大怒”,林冲决定奋起反抗,不再坐以待毙。他在“大怒”之中离开了李小二夫妇,上街买了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欲杀了那步步逼杀近身的陆虞候,一寻就是三五日……这个“大怒”,一方面是林冲性格从忍辱求安向奋起反抗的剧变,一方面也是忠厚善良者忍无可忍之后的人性升华,同时还是对作恶多端者最终将玩火自焚的一种警告,一种宣战,一种抗衡和鞭挞。也正是这一个“大怒”,塑造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英雄形象。因此,对于“大怒”的理解,首先要引领学生分析前后细节。

3.赏析“大喝”的文本价值。之后,笔者又引领学生阅读咀嚼,欣赏领悟林冲在山神庙吃冷酒下牛肉驱寒时的细节描写。他听到外面一阵爆响,从壁缝里看见草料场着火燃烧,于是拿着花枪准备开门去救火,却听到差拨、陆虞候、富安三人正在门外欢呼其阴谋得逞,他一声“大喝”,冲出去顷刻间怒杀三人。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了这一声“大喝”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主人公反抗精神升华到由消极防守到主动反击的理性层面;主人公终于抛弃了一切忍辱求安的幻想,清楚认识到敌人无比凶残的真面目,必须趁此良机将其全部歼灭;主人公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喝”,从此了断了那个一直以来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软弱者,从此走上了奋起反抗的梁山之路。英雄林冲的形象,从此也就让人为之喝彩。

通过对文本“三大”情节的深入赏析,学生们不难掌握林冲反抗性格从“大惊”到“大怒”,又从“大怒”到“大喝”的升华过程。

猜你喜欢
林教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山神庙之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实用性教学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暴力美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听觉艺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战术运用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暴力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