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2011-02-19 21:04马建松
职教通讯 2011年22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职业

马建松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苏州215600)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马建松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苏州215600)

职业学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寻求校企合作“宽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校企合作“温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形成校企合作“亮度”;瞄准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密度”;改革校企合作的模式,显现校企合作“力度”。实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校企合作;模式;实践;创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2005年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省教育厅在《2010年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中也指出:“要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突出德育为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主题,应对挑战”。近几年来,由于苏南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校企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学校应努力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寻求校企合作“宽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校企合作“温度”;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形成校企合作“亮度”;瞄准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蜜度”;改革校企合作的模式,显现校企合作“力度”。因此,根据本地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特点,对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校企互动“共建式”

校企互动“共建式”模式是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行校企联合、双向互动,共同培养人才,具体表现为:(1)共建“目标”。学校针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会同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翔实的培养目标。(2)共建“计划”。学校充分听取来自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校企双方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安排、毕业设计与毕业考试等。(3)共建“课程”。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按照企业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如我校听取企业意见,把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团队精神等现代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4)共建“课堂”。一方面,学校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等;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5)共建“师资”。学校委派教师下企业锻炼,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技能;对企业来说,得到了学校的智力支持,也减少了用人成本。

二、人才培养“订单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企业根据用工实际岗位需求向学校提出培养数量和规模,委托学校进行培养。双方签订定办学协议,确保各自的权利业务。如我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与江苏宏宝集团、江苏维达机械集团、江苏骏马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式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和职业素养素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以“人才共建”为纽带的一对一合作模式,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的实际情况,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

三、产品研发“共同式”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职业学校应积极探寻双方利益的契合点,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研发产品,来进一步增强合作的原动力。

(一)指导学生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

学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来进行技术创新发明讲座,号召大家围绕生产、生活的身边技术进行产品改造、制作和创新。如我校通过企业专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服装班的学生发明出了产品“午睡宝”(2008年江苏省创新作品中职组一等奖),机电班的学生发明出了产品“婴儿恒温洗浴盆”(2009年江苏省创新作品高职组一等奖)。

(二)教师参与企业技术产品研发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积极派选优秀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活动,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产、学、研”无缝结合。如我校教师与江苏海路锅炉集团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发出的锅炉温控仪,与光王电子公司合作研发的煤气灶电子打火仪,与银河集团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出的网络故障分析器等。

(三)实习作品产品化

为降低学生实习成本,也为学校创造效益,职业学校应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共同研发出可将学生实习产品转化为企业员工生产的市场产品,如我校与四通电子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研发的楼道声控灯、红外线人体感应灯,与市电子厂合作研发的电子钟、时间继电器,与美星机械合作研发的六角螺帽、支撑套环、对接法兰、双面接头等,这些做法实现了实习作品由消耗型向盈利型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四、联合经营“开放式”

学校向企业开放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等办学资源,企业以设备、技术、资金等形式向学校注入股份,以实训基地作为加工场举行产品生产,实现学校企业联合经营。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经营效益。如我校开发汽修实训基地,与大众4S店联合经营,产生了良好的合作前景。校企联合经营为学生模拟实践技能环境、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提供就业实践机会打下良好基础。

五、校企文化“对接式”

职业素质的养成来源于校园专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职业学校应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校企物质文化对接

物质文化是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础,学校要注重企业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对接融合。如学校通过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实训车间、图书馆等地方张贴优秀企业家、创业者的成就榜与风采照、格言警句、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等,使学生从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如我校以企业命名的海尔楼、方正楼、同方楼、联想楼、佳能楼、大众楼等各种建筑设施,给学生以企业化的置身环境,激发他们热爱企业的情感和苦练技能的决心。

(二)校企制度文化对接

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以专业建设和管理为目标所拟定的所有师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活动要求等。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将企业制度与学校制度对接。如我校对于学生实习制度,要求学生以员工身份来承担具体岗位工作,按照企业化考核的方式进行实习管理。

(三)校企精神文化对接

学校还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在培养现代技术工人传授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如我校一方面通过自编的五名工程读本、就业指导等书籍来给予学生职业思想上的熏陶,另一方面定期邀请企业领导来校给学生作讲座,传播企业的文化,宣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情况,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此外还可通过在学生中举行爱我专业的征文、“立就业之志,练就业之功,走就业之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武等多种活动,来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企业的真挚情感。

六、工学结合“交替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学校是学生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因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唯一主体,而企业只是学校教育成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培养教育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职业学校应以实训、顶岗实习为切入点,坚持工学结合模式,使教学实施主体呈现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局面,将企业管理的质量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迁移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一)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工学结合中,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如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在与四川淮南、绵阳职教中心联办的几个数控班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安排他们白天到相关企业实践,让企业技术师傅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以此来掌握企业设备的操作技能,真打真干,同时安排晚上时间在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养,为其快速走上实习的工作岗位服务,

(二)半工半读

半工半读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有效方式,它既能满足企业生产又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还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实现劳务输出层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如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在与四川江油职教中心、陕西眉县职教中心等外地联办的专业学生中,积极开展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外地班来校学习时间短,且部分学生家境贫困、大多存在想尽快就业找工作的现状,学校积极与苏州华之杰电子有限公司、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联系,经协商使他们进行为期2个月的半工半读见习。通过上午在校学习专业技能,下午到企业上班,晚上在校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使他们既不拉下专业技能、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通过工作获得收入得到经济补助。

七、顶岗实习“轮训式”

校外顶岗实习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在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如我校积极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研究,在校企共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实践的基础上,专项研究校企共管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制度。(1)签好一份协议书。学生顶岗轮训实习期间,学校、企业和家长、学生一起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书,明确三方职责,共同管理好校外实习。(2)开通24小时就业服务热线。学校要求学生实习就业负责部门,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帮助解决顶岗学生实训就业的疑难问题。(3)定期填好考核表。实习指导老师和相关领导部门要对实训学生定期进行阶段考核,对其实习期间言行举止、工作态度、业务学习、工作业绩等进行全面考核,并作为其在企业实习薪金发放的基础,使学生对自己负责,形成约束力,杜绝了以往管理松散的状况。(4)做好三个“跟踪”。一是跟踪管理,学生实习后,对他们的去向进行跟踪,企业内有师傅带领,有人事部主管或车间主任负责管理,做到有问题能及时沟通,与企业管理人员配合,及时将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二是跟踪教育,即通过电话,上门走访,企业短期培训,社会调研等方式,对校外实习生进行爱岗敬业、企业文化教育、稳定其思想。三是跟踪服务,即对校外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用人单位协调解决,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放心,用人单位满意。

通过顶岗实习轮训,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了一次真正的工人,培养了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本地经济形势的发展,学校、企业双方利益的契合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各个时期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职业学校应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只有注入源头活水,校企合作的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马建松,男,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1)22-0049-03

[责任编辑 方翰青]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