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2011-02-19 16:01张厚忠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育

■张厚忠 (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

以学生为主体,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学会本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勤思考、爱钻研的刻苦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营造“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新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必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营造“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

1.教师要转变观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去的课堂呆板有序,强调学生“跟我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现代的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营造轻松课堂的条件之一。

2.课堂从形式到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我在“快乐课堂”的教改活动中,采用分组形式,每组六至八人,大家面对面坐在一起,相互讨论非常方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合作,各施所长。每一组学生又采用互帮的形式。这种课改形式,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中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教师的威信是其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教师权威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努力。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养,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各方面努力要求自己。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去尊重别人。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确立“服务意识”,接纳每个学生

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沟通、合作,要求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完成学习任务,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确立“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尤其是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我们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鲜活的生命去看待,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动,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勇气,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语文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语文教育才能生意盎然。上课枯燥,学生苦不堪言,读书还有什么乐趣?关注生命,关心每个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的最基本的素质。

三、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学会欣赏学生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要用我们的聪明才智,用爱心将自己与学生的感情连接起来,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

1.欣赏学生所想的。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需要。万事由想开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很好的证明。如果他对于落在地上的苹果视而不见,毫无所想,那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要发挥教育的创新价值,我们的教师就要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始。

2.欣赏学生所讲的。学生有了想法不讲,就无法体现其思维的独特性。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合理与否,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讲出来的,就应给予鼓励,不应简单否定。

3.欣赏学生所做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为,而应积极地鼓励,正确引导,从而使其进步。我班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倔,字写得不太好。有一次,看见他正在写字,我弯下腰和气地对他说:“看你写得多认真,字也很有个性,如果用笔再轻些,字写得再小些,那字可就漂亮了。”他听完没说什么。从那以后,我经常看到他埋头苦练的身影。后来,他的字果真有了很大进步。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近几年,我校开展了“快乐课堂”的教改活动,在教学中采用了“导学案”的方式,“专门针对知识水平差的学生设计了一些题目,课前让学生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让他们上讲台展示并加以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到新课改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个学生。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面向每一个学生,心中装着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尤其要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与机会,让他们多读、多说、多写、多听,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深入研究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性,了解造成学生“端坐静听”和“事不关己”的原因。如果我们对学生了如指掌,在课堂上就能根据问题的深浅对他们给予不同的关注,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

2.讲究艺术,让每个学生成功地表现自己。把握学生个别发言的尺度,当有问题需要孩子来回答时,让他们自由表达,教师深入学生中倾听,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意见,请他们在班上交流。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一吐为快的强烈愿望,又让他们分享了别人的独到见解。

在新课程背景下,少了许多限制,多了许多自由,孩子们确实“活”了起来,但要做到活而不乱、确保课堂学习有效,一定的行为规范还是有必要的。自己发言时,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清晰,让别人听得见、听得明;别人发言时,要学会静静地听,听后给予中肯的建议,以充分表现自己的评价才能。要善于发现别人回答问题中的错误和不足,然后给予纠正或补充,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激发课堂的争辩气氛,以显示自己的创造性,让人刮目相看。

3.开展竞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快乐课堂”的教改中,我几乎每节课都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上课前利用检查旧知识环节,每组选出一个裁判作为各竞赛环节的打分人,利用这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各组参加活动的机会要同等,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导学案中设计的题目应能满足各组的展示;各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为其他组设计一个问题,并点明让某个学生回答;选用多媒体设计一些问题,采取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形式,做到灵活多样,发挥各种课组集体的力量。总之,在教学中开展竞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让表现不好的学生奋起直追,好学生再接再厉,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参考资料:

1.胡朝兵《论教师权威》,《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

2.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教育abc》2008年第5期。

3.郑宏尖《新课程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9年第8期。

4.于慧娟、赖配根《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人民教育》2002年第10期。

5.佚名《一堂全面开放的阅读课》,《中国教育文摘》2006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