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到底留给学生什么

2011-02-19 16:01侯志华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本阅读教学

■侯志华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生活中,时常出现以故意破坏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手段来获取人们关注的节目。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缺少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之外,我们的语文教育本身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生的“免疫力”会这么低呢?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能力?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的才是能力。”站在这样的角度反思当前语文教学,对于我们寻找上述问题的症结大概会有所启发。

语文教学最终要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剩”在心底终生受用,养成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正确辨别国学经典与文化垃圾,提高对母语的认同感和规范使用的自豪感。陶行知先生说过:“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可以为每个人的青年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的底子”。阅读教学是培养这一“精神的底子”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读者既可以完善自身,又可以建设社会文明。

有学者指出,为了给学生打好一个“精神的底子”,在阅读教学中起码应当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跳出一个学期只读一本教科书的樊笼。2.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密切结合起来。3.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至于语文能力的考查,长期以来为一点简单的语文常识年复一年跟学生兜圈子,导致命题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费尽心机地与押题者作斗争,教师与学生在与命题者的智力较量中,耗费学生太多的时间,以致于泡在题海里不能自拔,从而使他们很难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其实,语文教学最终让学生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应该是千古不变最重要的内容,有“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的经典,为什么还要寻找一些二三流的东西难为学生呢?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

当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特殊的阅读主体,要用其丰富的体验处于阅读教学的最前列,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起到正确导向、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

强调人文教育和综合化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科特点,强化教学重点。《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而提出的。同时,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失去了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刘国正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仍然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

真正有效的拓展迁移训练必须建立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坚实的基础之上。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文本,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文本或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从而获得新知,陶冶情操,发展能力;使学生从感知课文内容到准确理解文情文意文理文趣,再到诗意盎然的文学层面,博大精深的文化层面,异彩缤纷的美学层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师生观——关注课堂师生的民主、平等,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作用;新的人才观——关注“以人为本”,而非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本”;新的学习观——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主动学习而非过去那种被动无奈地接受性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综观这些观念的转变,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是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教学在师生交往行为中进行和完成。“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当然,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而且任何方法的运用要取得好的效果,都必须将这种方法内化为学习者的一种习惯和技能。在师生关系上,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让学生们从网络语言、文化快餐抑或那些糟蹋经典的影视文学作品上转移视线。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日渐成为世界上的重要语言之一。”这是世界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它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我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专家们认为,这些都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鼓励。语文教师应该充满热情,用它去点燃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激情,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规范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为净化语言文字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本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