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 赵娓
大学生自我责任与辅导员工作艺术探析
□天津科技大学 赵娓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作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直接参与者,辅导员工作开展是否到位,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若工作不当,则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当前大学生自我责任缺失的现状,文章将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为出发点,着力探讨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将采用怎样的工作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大学生;自我责任;辅导员;工作艺术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辅导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亲历亲行,而且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鉴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力素养、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养,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必需讲求艺术与技巧,因为工作艺术的合理施展、工作技巧的熟练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也将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人生挑战,而从学生到社会人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活,正是他们人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不仅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因为无论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习做人,责任的担当均不可或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为其担当责任提供了实力基础,但学会做人则会使其具备了承担责任的勇气,为日后成为一名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将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由于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责任意识的缺失,而帮助大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首要条件。实践表明,只有主动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并具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只有在引领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才有条件、有机会、有可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并能为社会所用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才能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如今,有的学生攀比心理和虚荣心较强,面对外界的诱惑,往往不顾自身家庭经济条件,就做出一些家庭能力难以承担的选择。例如,在生活费索取的问题上,有的全然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一味地向家中索要,从而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表现出对家庭责任缺乏担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1年3月,天津某高校调研组的学生设计了一份针对在校大学生关于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认识的调查研究项目。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并不像部分媒体报道的那样存在“性泛滥”现象,但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只是为了排解空虚寂寞的心情,寻求性伴侣。调查数据显示:身边的同龄人有过婚前性行为或同居行为的约占四成,这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时尚,盲目随从,对婚姻和家庭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对爱情缺乏责任感。
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某些大四的毕业生,没有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事业做出明确的规划。新闻媒体所频繁报道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动辄毁约跳槽的现象,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缺乏理性认识和责任意识,过于追求经济和社会现实利益的现状。这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了“追求热门职业”和“热门地区”等传统职业价值观念的影响,极易产生盲从与冲动的心理,从而导致对职业期待不切合自身实际,难以确立正确的职业责任价值观。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中的不少人习惯了众星捧月般的生活。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由于习惯于以个人为中心,因而在奉献精神、协作观念和服务观念等方面,表现出严重的缺失。有个别的学生,缺乏对父辈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漠,特别是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突出表现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遵守学校与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自由主义倾向比较强烈等方面。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理应成为社会中的榜样与楷模。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学习风气不正,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学生学费欠而不交、贷款贷而不还;还有的学生虚报信息,骗取贫困生资助;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此,不能不令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因此,学校应继续加大力度在大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德、诚信教育,以达到净化当代大学生心灵的目的,为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的大学生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不甚关心,多注重自己利益诉求的得失和情感上的慰藉与满足。缺少对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自我要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领航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且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此,笔者认为,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艺术与技巧。
新生学生干部对于班级的班风建设以及学风建设影响很大,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有助于辅导员了解各班学生的真实情况,也会对辅导员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要十分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要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和监管制度,大力支持他们按章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社团队伍建设的管理力度,这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搭建了全新的平台。例如,MSN、QQ群、E-mail、飞信等新一代沟通平台已在高校中迅速普及,并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势态逐步取代传统的沟通方式。
利用全新网络沟通平台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沟通方便快捷,基本上可以做到时时沟通,且师生间的沟通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拓宽了渠道。针对“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迫于情面等心理特点,这种沟通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传统的因面对面沟通而产生的不必要尴尬,使得有难言之隐的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将自己的思想动态随时同辅导员交流,从而增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90”后大学生兴趣多样、爱好广泛,对于新鲜事物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望。基于这一特点,高校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活动之中,通过他们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了解每一位大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爱好。特别是新生辅导员,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之后,便可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这种方式带给大学生的帮助与震撼将远远胜于说教。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力求为每一位大学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就业做好准备、定好方向。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专业课教师共度的,专业课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第一课堂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密不可分,因此,辅导员应增进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孩子上了大学后,家长对其学习生活状况的了解便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作为辅导员,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适时通报给家长,这是对学生、家长,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负责的表现。与家长沟通可通过电话联系、约见面谈、书信、电子邮件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召开家长会等方式来进行,最终目标就在于通过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将孩子培养成才。
从新生入学开始,高校辅导员就要加强对新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立自强的责任观念,使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尽可能多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中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感情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要善于运用身边的典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不断强化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要结合学生特点,建立健全一整套独具监管力度又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既要有利于学生的规范化教育与管理,也要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形成指明方向。各学院应定期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开展《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学习与宣传,并进行形式多样的校规校纪教育,使学生明确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诸如考勤、考试和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奖惩制度的实施细则等。通过上述教育,一方面可以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纪律观念,促使大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形成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品德、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感恩”教育已成为各高校最为重视的意识形态教育之一。高校辅导员可以从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协助老师整理办公室、教研室入手,培养学生关心、理解他人,体贴父母辛劳等“感恩”意识教育。要善于从小事抓起,引导教育学生不忘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要大力倡导运用多种形式,将责任意识逐步转化为学生锲而不舍、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使学生拥有一个无比强大的内心,使之无论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够以“感恩”为先,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手段,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文体、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享受活动乐趣的同时逐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念的人,并不断培养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思辨、组织、策划等多种能力,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当代大学生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1]沈波.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刍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2]何碧.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王秀彦,高春娣,沈自友.学术团队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发展探析[J].北京教育,2009(9).
G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