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声

2011-02-19 14:01:37内蒙古李玉林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事物想象作文

内蒙古 李玉林

从目前的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越来越趋于背范文的倾向。不论比赛、统考,还是平时考测,总有一部分作文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你说是抄来的,一时又缺乏依据,你说是出于小作者之手,又与实际情况不甚吻合。结果就出现这种情况:背套范文者得了高分,而被当作为范例传阅时,却有一些小读者告发:“我在XX优秀作文刊物上看见过!”

反炒反套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但是现在“抄套”好像又有了抬头趋势。有没有办法让学不靠这些“套袭”的手段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感受呢?完全可能,而且十分必要。

一 、指导学生不断累积生活材料

老舍强调“要充实头脑仓库。”叶圣陶强调“积蓄。”古人强调“厚积而薄发”。我们平时应引导学生见到什么观察什么,记住什么,如果害怕不保险,可记在本子上。我带学生外出活动时,总喜欢先介绍一下参观的内容、历史沿革及时代意义。由于老师的指点,学生一般不会一个劲地瞎冲乱玩,能初步懂得见景生情,即物思考,不时作作记录。

前苏联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访问法国时,曾经蹲在巴黎街头记录一个做小实验的老太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记录呢?”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记。”但我们如果读他的诗选,便会发现,他的诗,无不来自生活,无不有生活情趣。

积累生活材料当然不仅仅在集体活动,应培养学生时时、处处、事事地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在作文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或默默地让生活内容与感觉流泻于笔端的,大多是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积累的孩子。而玩得最活跃的,却往往只写“怎么玩”的作文时才写得好一些。

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联想

意境源于生活。要营造出好的意境就必须善于观察生活,将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提炼出来,才有可能提升文章的境界。如何去观察生活?透过表象看本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物,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它们的本质。经过一番深入地观察与思考,思维就会变得开阔,就不难发掘一些生活中真实的存在。即使我们看不到这些存在的发生,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推断出一些我们作文中需要的信息。这个推断的过程就是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合理的想象”。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当我们对一些事物的本质有了一定的理解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遐想。以鞋子为例,看到一双陈旧的草鞋,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些不屈的忠魂,我们甚至可以真实地看到草地上的积水,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路途的泥泞。看到一双红色的高跟鞋,我们会想象到它的主人会是一位火红热情的妙龄女郎,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它的主人犹如一簇火焰般地在跳动。看到一双擦得很亮的黑皮鞋,我们会联想到它的主人是一位干净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位成功人士,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联想它的主人经常出入社交场合。

有了这些合理的想象,学生再进行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没有素材可用,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更加贴近现实,再加以提炼加工便不难提升作文的意境。

三、训练学生写作前打腹稿

写成的作文,是外部语言的记录,而写作之前,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内部语言。很难想象,一个文思枯竭的人会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用无声的内部语言,默默地说一遍两遍。打腹稿的指导方法之一,是老师临场即兴大声描述,说出学生“心里有,口里无”的生活场景,从而引发思维,达到从模仿到独立打腹稿的目的,还可以用提纲或启发题,激发思考,并指名试述,教师随机点拨。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不但于眼前的作文教学大有裨益,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受用无穷的。

四、要求学生写得真、写得像

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同时让别人看了能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只有会说真话,肯于吐露心声的文章,写出的那些文字才能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且让人久久回味。就目前作文现象看,比较普遍的毛病就是写得不像,这表现在:

1.内容过于空洞。描写外界事物与内心世界时,只用一些含糊的词语带过去,如“那个地方真好玩,玩水啦,野炊啦,摘野花啦,玩也玩不厌”“我们心里激动极了,不知道怎么表达才好”……这种现象冰心在《在寄小读者》中,早已提到过。特级教师霍懋征在二十多年前,举过一个例子:学生描写长城,仅一句话:“长城长了,盖了!”这种现象到现在仍然普遍存在。我想主要原因是许多孩子还不懂得要在“像”字上下功夫。

2.内容不真实。有些学生把童话、寓言或民间传说当做实事来写,如看见老鼠合作盗蛋就用自己的想象代替客观事实,看见老鼠用尾巴弄掉鼠夹上的机关,美美地把听来的事当做自己的经历,如自己从未坐过飞机却写坐飞机的经过等等。

要求学生写得像,我是这样做的:

1.在指导写作时,一般让学生对所要写的内容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思考,要求把想法说出来,对其中不真实、不合理的细节,加以指正。同时,对学生讲述的内容不够具体的片段,做适当的补充、润色,使之明确、生动。

2.要求学会使用两把尺子:我这样写,别人是不是看不懂?我这样写符合不符合事实?写前、写中、写后经常用这把尺子衡量,一般不会写得太糟糕。

3.求异思维。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作为有鲜活生命的学生,他们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作文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存同求异,本着“人无我有”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一篇篇富具个性的作文来。在一次作文中,一位学生写了在二年级时,由于他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惩罚了的事,批评老师的行为。另一位学生也在作文中写上这样一件事:由于他上课跟同学讲悄悄话,被老师罚扫教室两天这一件事,对老师以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提出了疑问。面对这些带有评论性的作文,教师应怎样对待呢?是撕掉他们的作文,重写一篇,还是一声棒喝,让他们鸦雀无声?这些都不足取,因为每一篇作文就是孩子们的独特体验,是他们的真心话。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的颜面,而封杀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你还能指望他们写出“真心、真话、真趣”来吗?于是,当评价这些作文时,我坦然面对,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和激励,让他们提升对作文的兴趣,升华对事物的看法,开始其创新的生命。

五、认真批改 加强引导

批必作文,较之批阅读作业难度要大些。对于不可能有的事(生活内容),做“悬材”(做悬案的“悬”字)处理。不可能达到的水平(写作技巧)做“悬技”处理。对那些一旦证实是属于变相抄袭的,要予以教育,并责成另写。此外,教师在命题时,特别是考测性的作文命题,应尽量不用有抄、套机会的题目。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这样或许可以引学生走上作文正道,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理想境界。

作文就是沟通,就是交往,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让学生有个更好的心境学习作文,这才是众多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才能让作文课堂放飞学生梦想。我们应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以学生的观点、立场来看问题,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确实让学生“放飞我心,张扬个性”。

猜你喜欢
事物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