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素材积累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2011-02-19 14:01:37山东刘登宽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小岗村人生文章

山东 刘登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写作的关键和支撑。就如一栋楼房的建筑材料,如果离开了素材,纵使才华横溢,技法再高,也难写出美文佳作。如果我们说观点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它的骨骼,那么素材就是它的血肉。然而当下许多学生在素材积累和运用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1)素材陈旧 无生机和活力

现在许多考生看书不多,看报甚少,甚至不看。又不肯花心思在作文素材的挖掘上下一番功夫,结果是在考试时生编乱造,反复陈述破旧的观点,空说大道理,令人一看就感到厌倦。考生写出来的文章既无文化底蕴,又无现代生活气息。

(2)胡乱堆积材料 无发挥性

虽然有些考生平时积累材料,但是却不加思考,不善化用,不注重素材的处理,没有发挥素材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结果是无论什么话题都硬搬生拉历史人物,这样的素材运用自然不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角度单一 无阐发性

学生从上学到高中会遇到很多素材,但有的考生考虑问题角度单一,不会多角度思考,不会多方面论述,也不会灵活变通,这样的素材运用就显得比较单一,无阐发性。

那么,我们如何去指导学生既能广泛占有素材,又能精妙地化用素材呢?下面以2010年高考为例,浅谈素材积累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一)积累生活素材 让文章充满生机和活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素材。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创造生活,用心去书写生活。如江西优秀作文《找回童年》中写道:因为没回家,到了晚上母亲显然有些坐不住了,打着火把,一遍一遍地在村子附近找我,叫着我的乳名。开始的时候,我丝毫不想让她发现我,但看到她来来回回,一遍又一遍地、火急火燎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我的背影,我有些心软了。母子连心,谁不是娘的孩子呢,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实在太晚了,父亲也坐不住了,也出来寻找我了,正当我想让他们找到时,我想起了父亲在别人眼里面前的那种谦恭、唯诺,我气就上来了,干吗对别人那样呢?为什么以前总是狠心打我呢?我一横心,就继续躲藏着,躲藏着。

文章集中笔墨重点记叙了作者自己一次淘气捣蛋后躲避责罚的经过,躲到家门前的树上,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诗意盎然地将童年的时光,童年的情景,童年的自由自在描绘得十分绚烂,迷人。

事事留心皆学问,事事留心皆素材,多多采撷生活花絮,努力用心去感悟书写生活,必将把你的作文装点得新颖别致,给你的作文增添亮丽的色彩。

(二)积累历史人物素材 让文章增添文化底蕴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历史名人让我们铭记和感动。我们学生的作文就要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大气磅礴,文采飞扬,文化底蕴深厚。如甘肃优秀作文《犹忆书香》中写道: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了解,谁又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作者引用了屈原的例子,屈原心系祖国,心系百姓。但最终却以悲情离开人世,这真是一个让人无比敬仰而又无比痛惜的历史文化名人。举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增添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

又如山东优秀作文《阴影之美》中写道:但生活没有给李清照太多的恩宠。人到中年,北宋灭亡,丈夫病逝,她却依然渴望在乱世中为朝廷做点贡献。可是在那个“才藻非女子事也”的年代,一个孤弱的女子,纵有再多的抱负,也无用武之地,于是她只能孤弱地抱着她的志向到终老,无奈地吟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前半生上天赐予她的光明,让她拥有了过人的才华和美满的爱情,而后半生生活施加给她的阴影才真正使她拥有了超越古今的大气大度,大节大义。

李清照这个被梁衡称之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女子用自己的笔触写出了对命运的控诉和对生活的追求,更有对国事的关切和忧愤。作者运用这个素材鲜明地说明了阴影之美,彰显了主旨。

我们在学习中要逐渐地学会并运用这些历史资料,经过自己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积累现当代作家素材 让文章充满当代文化气息

现当代作家在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作家成长或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

甘肃优秀作文《与品读相拥》中写道:在当代,当我们捧着《边城》细细品读时,被沈从文的新丽隽永的笔调以及美丽迷人的湘西所倾倒,但是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竟由一位只读小学的人来写,其困难之大不言而喻。沈从文也嗜学,他对命运的风浪,从不畏惧,在平静的心态下认真品读,终于获得了成功。

自学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遥遥。沈从文在自己认真的品读中成就了不朽的《边城》,我们不禁感叹——与品读相拥,能克服一切困难。

本文引用了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事例,充分说明了与品读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心灵,提升品质成就大事业的主题,让读者看到了“品读”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北京优秀作文《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中写道: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不久,曾有人撰文纪念他“寂静”、“勤于钻研”的一生。的确钱钟书可谓是脚踏实地的典范,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从不以口舌求名争利,从不为交友虚掷光阴,览古籍,做学问,写专著,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做学问求实践中去了。刻苦、勤奋造就了这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试想,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地孜孜以求,钱钟书先生又如何能成为玩转中西文化的大师?

钱钟书的一生可谓是勤奋的一生,又是耐住寂寞,甘于清贫的一生。文章选用这个例子十分恰当。准确地表达了主题。

(四)积累课本素材 在灵活运用中展示才华

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和诗篇,这些东西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经过学生的深度思考,应该成为写作的好素材。

山东优秀作文《光明和阴影创就人生魅力》中写道:光明和阴影如同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又如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海伦·凯勒年幼时因生病而双目失明,加之耳聋口哑,整个人生陷入了黑暗的阴影之中。而海伦·凯勒在心理学家苏文丽小姐的耐心指导下,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用心去领悟人生的美丽。她的第一篇著作《我的人生》一发表,就引起了整个美国的震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充分展现了一个坚强、勇敢,渴望人生魅力的光明使者。

假如不是阴影感化了海伦·凯勒,假如不是心对光明的感知,又怎能再现无数青年所追崇的海伦·凯勒式生命的光彩?

作者运用了课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的事例告诉我们阴影的人生也是人生。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坚忍不拔,也是可以成为光彩亮丽的人生。事例运用非常恰当。

又如重庆优秀作文《难题》中写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昨夜西风调碧树,是史铁生在最年轻的岁月中失去双腿的迷惘和苦痛,生活的困难,人生的艰难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划在他未来的人生路上;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地坛的颓废与生机,清静与热闹使他领悟生命的高楼,在无尽的辗转与思索之中,他终于看透了生的华丽,死的必然,用文字在漫漫天涯之路开辟出一条道来。

本文引用了课本《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例子,旨在告诉我们即使面临人生的难题,也不要畏惧和害怕,用我们坚强的信念去创造我们美好的人生。很好地印证了主题。

(五)积累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在感动中净化心灵

央视每年都有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选出的这些人物身上总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在感召我们。

河南优秀作文《恪守义务、职责》中写道:张正祥,我是滇池的儿子,滇池养育了我,我要不惜一切地保护她。纵然衣食无忧,张正祥一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护滇池的事业中去。几十年如一日,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面对威胁、棍棒,从不屈服,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坚守。只因他笃信,这是他的职责,是他义不容辞的义务,他恪守着,从不因为生活的优渥而放弃,从不因外界的一切而动摇,他没有为自己喝上干净的水而放弃滇池,也没有因保护滇池的力量的增加而松懈。

他是世俗中的“傻子”,但他对义务的职责的坚守却感动了中国,赢得了尊重。

文章引用了2009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张正祥。显示出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在感动中揭示了主题。

又如河南优秀作文《放不下的责任》中写道:沈浩走了,走得那么安静,可他留给小岗村的却是永恒的回忆。为了小岗村的群众,他与家人两地相隔,几次升官的机会他都放弃了,下决心带领小岗村人走致富之路。46岁的沈浩倒在他挚爱的小岗村,他奉献出年轻的生命,谱写出一曲责任的赞歌。于民有益,拼命工作,这是沈浩的一贯作风。他的心胸如大海深邃,如蓝天广阔,他用铁的肩膀撑起了一片责任就是奉献的天空。

文章选用了2009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沈浩,在生命结束时仍放不下小岗村的责任,放不下小岗村的发展并为此勤劳一生,生动地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

(六)积累时下热点素材 使文章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当下有许多热点话题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将最新的热点素材,社会万象融入作文,定能使作文因极具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出彩。如江苏优秀作文《绿色生活》中写道:我们越来越忙。学生忙着考试,商人忙着赚钱,政客忙着拉选票。绿色,成了橱窗里的玩具,偶尔获得行人匆匆一瞥。绿色生活——闲适宁静的生活,更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话,遗忘在尘埃的过去。

看着富士康的员工一个又一个决绝地往下一跳;看着丰田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灰溜溜地被召回,我不禁问:现在的生活,怎么了?

作者列举了时下热点话题:绿色生活,紧密联系实际,指出了时下我们的生活缺乏绿色生活,更重要的是心灵缺乏“绿色”。作者还列举了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和丰田汽车被召回的时下最新素材,使文章通过这些素材的巧妙运用让主旨得到全面提升,给读者带来心灵深处的启迪。

猜你喜欢
小岗村人生文章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汉语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6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人生中的某一天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独一无二的你
人民的好村官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