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刚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再思考
袁宏刚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有学者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主要是因为科学是一种理性的、可证实的客观存在,其真理性不受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意识形态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包含了人的情感、心理因素等。马克思强调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同时也强调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但由于科学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其社会性又不能完全取代自然属性,所以,两者不能等同。
意识形态;科学;历史流变;历史变迁
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史来说,还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1〕国内外学者就二者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就此问题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个阵营: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绝对对立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在分析这些观点时,我们切不可只看到其表面争论,而且要看到争论背后的理论预设,因为每一种观点背后都有其理论预设,这对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对科学内涵的历史流变和意识形态历史变迁的考察重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早对科学概念作出定义的是英国的罗吉尔·培根,他提出“科学就是推理加经验”。他说:“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被充分认识。因为获得认识有两种方法,即通过推理和通过经验。推理作出一个结论,并使我们承认这个结论,但并没有使这个结论确实可靠,也没有消除怀疑,使心灵可以安于对真理的直观,除非心灵通过经验的方法发现了它。……为此,我必须提供被称为经验科学的那种科学。”〔2〕弗兰西斯·培根也坚持认为,科学是实验与理性密切结合的产物,一切真理性知识都是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利用归纳方法对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的结果。而笛卡尔则从其理性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科学是理性直觉的产物。英国唯心论者贝克莱从“人类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和“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条基本原则出发指出,科学知识不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科学家能动的主体或自我发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
康德对纯粹的自然科学与普遍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方法论原则和自然知识的哲学部门)和哲学进行了区分,认为纯粹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知性认识(如物理学知识),它是比人类的理性认识低一级的认识。因此,整体上的科学知识应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是知性认识——纯粹的自然科学;高层次的是理性认识——普遍的自然科学。康德同时认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的现象,“自在之物”是科学所认识不了的,所以科学在本质上是不可知的。黑格尔认为,科学既不是粗糙的经验的总结,也不是来源于先天观念或肤浅的知识或单纯的直觉,而是来源于科学家艰苦卓绝的思维劳动,来源于“概念思维”本身的运动和辩证思维对经验的改造。
现代科学哲学最早对科学概念进行探讨的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在20世纪前期曾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知识界,它不仅有一整套理论、一些学术组织,也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导源于孔德的实证论,该理论坚持科学知识的实证原则,即认为一切命题必须从主观经验中得到实证才是有意义的命题,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假命题,是没有意义的。批判理性主义者卡尔·波普尔则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因为它抽象地、孤立而静态地从语言逻辑方面分析经验知识和理论体系。卡尔·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知识的证伪原则,认为真正的科学不在于能被证实而是在于能被证伪。他说:“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3〕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猜想—反驳的过程中发展的。
托马斯·库恩把“科学因素”和“人的因素”加以综合,反对只见物不见人,专谈科学观念的演变,而忽视对掌握科学观念的科学家作为一个活人具有的各种特点特别是心理特点和社会特点。库恩并不是通过证实或证伪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而是以主导范式的转换进行界定的。主导范式既包括世界观也包含价值标准、社会影响和社会心理甚至还包括人们根据基本科学理论及其重大成就而确立的科学范例。保罗·费耶阿本德认为,有关自然科学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是由科学共同体为了社会或经济利益而发布的神话,像神话、宗教、巫术等一样,科学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思想形式,因而也是一种最缺乏宽容精神、最富于进攻性的思想形式。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科学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意识形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特拉西提出来的,他的目的是反对神学而建立一门“观念学”,意在为经济学、政治学和教育学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意识形态在其产生之初是与科学相连的,但由于其经验论的基础,意识形态概念仍然只是西方哲学认识论发展的一个环节。
在特拉西及其学派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后,一度受到拿破仑的支持。但后来由于在意识形态思想中的共和主义思想与拿破仑恢复帝制的要求相冲突,在现实利益与权力的斗争中,特拉西等人的人格及其意识形态主张遭到了肆意的摧残和打压。拿破仑将意识形态学家称为“形而上学家和狂热的信徒”,将他们的学说贬低为“形而上学的和意识形态的幻觉”,从此意识形态立即就有了贬义特征,意识形态家也被认为是一些空想家。
虽然特拉西创立了意识形态这个术语,但是真正使其成熟的是马克思,在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中使意识形态重新流行起来。马克思也是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一种是在虚假意义上使用,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颠倒的、为了掩盖局部利益的虚假意识,其典型代表作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另一种是在中性意义上使用,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产生并为其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人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始终是一个贬义词,这种说法是有失公允的。由于受此观点的影响,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就是在虚假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摇摆。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斗争的有力工具,将成为各个阶级用以武装自己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和葛兰西也拒绝使用贬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卢卡奇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阶级的阶级意识,但这种阶级意识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人的思想、感觉的总和,也不是他们的平均值。而是作为对阶级的历史地位的意识,作为与一定社会存在相关联的‘总体的阶级’所具有的意识。”〔4〕对于葛兰西而言,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的总称,同时更是社会现实的组成部分。他指出意识形态是“在艺术、法律、经济行为和所有个体及集体的生活中所含蓄地显露出来的世界观”。〔5〕法兰克福学派则在贬义性含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作为一种异己的文化力量,其主要功能是对社会真实的状况进行掩盖和遮蔽,并扼杀人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
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知,它是一个内涵十分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是阶级意识,也可以是阶级偏见;既可以是世界观,也可以是幻想;既可以是贬义的,也可以是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所以探讨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必须结合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否则就是片面的。
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方面,有学者认为二者是截然对立的,主要是因为科学是一种理性的、可证实的客观存在,它的真理性不受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而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包含了人的情感、心理因素等。早期马克思是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相区别的视角上探讨二者的关系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具有脱离实际活动和实践的思辨性,思辨终止的地方,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而且马克思一直强调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的论断。有的学者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科学技术是与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科学技术一般都被放在生产力范畴内进行阐述。例如,林德宏和陈文林就认为:“科学技术本身不能改变社会制度的性质,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它的发展可以促进生产关系直至整个社会的变化,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变社会制度的性质。”〔7〕肖前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也认为:“自然科学虽然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形式……但它却不能作为某一社会形态的标志,不具备作为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之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因此,自然科学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8〕
然而,马克思还强调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9〕由此可见,作为知识形式的科学仍然没有从阶级活动附属物中分化出来,仍然没有从意识形态中分化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
有人认为科学即意识形态,其观点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作为一种异己的文化力量,其主要功能是对社会真实的状况进行掩盖和遮蔽,并扼杀了人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衡量社会生活的唯一标准和最高权威,同时也具有了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对人类进行操纵、控制的政治功能。尤其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所以西方学者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科学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毕竟科学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是不能完全取代其自然属性的,虽然科学在现代越来越被当作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手段,但它不能取代意识形态。总之,科学执行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辩证地对待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87.
〔3〕〔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2.
〔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5.
〔5〕A·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M〕.London:Lawrence&Wishart,1971:12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1.
〔7〕林德宏,陈文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211.
〔8〕肖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60.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64.
Re-reflec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Science
YUAN Hong-ga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Science is opposite to ideology mainly because science is a rational and verifiable objective reality,and the truth of science is not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values and beliefs,while ideology is value judgment including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Marx emphasiz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ideology was relative,and we,therefore,should dialectically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 this sense science performs the functions of ideology,but science differs from ideology because science is unity of sociality and natural attribute,and sociality can not fully replace natural attribute.
ideology;science;historical rheology;historical changes
B0
A
1009-1203(2011)01-0104-03
2010-01-02
袁宏刚(1986-),男,河南固始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兼职辅导员,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李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