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化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2011-02-19 05:51李敏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理想信念党员

李敏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

信息网络化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李敏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

信息网络化在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在挑战面前,我们应强化信息网络意识,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力;普及信息网络知识,建立高素质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提高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免疫力”;与时俱进,拓宽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领域;净化信息网络环境,形成良好教育氛围。

网络;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其中大学生网民占较大比率,有一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非常关注网络信息。当代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精英,他们站在高科技阵地的最前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党战胜困难和风险的重要法宝。因此,探索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及其解决办法,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网络化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

信息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等特点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使得信息内容宽泛化、教育对象自主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效果最优化。同时,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由于其传递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也给一些思想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意识淡漠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在网上汇集,各种思想对立并存,特别是个别国家出于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着力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以扰乱人们的视听,主要表现在肆意夸大、歪曲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矛盾,攻击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一些大学生党员由于认识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是太高,极容易被这些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导致政治意识淡漠。

(二)舆论导向作用减弱

在没有网络的时候,人们几乎都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国内外信息的。党员所接受的关于国外的信息都是经过政府新闻部门严格把关“过滤”的。网络的出现不仅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主权,也增强了人们对信息的发布权,不同国籍、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在这里都有发言权,网络成了一个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网民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和沟通使一些易于接受新信息的大学生党员受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减弱,在生活中有时很难用正确的马列主义理想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思想防御力降低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使用了因特网,网络的文化传播比传统媒介更频繁、更直接、更广泛。但是网络的这一优势并没有使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更有效,传统媒介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在网络上表现得更突出,主要表现在: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声音多,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少。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上的种种优势,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甚至在网上发布恶毒的政治信息,梦想利用网络使自己的政治、文化都成为全球的标准。美国人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就直言不讳地提到,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促进民主的原则,限制集权主义政权形式的蔓延,并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的共同性。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全球性的高科技竞争实质上是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一观点无形中渐渐动摇了一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个别学生党员思想“自由化”的倾向明显凸显。

(四)抉择失误率增大

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经济、科技手段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输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及伦理价值观,试图以信息网络等方式实现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在我国,各类网络信息良莠不分地进入一些大学生党员的视听,必然与其原有的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及价值取向发生冲突,带来思想上的迷茫。而大学生党员具有思维活跃、不囿于陈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主体意识较强等特点,促使他们常常凭借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感觉来评判和认识现实世界,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抉择时容易失误、丧失立场。因此,我们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信息网络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

信息网络化的扩张,使得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实际,在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增强其网络道德意识,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这块新阵地。

(一)强化信息网络意识,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当前,信息网络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在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中精选出有针对性的、生动形象的时事资料、理论成果、名家高见和典型事例等。总之,我们利用网络实施内容切实、形式灵活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广大大学生党员扩大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境界,从而增强其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普及信息网络知识,建立高素质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

长期以来,高校党务部门的工作与文件打交道多,习惯于各部门之间“你来我往”地交流文件资料。但随着计算机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使用网络进行信息资料交流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想借助网络的优势,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时俱进、拓宽阵地、增强活力、保持优势,高校党务干部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习“三个代表”、“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重塑新时期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的良好形象;二是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不断增强科技意识,熟练地学习、掌握微机操作、网络技术和软件应用知识。

(三)提高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免疫力”

当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网络通过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侵略,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互联网进行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宣传,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一些影响。高校要增强大学生党员对于腐朽观念和价值目标的“免疫力”,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信息鉴别能力。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观念教育,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政治敏锐力和识别能力;加强法纪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网络道德素质。由于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多样化、现代化,使得不良信息无孔不入,严重地侵蚀着一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同时,由于网络技术和法规的不完善,使得人们有时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还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网络道德”,即依靠他们内心的力量,自觉遵循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来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如不在网上发布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的信息,不在网上攻击他人,不浏览和发布不良信息,不利用网络从事违法活动等,以增强大学生党员在网络时代的个人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拓宽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领域

面对网络技术的挑战,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必须加快高校党建网站的建设。一是内容要精。内容上要体现一定的权威性、丰富性、活泼性、趣味性。要向广大大学生党员提供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资料、丰富的党的文献、前沿的党建理论动态以及生动形象、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从而使其受到大学生党员甚至其他网民的关注。二是形式要新。要打破传统一言堂、一厢情愿的单向灌输式、说教型教育模式,大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探索网上党员教育的新形式,努力使网络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集于一体,使大学生党员欣然接受党的马列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成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捍卫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方法要实。网络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我们必须要在探索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完善和提高,切实做到深入浅出讲理论,寓教于乐学理论,得心应手用理论。只有这样,高校党支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出党组织的先进性。

(五)净化信息网络环境,形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信息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的自由流通、跨国界传播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能力,大大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集祸福利害于一“网”。网上的信息浊流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感官,碰撞他们的心理环境。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净化信息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氛围。一是要加强技术攻关,建立技术上的“防火墙”。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加强科研攻关,使我国的各内部网的网络服务器、所有的终端工作站都建立起技术上的“防火墙”。通过建立“防火墙”,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一个保护层,使所有的内外链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这一保护层的检查过滤,未经授权的信息不准在网上发布。同时,要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的软硬件,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建立法律上的“防火墙”。我国应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结合互联网这一特殊的思想阵地,制定网上管理法规,包括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网上信息发布规模、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网上信息的分类与标记、禁止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等相关法规。通过建立法律上的“防火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渗透、信息污染的现象,对净化网络环境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要营造良好的正面宣传氛围,形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并对网上有害信息的冲击要进行坚决的驳斥和回击。

总之,我们只有多方式、多角度地加强信息网络化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使他们在新形势下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和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1〕甘敏思.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9).

〔2〕祝军.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德育工作〔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张彦忠.高校实施网络德育之缺失与应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4).

〔4〕徐志达.高校大学生入党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4).

G641

A

1009-1203(2011)01-0050-03

2010-12-2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SC10W002)。

李敏(1975-),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5〕张鸷远,赵振江.网络政治参与的负向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2).

责任编辑 芳晔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理想信念党员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我是党员向我看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监控信息网络技术研究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信息网络环境下提高网络统战工作效果的探讨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