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计 慧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对17个夏粮主产区和8个夏粮非主产区的调查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627万吨,比上年增加312万吨,增长2.5%。其中,冬小麦产量11079万吨,比上年增产近212万吨;夏杂粮增产约115多万吨;夏收春小麦产量减产约15万多吨。
由于受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环境影响及国内物价高企引发的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影响,今年的粮食价格无论是从政府制定的收购价还是从市场交易价格来看,都呈现出上升态势。在《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政府有关部门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定为:国标三等白小麦0.95元/斤,红小麦、混合小麦0.93元/斤,比去年分别提高了0.05元/斤和0.07元/斤。从目前看,由于市场价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今年的最低收购价预案还没有启动。
粮食价格上涨是近年粮食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10年7年间,中国粮食在连年累计增产约2300多亿斤的同时,价格也翻了近一倍。
与粮价的理性、稳定上涨不同,猪肉价格的上涨让消费者有些猝不及防,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6月下旬猪肉(五花肉)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9.72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的价格为17.18元/公斤。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4%,创3年来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猪肉价格对CPI贡献超过20%。
进入五六月份,本该是猪肉销售淡季,但猪肉价格却一路走高,主要原因一是养殖成本增加,据介绍,饲料成本占到了生猪养殖成本的70%左右,目前玉米价格为1.15元/斤,同比上涨近18.5%,加之仔猪价格及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也不断增加,共同推高了生猪饲养成本;二是生猪、仔猪出栏量减少,今年初,仔猪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进入7月,人们的目光还来不及从猪肉价格中抽回,花生价格经过一两个月时间的一路上涨,成为了农产品新的“涨门人”。截止到7月上旬,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的青岛平度地区3级花生报价14200元/吨左右,4级成交价为13800元/吨,达到历史新高。而去年同期的花生价格仅分别为8100元/吨、7100元/吨。同比上涨了近一倍。
花生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2009年花生价格较低,种植户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直接影响了2010年花生种植面积,以青岛平度地区为例,花生种植面积就减少了近3成。而2010年南方很多花生产区因灾减产,供需不平衡也是导致花生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花生价格的暴涨随之带来了花生油价格的飙升。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对食用油限价令 “解冻”,由此鲁花集团的花生油也成为这轮食用油价格上调的“领涨者”。
在粮食、猪肉、花生等大部分农产品在各自的市场上一路飘红之时,已经大量上市的香蕉却跌成了白菜价,蕉农苦不堪言。
进入5月份以来,海南香蕉价格持续走低,大量香蕉滞销无人收购,最低谷时香蕉仅能卖到2毛钱一斤。虽然经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帮扶,香蕉价格有了一定回升,但价格与成本依然倒挂。海南省香蕉协会会长赵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7月上旬,南部品质最好的香蕉收购价可达到1.8元/公斤,北部品质一般的香蕉价格依然在1.2—1.4元/公斤。而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每公斤香蕉的生产成本在2元左右。今年或许是近年来海南蕉农生意最惨淡的一年,行内预计将有95%的海南蕉农亏本。
两三个月前价格还在高位徘徊的香蕉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被贱卖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香蕉产量过剩。过剩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天气因素致使海南“冬蕉”推迟了上市期,现在“冬蕉”和刚上市的“春蕉”撞期,两种香蕉同时上市自然数量巨大。二是连续两年的香蕉价格攀升,打破了以往香蕉“一年富、二年贫、三年穷”的惯例,让很多蕉农被利润冲昏了头脑,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三是大量外来资金注入海南,投资者跟风开辟大型香蕉园,导致香蕉供大于求。
有专家分析认为,虽然目前香蕉价格相较前段时间有略微回升,但由于香蕉上市进入尾声,加之天气炎热市场需求量小,因此香蕉后市价格上升的空间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称,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将呈现“前高后不低”的态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不会出现滞胀。而作出此判断的6个依据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产品价格,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解释说,季节性因素以及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导致部分农产品,尤其是肉禽、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压力不减,短期通胀压力依然严峻。
猪肉、香蕉等农产品价格出现“过山车”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今年,也不仅只出现一两种农产品身上。究其根本的、共同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既有产地和产地之间的,也有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是多个方向的信息不对称。例如,山东的蒜农可能知道身边的人种了多少大蒜,但是不知道全国各地都种了大量的蒜。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民的被动。有专家表示,实施规模化生产经营,应该是未来农业的走势。比如采取合作社联盟等形式。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国民经济指标显示,上半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种植业产品、粮食作物的价格整体增长10.8%,蔬菜价格小幅上涨,但6月份便开始回落,同比下降0.5%。畜牧业产品价格上涨速度依然很快,上半年总体同比增长23%,6月份同比增长29%,数据上看,依然没有回落的迹象。
有分析认为,上半年,国内经济的高速运行催生了不少农产品价格异常的现象,在如此高速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抑制通胀必成当务之急,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以稳定物价为重中之重。预计下半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将会有所缓和,经济增长也将适度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