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爸爸

2011-02-19 04:53:59史小平
中国合作经济 2011年7期
关键词:栖霞爸爸

文/史小平

抛却荣华赴国难

爸爸名叫史立德,出身殷实富有之家,又是独生子,本可以坐享富贵。但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革命。1935年他参与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担任当时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北平学生联合会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服从党的决定,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大学毕业文凭,从大城市奔赴冀中抗日根据地,并组织成立了冀中抗日联合会,出任第一届抗联会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担任我党领导下的承德第一任市长。这期间,他做了一件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事。当时占领承德的苏联军队指挥部就设在中国最大的离宫——避暑山庄里。他们把宫殿当作军营,在里面就地取材,烧火取暖、做饭,有的宫殿甚至成了马厩,糟蹋得不成样子。爸爸是学历史的,对历史文物的保护非常敏感。他亲自找到驻承德苏军最高指挥官,向他提出要保护古建筑和文物的要求,苏军指挥官不以为然。爸爸进一步说,你们能允许自己的士兵在克林姆林宫里这样做吗?指挥官一下子明白了这座宫殿对中国的意义,立刻点头称是,随即下达了保护宫殿的纪律。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大举向热河进犯。根据战争局势的发展,我党决定撤出承德转战开辟东北战场。撤退前有的同志提出要把宫殿里的文物包括有些庙宇上的镀金铜瓦能拆的全拆走,不给国民党留下。爸爸坚决制止了这个做法。他说:“谁今天拆走这些东西,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从承德撤出后,爸爸一直在冀察热辽一带工作,担任1948年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长城银行的行长。长城银行完成了当时党中央要求的沟通贸易、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战争的任务,后来随着东北战局的变化合并重组为东北银行。

辽沈战役后,爸爸紧随攻城部队进入锦州,担任锦州第一任市委书记兼市长。爸爸曾说锦州那段时间是他这一辈子工作最紧张的时间,头绪太多,环境太复杂,经常一连几天都睡不了觉。

召集工商各界人士开会是爸爸非常得意的一件事。那时市政府没有汽车,出去办事开会都是坐着破旧的马车。那天,爸爸一行人从马车上下来步入会场,他们个个穿的都是灰得发了白的旧棉衣、棉裤,爸爸脚上的棉鞋还露着脚趾头。在身着裘皮大衣的工商企业界人士的注视下,爸爸走上主席台。这也是工商企业界人士第一次与共产党市长打交道,爸爸的这套行头让他们有点看不起,会场上有人交头接耳。待到爸爸开始讲话,几句话过后他们的表情就变了。爸爸讲话不用稿,侃侃而谈,再加上一米八的大个子,气宇轩昂,双眼透着智慧的光芒。爸爸还不无诙谐地告诉我:“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共产党不是土包子。讲着讲着,我还特意用上几个英文单词镇镇他们,这些人听完一个劲儿给我鼓掌,都表态积极配合我党的工作。”

在锦州期间,爸爸还干了一件令他非常自豪的事。一天他去一个街道办事处,办事处设在逃走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家里。爸爸进屋时工作人员正围着桌子吃饭,爸爸一眼就注意到桌子旁边墙上挂着的古画,仔细一看落款是明代一位著名画家。画上积了一层灰土,还有吃饭溅上的菜汁。爸爸问起这幅画的来历。工作人员说他们搬进来时房子里就有这画,史市长要喜欢就拿走。爸爸深知这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便把画取下、包好。平津战役后,他写了一封信,派专人把画送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被故宫博物院作为珍品收藏和展出。

就即便是老天爷也不懂。不然怎么会让王爷43岁就生病做手术伤元气,不得不离开他辛苦得来的正式工作,病退在家呢!

情系供销行行精

1954年东北大区撤销后,爸爸调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我们一家来到北京。爸爸在全国总社分管过土产、再生物资、棉麻、烟草、化肥等业务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对整个业务情况了如指掌,所有数字都在脑中。他经常到国务院汇报工作,周恩来总理和当时分管财贸口的李先念副总理从来不听虚的东西,只要实实在在的内容,问什么问题爸爸都能有情况、有数字地准确报上。

1958年,全国的毛竹收购环节不顺畅,爸爸亲自到福建的深山里蹲点三个月,彻底解决了竹子的产、供、销问题。他吃住在深山小窝棚中,和老乡促膝谈心,熟知了竹子各个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用途,还亲自参加放竹排。

上世纪50年代末,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一次各部门集中向当时的商业部长姚依林汇报工作。爸爸管的废品回收与利用不是商业部的主流业务,他的汇报安排在最后。大家都汇报完了,已经到吃午饭的时间,姚依林部长说:“老史,给你10分钟够不够?”爸爸汇报的是全国废品回收,主要是废品利用方面的工作。汇报内容生动具体、丰富精彩,一说就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姚依林部长说:“没想到废品工作有这么大的名堂。老史,你回头再专门给我汇报一次。”

爸爸把废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搞得有声有色,还专门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了“全国再生物资交流展览会”。当时,北京郊区一个仓库堆放了大量解放初期清理城市垃圾时无人认领的旧自行车,长期无法妥善处理。爸爸组织了一些修理自行车的老师傅对这些自行车重新修理、拆装。这些车大都是解放前的进口货,质量很好,经老师傅们修理后很好骑,在委托商行卖得供不应求。这样既解决了废旧仓库的常年占地问题,还增加了收入,同时满足了市场需求。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山东省栖霞县是全国数得着的贫困县。全县大部分土地沟壑纵横不适合种植粮棉。经过考察,爸爸提出在栖霞因地制宜种植果树,供销合作社给予政策扶持。为此,他亲自到栖霞蹲点,一住就是四个月。实地考察土地条件,通过宣传改变农民多年的种植习惯,引进优良品种,解决资金调配,传授果树栽培技术。他走遍了那里的每一个公社、大队,每到一处都是与当地老乡同吃同住,还亲自下地和村民一起在果园劳作。1965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用大版篇幅报道了全国总社工作组的情况,并配发社论《从栖霞看发展农村副业的重要性》。

去年我专程去了栖霞。现在的栖霞已经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坡坡坎坎长满了果树,枝头果实累累。一路上我脑海里总是浮现爸爸当年从栖霞回到家,穿着一件褪色的布衣,黑黑瘦瘦的样子。我不禁几次流泪,心里想的就是:爸爸你要是能来看看多好啊。

爸爸在山东栖霞练就的果树种植技术,“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干校监督劳动时还派上了用场。他成了干校果园大队的技术员,从嫁接、施肥、剪枝、打药每个环节都是一流的老把式。

粉碎“四人帮”后,爸爸恢复工作,任全国供销总社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不久调入国务院财贸领导小组任副组长,协助姚依林副总理主持日常工作。1982年退居二线,曾先后担任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顾问。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粮棉争地,每年为完成棉花收购指标,春节一过,国务院就组织有关部委成立庞大的棉花工作组,分赴各产棉区。爸爸与棉花打了多年交道,懂得这里的问题。他向当时的朱镕基副总理建议,在我国的新疆建大型棉花种植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国家经济多年的内地棉与粮争地的矛盾。爸爸还表示,愿带一个工作组赴新疆考察和落实。朱副总理一听连说了几个“好”字,但劝年事已高的爸爸不要亲自去跑了。在朱镕基重视下,现在我国新疆的棉花生产基地已成规模,每年收获季节都有专列拉上内地农民到新疆采棉。爸爸在世那几年几次想亲赴新疆,但都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一生亮节真本色

爸爸自加入党组织那一天,不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如一、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把待遇、名利,看得很淡。

“文化大革命”中爸爸每月工资只发20元,除了吃饭,爸爸熬夜写东西养成的抽烟习惯戒不掉。没有钱,他就自己动手用一张小纸卷烟抽。那时,他还找来一些破布,用面糊一层层粘上,再买来麻绳一针针纳了一双鞋底,做成一双鞋寄到我插队的黑龙江。爸爸说我下地劳动费鞋。看着出自爸爸手一针针纳的鞋底,针脚歪歪斜斜,但很密实,有的地方还有爸爸纳鞋底时扎破了手粘上的血迹,千里之外的我无比辛酸。我问爸爸怎么会做鞋,爸爸说在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时他还学会纺纱线呢。那时,我立刻觉得自己在北大荒所受的不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上的苦难,与爸爸比都不算什么了。

爸爸为人正直善良、有情有义。他常常讲起1968年底他们刚去文安五·七干校时,让他感动一辈子的事。

那时他是被监督改造的专政对象。造反派要求他和总社另一位副主任王卓如伯伯每天除了和大家一起下地劳动外,晚上收工后必须把干校家属宿舍一条街上各家各户的水缸挑满。第一天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许多家水缸是空的。爸爸和王伯伯挑到很晚才完成任务。王伯伯体力不如爸爸,年龄也比爸爸大,挑水时几次眼里都转了泪花。但第二天爸爸和王伯伯再去挑水时,水缸都已经被各家各户富有同情心的同事们抢先挑满了,一担水一条街都用不完。

爸爸非常爱我们,但他又把我们看作是人民和国家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工农速成中学读书的大哥报名上前线。时任沈阳市委秘书长的爸爸得知后对大哥说:“你是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应该挺身而出。”大哥上战场的前一晚,爸爸把全家召集在一起吃了顿饭。大哥一去几个月没有消息,后来学校听说同学们赴朝伤亡很大,但不知具体名单。家里很久以后才收到大哥的信,得知他们一同赴朝的同学已经牺牲了1/3。这年冬天,爸爸辗转托人给大哥捎去一身绒衣,以抵挡朝鲜战场上的严寒。

当我们开始树立人生理想时,爸爸教育我们要当一名普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二哥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理想》,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火车司机。爸爸非常高兴,还帮他在文章词句上作了修改。我问爸爸将来我做什么?爸爸说让我做一名光荣的纺织女工。

爸爸一生谦逊、随和,总是为别人着想。

在生命最后的两个月,爸爸非常想念他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领导,常常念叨他们。但他生病住院的消息却不让告诉这些老友们,怕他们知道后赶来看他,伤感。爸爸去世前三天给他的领导——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写了一封短信。信中说:大家工作都很忙,他的后事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搞遗体告别、不写生平、不开追悼会、不登报,只要求遗体覆盖上党旗,由子女们送去火化,骨灰也不放在八宝山,和先他而去的妈妈一起放在一个小小的普通墓穴中。爸爸自己还草拟了一个简单的通知。请组织在他后事处理完毕再告知各位老友,并祝各位老友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爸爸的老领导、挈友吕正操伯伯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很震惊,怎么一向乐观、豁达,谈笑风生的老史竟没打声招呼就匆匆走了呢。尽管年事已高还亲自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目是《活得轻松愉快死得干净利索》。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用他直白感人的语言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以及对爸爸为党和国家出生入死、奋斗一生的赞许。吕正操伯伯这样评价爸爸,“新中国建立后,他长期做经济工作,全身心投入这一领域,不仅是一位好的领导,而且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史立德同志都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他却谦虚谨慎,不事声张。但我们这些和他共同战斗、一起工作过来的战友同志,以及后来的人们,是不能忘记他,是要记住他的功绩的。”

就在将写完这篇文章时我又做了一个梦:那里很美、很静、一望无际,太阳在遥远的天边把整个天空和大地都照得金灿灿的。爸爸就在那。我想这也许就是他灵魂安置的地方。

猜你喜欢
栖霞爸爸
川西北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规划探讨——以栖霞古镇都村为例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3
我和爸爸
中华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29:25
爸爸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11:15:38
赵学敏书法作品
旅游纵览(2016年7期)2016-07-15 09:43:40
赵学敏书法作品
旅游纵览(2016年7期)2016-07-15 09:43:39
爸爸冷不冷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8:58:11
我爸爸
儿童绘本(2015年11期)2015-08-14 17:47:03
可怜的爸爸
川西南部大兴场地区栖霞组储层发育有利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