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宅对接

2011-05-17 03:17:42
中国合作经济 2011年7期
关键词:农宅条形码菜园

文/本刊记者 王 蕾

“农宅对接”又被称为 “从农场到家庭”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特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

配送方式

用户在网站上订购蔬菜后,如果用户在家,北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会将蔬菜直接配送到家;如果用户不在家,合作社会先将蔬菜配送到用户所在小区的“智能柜”(每个智能柜有18个保鲜箱),待用户回家后可开柜自取。

目前,北菜园合作社在双花园小区、圆明园花园别墅、莱蒙湖小区设有3个智能柜。消费者打开电脑上网,进入北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网上商城,选择订购蔬菜,用支付宝网上支付菜款即可。

合作社通过管理平台收集订单,同时系统自动向消费者发送“订单处理中”的信息。收集到订单后,合作社便开始组织采收、包装蔬菜并粘贴网络生成对应客户的条形码,然后将商品运输到智能柜,通过网络生成的条形码打开智能柜后,将蔬菜放入智能柜,同时,消费者会收到取菜密码通知。消费者即可按照密码输入智能柜后,打开智能柜,取走自己所订购的蔬菜。

配送时间

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北菜园合作社专门配备了两辆冷藏运输车。目前蔬菜的配送时间是每天早晨6:30开始收取当日订单,然后采收、包装好之后于当天13点之前送达,供用户晚餐食用。根据市场需求,以后合作社将考虑每天增加1次运送,在15点收取上午的订单,22点之前送达智能柜,供消费者次日中午食用。

安全监督机制

北菜园合作社蔬菜基地全部通过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00亩有机蔬菜种植区。在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详细的生产日记,生产流程准则,每日室内外气温、地温,何时打肥、洒水,负责人是谁等等信息都一一记录在案;在合作社的蔬菜配发车间,每份蔬菜上都被贴上一个小小的标签,这就是为蔬菜建立的电子“绿色履历”。从这里发出的每一盒菜,上面都有条形码,记载着产地、责任人、生产流程等产品质量信息,到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北菜园合作社还准备开发视频直播系统,消费者登录网站就可以看到蔬菜大棚里的生产情况,例如哪棵菜在哪个大棚里生长的,是谁在种植管理等。合作社从餐桌到地头建立可追溯的“绿色履历”是为了确保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农宅对接”运作模式图解

经营现状

北菜园合作社网店从2011年1月中旬开始运营到一季度末,通过网上销售,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其中,通过智能柜销售1500公斤,直接送货到家1000公斤;平均每户每次订购蔬菜3.75公斤,共计为城区1100户居民送菜2500公斤。除了蔬菜以外,北菜园合作社还联合了延庆17家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形成小杂粮、水果、彩色甘薯、蜂蜜、花卉、肉禽蛋奶等十多种农产品都可以直投。为了扩大配送品种,北菜园合作社还将把延庆县生产的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网络快车送达北京高端用户,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北菜园合作社网店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开始筹划逐步扩大配送规模,努力达到智能柜在3年后在北京城区覆盖500个小区的目标,这将带动1.2万户农民增收25%,居民能够享受20%的价格优惠,节省560万元费用。

猜你喜欢
农宅条形码菜园
盐城地区农宅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42
创意条形码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20
小小菜园有惊喜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疯狂大菜园
我家的菜园
条形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