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与觉解

2011-02-18 13:48葛巧玉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后现代道德教育人性化

葛巧玉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与觉解

葛巧玉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道德与人性是一种既契合又冲突的关系。道德教育应以认知和尊重人性为基础,以人性的合理超越和培养为目标。后现代文化思潮崇尚多元、反权威以及重物质的价值观念,促进现实人性后现代化。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必须以凸显主体间性、个体性、现实性、创新性的后现代人性为基础,更加关注人的本真需要。同时,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发展倾向,也使得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社会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艰难。道德教育必须找到道德与后现代人性的结合点,寻求一种既融合内化又相异互促的人类文明发展态势。

道德教育;后现代文化;人性化

道德与人的本体性关联使得道德教育人性化观念日益成为道德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人士的共识。人性理念的回归将为道德教育寻求到新的发展点,进而促进道德教育体系的整体改革。这是道德教育领域的一大进步。目前,人们对于道德教育人性化的认识只停留在静态层面,缺乏动态层面的思考。而作为道德教育人性化改革的根基——人性——是在社会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的,尤其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潮总会使人性发展出现新的趋向。后现代文化思潮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思潮已经深入渗透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中,已经促使道德教育的重点群体——青少年的人性发展呈现出后现代趋势。如果没有对道德教育人性化原则的科学认知,特别是没有对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变迁的关注和思考,道德教育的动态性人性根基就会被漠视,进而难以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成效。因此,我们需要在科学理解道德教育人性化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变迁,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为科学开展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提供认知前提。

一、道德教育人性化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

(一)道德、道德教育与人性

1.道德产生的原动力和终极基础是人性

人性是人作为特殊的存在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利己性和利他性、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矛盾与统一,是人的本有趋向。人性的这种二重性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人就能够较为和谐地面对和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性的二重性是非均衡的,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这就需要依靠群体的理性——道德的力量去限制或调节,使人过上有道德的生活,为人的自我发展创造可能性。因此,可以说,道德是人性自我健康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人性理性化发展的需要。

2.根源于人性的道德才具备真正的力量

人性作为人的基本特性的综合,内在地促动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意向。道德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形态,能够调节人的行为意向。但是,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同于法律的规范作用,它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制力,完全依靠主体自为的自觉性。“如果道德是基于人性、符合人性的话,那么,人们对道德的遵守,就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和痛苦,而是一种享受和快乐。”[1]因此,道德只有以道德主体——人的属性即人性为基础融合于人性之中,才能成为人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使道德主体具备德性的力量,实现道德的现实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3.道德教育是人们发展道德、完善人性的自觉活动

人们依靠道德这一意识形态因素来调节人性二重性的非均衡状态。但是,道德并不会自动起作用,必须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认识,转变人的道德观念,提升人的道德觉悟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实现。因此,道德教育就成为人们完善人性、提升道德素质的必然选择。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体,人总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其他道德主体所发散出的道德教育信息总是会作为一种思想影响因素渗透到人的意识中,作用于自身道德认识和行为选择过程。因此,人性虽然具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生成的。人性的这种生成性也为其后天的自我超越和完善提供了可能。可以说,长久以来的道德教育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的自觉方式。

(二)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内涵

1.道德教育必须以认知和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人性为基础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人既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而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受人性的制约。因此,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必然要受人性的制约和限定。道德教育必须正视人性事实,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与价值,尊重个体自主选择的权利,给予现实人性正常自然的发展空间。如果忽视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人性基础和人性需要,单单把社会需要的道德强加于人,那么,道德教育的效果只能是口头上一套,行动上另一套。

2.道德教育应该以现实人性的合理超越以及理想人性的培养为目标

人是实然性存在和应然性存在的统一体。人总是在现实人性的基础上追求理想人性,过更有道德、更加和谐的生活。以人性的社会实践生成性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必然要在认知现实人性的基础上,致力于现实人性的不断超越。因此,以培养人的德性为目标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超越性为本质。否则,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超越必须建立在认知和尊重现实人性的基础上。忽视受教育者人性的现实状况和客观要求去求取其人性的完美实现,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幻想而已。

二、后现代文化思潮下的人性变迁

人“并不是自然给予的现成存在,也不是一经存在便不再变化,而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在历史中发展的存在”[2]。同样,人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抽象人性,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人性。因此,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伦理主体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体现特有的人性状态。我们研究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3]。

在人性的动态发展中,文化是最为根本性的因素。因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总是凝结为一定的文化形态,进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能够启发、唤醒或者引导具体时代的人性发生一定的变化。后现代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思潮,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的文化形态。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的后现代特征,正是其人性变迁结果的必然呈现。道德教育人性化原则要求我们科学认知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变迁。

第一,后现代文化反对权威、去中心化的呐喊,促使人的主体间性显著增强,客观的社会性约束成为人们内心强烈的排斥对象。

解构与批判是后现代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后现代文化对于现代文化中任何限制人们自由意志的所谓理性、权威和中心等都给予强烈的抨击,认为人是一种主体间性的社会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具备压制他人的权力和资本,处在对等关系的双方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文化基调迎合了人性中人的主体间性内在需求,促使人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但人的主体间意识得以强化的同时,排斥和抵制外部社会性约束力量也就有了对应的心理基础。

第二,后现代文化对多元、差异性的倡导使人的个体性倾向进一步张扬,整体的公共价值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不再被重视。

后现代文化否认事物的统一性,强调世界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个事物包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且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后现代文化承认多元,寻求多元,肯定个体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强调社会个体在差异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文化气质使得现代人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极力地发展和张扬自我个性,而整体的公共价值也在个性的扩张中退居人性追求的隐蔽位置。

第三,后现代文化商品性的操作伦理及对理想的放逐使得人的现实物质需求本性得到尊重,而精神的价值和意义遭到漠视。

未来和理想在后现代文化的视阈中是渺茫的、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只有现在可以把握,现在是唯一的时间尺度。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者小约翰·B·科布就曾经明确说过:“未来其实是不存在的,与现在不可能有因果效验”、“未来是不可知的,即使上帝也不得而知”[4]。这种现实主义态度在商品价值伦理的作用下,自然为人的自然物质欲求的合理化提供了精神基础,于是,人们对于现实权益的维护更加有力,而面向理想的精神世界就成为人们忽视的角落。

三、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后现代文化境遇

(一)后现代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人性机运

后现代文化反权威、反中心,倡导多元性、差异性和现实性的价值倾向是后工业社会人们对于人的本体存在的深刻反思,传递的是人对自由、平等、自我和物质的渴望和追求,体现并发展了人的主体间性、个体性、物质性和创造性。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人性的发展趋向为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人性基础。人性的主体间性发展符合道德发展的自觉自为性要求。道德知识的取得、道德素养的生成以及道德行为的践履是道德主体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自觉自为的过程。任何外在的强制力量都无法真正作用于这些过程。如果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自我意识,缺乏道德的自主判断、领悟或选择能力,道德认知就难以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德性,更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实践。此外,人性的个体性发展使得人们更自主地接受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后现代文化批判型的思维方式逐渐会被人们接受并运用到道德领域。人们学习和接受道德伦理规范不再像以前那样不问是与非,而是进一步拷问其合理性和灵活性。每个人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道德价值观。而这种道德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更符合道德教育人性化的要求,更能取得道德教育的真正效果。因此,可以说,后现代文化所包含的人性因素、所传达的意志自由和文化自由理念,“已经或正在唤醒我们对人类普遍价值和道德生活的纯正理解,进而为实现道德和道德价值的归‘元’,并在超越道德的基础上实现道德自由,开辟了通道”[5]。

(二)后现代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人性困境

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发展在为道德教育提供人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教育的人性困境。后现代文化时代人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反叛意识,否认和批判理性、秩序、真理和权威的逻辑意义和历史意义,强调道德服从于个体的经验和直觉。这就使道德规范传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在后现代文化的批判和解构中渐行消解,结果道德相对主义就逐渐拥有了生长的理性根基;后现代文化时代人们更加尊重事物和思想的差异性和异质性,肯定每一种差异的存在及意义,拒绝用一种合理的标准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这就导致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和虚无化;后现代文化时代人们解构整体,否认任何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存在,强调人的个性和个体需要,忽视他人权益和整体的公共价值,容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后现代文化时代人们对于现实利益的过分关注以及对于未来和理想的放逐使人们逐渐放弃精神和意义的追求,形成功利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由此可见,后现代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迎合并满足人们对于自由、差异、个性、多元和现实的渴求,给予人性的主体性、个体性、物质性等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整体性和精神性的需要和人性发展。而正是这种人性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后现代文化时代的道德发展缺乏完整的人性基础。当代青少年伦理道德领域呈现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都可以从后现代文化时代的人性特征上找到根本原因。

四、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之觉解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多元、自由、差异、个性和物质的追求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平等、开放、丰富、自由和真实的人性空间,也带来了相应的道德教育发展的人性困境。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要坚持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动态性原则,重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实现人性二重性的内在平衡,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道德教育必须找到道德与后现代人性的结合点,寻求一种既融合内化又相异互促的人类文明发展态势。

第一,提高人性的二重性及其内在辩证关系的认知水平,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提供方向指导。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道德规范在个体内化的程度和质量,关系着道德行为的发生和主体德性的最终养成。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道德规范的接受程度受制于其自身对于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状况。而受教育者对于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状况,直接地受到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道德教育内容和过程的人性化程度的制约。违背人性的道德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都会直接导致受教育者对于道德价值的不信任、蔑视甚至反叛。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提高对于人性的二重性及其内在辩证关系的科学认知,从后现代文化时代人性的现实基础出发,科学评价和甄选符合人性发展方向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科学地开展人性化道德教育提供指导。

第二,加快社会制度和大众文化的道德化转向,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提供制度和文化保证。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在社会化程度极高的当前社会,人的社会性更加地突现。同时,人的德性养成也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因此,必须以社会性的视角来实施道德教育。在社会范围内,社会制度和社会大众文化是影响个体道德养成的重要载体。社会制度系统决定着“利他”的人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博弈中获利,是否能够自觉地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道德行为,并通过道德行为发挥其道德素养的社会辐射作用。大众文化内涵的价值取向往往通过广泛的媒介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性的道德化程度。因此,后现代文化时代人的个体性、物质性、现实性等品性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相对道德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道德教育困境,需要以社会制度和社会大众文化为依托,在其符合人性要求的道德化转向中促进后现代文化时代人性的平衡发展,为道德教育人性化原则更加有效的实施提供制度和文化保证。

第三,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体悟,为社会道德的个体内化以及道德主体德性的养成搭建内在链条。道德行为的自觉自为性需要以道德主体的自我道德意识为基础,而道德规范的主体内化必须经过主体自身的道德实践体悟。只有通过主体自身的道德实践体悟,主体才能真正认知自身的道德需要,真正感悟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促进自我人性的道德化发展。后现代文化所蕴涵的思想价值观是成为社会个体道德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成为个体去道德化的催化剂,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实践的道德体悟。如果受教育者能够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领悟人本身的道德精神需求,并将之上升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信仰,那么,道德主体就会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自身德性和人性的良性互动。

[1]玉汉辉.人性与道德:依存还是排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2]郭凤志.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性选择的统一[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6).

[3]马克思.资本论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69.

[4]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28.

[5]吴福平.后现代视域:道德价值的归“元”与“文化自由”的实现[J].思想战线,2010,(1).

责任编辑:杨 东

D82

A

1002-0519(2011)02-0111-03

2011-01-05

葛巧玉 (1969-),女,河南信阳人,安阳工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后现代道德教育人性化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90后现代病症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