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认同:新时期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中的重要向度

2011-02-18 13:48徐晓暖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民众价值

徐晓暖

(大连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3)

文化价值认同:新时期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中的重要向度

徐晓暖

(大连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3)

打造两岸共同的文化家园,追求同属两岸同胞的文化价值,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和谐关系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要通过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识别、困境解读、共识基准认知、途径方法探究,理解文化价值认同在新时期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中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价值认同;两岸关系

两岸经过近三十年的交流、交融、激荡之后,尤其是马英九上台以来,以“经贸两岸”为主轴的两岸关系,逐渐向“文化两岸”演进。“经贸两岸”是形而下、物质层次的,而“文化两岸”则是形而上、精神层次的。当“文化两岸”发挥整合两岸的功能时,两岸和平发展将取得决定性、跨越式进展,两岸的统合将大大加速。因此,打造两岸共同的文化家园、精神殿堂,追求同属两岸同胞的文化价值,就成了构建新时期两岸和谐关系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与关键: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所在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发展两岸关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总体来看,两岸文化交流仍不广泛、不深入。不广泛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文艺演出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中的交流远远多于诸如教育、宗教、新闻、出版、传媒等领域的交流。从形式上来看,文化交流包括互访交流、文化合作以及文化对话。在这三种形式中间,两岸带有了解性、礼貌性的互访交流远多于文化合作,文化对话则是最少的。究其原因,两岸的文化交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而本质的原因在于,文化交流背后的深层次文化价值认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文化价值认同指价值主体经过对文化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把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和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行为的过程。两岸文化交流并不能仅凭借确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就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不等于文化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1]。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认为,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之路的关键,不在于重新确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应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两岸的价值观进行重新梳理,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亲民党领导人宋楚瑜 2005年访问大陆时说过:“抓住根本,一通百通。”笔者认为,“根”实际上就是指文化价值认同,“本”则是指国家认同,有根才有本,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深植于文化价值认同之根,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才有厚实的基础,国家的统合才可能水到渠成。

既然文化交流的深层目标在于构建价值认同,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任何双向的文化交流都具有正面意义,就是形势一片大好,还必须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二、冲突与隔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困境解读

(一)价值认同“西化”

由于两岸长期分离,在西方思潮冲击下,台湾社会逐步向西方靠拢,具体表现在:军事上仰仗美国支援,经济上主要依赖对美国出口,现行制度和价值观受美国影响很深,台湾的政、商、学界诸多精英都有留美背景。蒋介石政权在败退台湾的过程中,实行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不管我们现在如何评价这套政体,但它所蕴藏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却深入人心。蒋经国在 1986年废除党禁,开创了台湾民主政治的新格局。李登辉、陈水扁上台继续执行亲美路线。由于长期受西方社会的影响,“民主”、“自由”、“人权”成为岛内民众的核心价值,“竞选”、“投票”成为参政形式,“政党轮替”成为社会常态。

(二)价值认同“本土化”

随着“两蒋”时代的结束,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执政 20年的“台独”宣传和运动,台湾的“本土意识 ”、“台湾主体意识 ”、“台湾优先 ”、“认同台湾 ”成为了新的政治道德标准。政治道德标准的转换导致部分民众对台湾地区的认同逐渐与“中国认同”对立起来,尤其是年轻一代迅速“去中国化”,认为台湾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台湾学者指出,起初国民党把台湾“处处抹上大中国的色彩”。20世纪 70年代起,台湾的大中国外衣一件件地被剥掉。80年代起,小台湾的“大中国”色彩逐渐褪去,“中华民国”转化为“中华民国在台湾”。从此,台湾人的心态起了显著的变化,“由天朝大国的自大自尊逐渐转化为小国的政治文化”,只要“小台湾”不管“大中国”,认为中国即使成为世界大国,也与台湾无关[2]。

(三)价值认同“歪曲化”

长期以来,由于国民党和民进党政权长期对中国共产党和大陆进行反动的、歪曲的、妖魔化的宣传,使得台湾民众在推崇自由、民主的同时,本能地将社会主义、共产党与专制联系在一起。现实的表现是,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欣然接受,对大陆政权本能地排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1986年两岸人民交往破冰之后,两岸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而支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却能获得民众的选票,获得执政地位;就不难理解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表的奇谈怪论,称“北京奥运把中国民族主义推上了最高峰,中国人民沸腾的情绪跟 1936年纳粹德国一模一样”。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了一些人对大陆固有的敌对看法和排斥情绪。

三、本源与交融: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共识基准

(一 )中华“根 ”文化

众多的史料证明,台湾文化的主体源于中华文化。在地缘上,大陆与台湾,古来一家;在血缘上,同根同祖。左镇人的发现便是一个考古上的例证,而历史上闽人移台,更是不争的事实。台湾 2300万居民中,有 85%的所谓本省人,都是客家人、闽南人的后裔。台湾的方言就是闽南话,住的房子也是闽南式的。两岸同胞同种同文,衣着、居所、民间工艺品、兴趣爱好、生活习俗和婚丧礼俗等十分相似,这是共同文化、同一民族特点的重要表现。尽管台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承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民族屈辱,1949年后与大陆又隔绝了四十多年,但是,台湾一直也没有脱离中华文化的“根”。总之,两岸血同缘、根同宗、文同脉,台湾文化之根在大陆,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否认。台湾文化与大陆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也不可能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的无“根”文化。

(二)宗教信仰文化

台湾信教群众多,各种宗教信徒占台湾总人口的90%,社会覆盖面广,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控制力。传统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该族群中极为流行且根深蒂固。两岸佛教一脉相承、同出一门,台湾佛教是祖国大陆佛教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台湾佛教界的许多高僧是祖国大陆赴台高僧的传人。历代大陆民众迁徙开垦台湾时,为保佑风调雨顺,祈求平安,都把家乡神祗请到台湾供奉,台湾的寺庙,多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分灵。台湾民间信仰最突出的是妈祖信仰,妈祖是海峡两岸人民 (在大陆主要是福建省等地)共同信奉的“海上守护神”,台湾的妈祖信仰对台湾民众的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与习俗信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日本占领时期,台湾人民就利用妈祖信仰和民间道教,反抗日本的殖民奴化,寄托他们思亲怀祖的感情。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旅游探亲之后,“妈祖热”更是席卷台湾全岛,妈祖信徒争先恐后奔向湄洲。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和共通性,成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对实现两岸统一充满信心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交流合作中催生的共识价值

近年来,中央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和各级政府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作法在岛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主流媒体上,长期被妖魔化的“共军”几乎都是英勇救人的形象,台湾媒体上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正面宣传。这个事实表明,两岸间在价值观问题上是可以找到最大公约数的,这就是对人权的尊重,对权力的监督,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因此,在两岸交流中,我们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血缘上的“自己人效应”发展到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上的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四、共生与发展: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方法

(一)正视台湾现状,求同存异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者的统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如果我们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台湾、理解台湾,而不了解台湾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台湾民众对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不了解台湾民众的种种复杂心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就不能说服他们,更重要的是在感情上不能为他们所接受,心无法贴近,无法产生共鸣。比如,台湾同胞讲的“台湾意识”,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台独”意识。正视台湾的现状,就是要做到“求同存异”,即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其目的是使交流成为可能,使中央的政策能顺乎自然地为台湾民众逐渐理解和接受;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其目的是使交流更加宽容,即便有不同的声音,也要沟通聆听,尽量避免正面争辩。

(二)努力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

吴伯雄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说:“从经贸的角度看两岸,大家追求的是经济的利益,从文化的角度看两岸,大家重视的是品质与价值的问题,包括制度的改革,生活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等等。”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 (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因为涉台文化资源作为历史的见证物,能充分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两岸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财富。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也要鼎力支持。应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发扬国学。事实上,两岸文化目前都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严重侵袭,如何保护、推广、传播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自身文化发展,需要两岸联手合作,共同面对。同时,两岸宗教如佛教、道教、妈祖信仰的交流往来可以更加紧密。

(三)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三十多年“去中国化”的宣传教育,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化价值认同状况并不乐观。青年是未来解决两岸关系的主体,积极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少年的了解、沟通和交流,是增进两岸文化价值认同的战略举措。可以通过大型学习交流活动、参观考察、互相承认学历、编写教科书等工作,逐步推进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拓宽合作领域,增进两岸共同利益

两岸共同利益越多,同胞之间合作双赢的机会就越多,两岸民众情感融合的渠道就越多,形成共同价值的可能性就越高,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谐构建就越不可逆转。当前,两岸强调的“共同利益”,更多地偏重于经济利益,两岸还应扩大共同的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应遵循“从下而上”的方法,即由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而后政治生活;先民间、后官方,最终形成上下一体、官民互动,各阶层积极参与的文化融合状态。

(五)构建两岸新文化

两岸新文化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两岸新文化的追求,应着重于两岸同胞人文、精神、心灵层面的建设,应具有开放、多元、前瞻、创意、包容等多项特征,它植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吸纳台湾文化中具有创意的活性元素,从而不断延伸中华文化血脉、生生不息。

[1]杨敬峰.从文化认同到价值观认同[J].社科纵横,2009,(3).

[2]冯颖红.台湾同胞的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责任编辑:杨 东

D618

A

1002-0519(2011)02-0057-03

2011-01-05

徐晓暖 (1972-)女,山东诸城人,大连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学、宗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民众价值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