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阶层关系研究的新进展: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
——“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会议综述

2011-02-18 13:48冯海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阶级阶层

冯海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阶级阶层关系研究的新进展: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
——“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会议综述

冯海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2010年 12月 14日至 1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会议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经验、研究难点以及如何不断推动课题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思想与西方相关理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结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阶层状况和阶层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对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转型期;阶级阶层关系;经典理论;社会现实

2010年 12月 14日至 1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课题组第一首席专家叶小文,中央社院副院长、课题组首席专家张峰,中央社院副院长、课题组首席专家袁廷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名誉会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学艺以及来自中央社院、国务院国资委和 17家地方社院的 50余名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详细汇报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就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经验、研究难点以及如何不断深化课题研究进行了研讨。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思想与西方相关理论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中央领导人的阶级阶层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研究转型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理论前提和理论依据。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政治解读的基本叙事框架,是分析和理解全部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方法。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阶级斗争理论当做解释和解决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万能钥匙,而是有条件地加以应用。奠基于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只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种阐释模式,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由阶级斗争模式、生产力模式和以人为本模式组成的具有连续性的逻辑整体。阶级斗争模式是其表层结构,生产力模式是其中层结构,以人为本模式是其深层内核。因此,只有准确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三种连续性模式中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真正掌握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方法。

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是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和策略科学的理论依据。由于对阶级斗争模式的格外推崇,毛泽东制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总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邓小平破除了离开生产力而强调阶级斗争的唯心主义观念,自觉选择和正确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生产力模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江泽民同志深化了邓小平对生产力模式的选择,着眼于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了六大“新的社会阶层”等一系列科学论断。胡锦涛同志立足于我国转型期国际国内形势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以人为本模式。中央领导人有重点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三种连续性模式中的一种,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指导,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前提。

有学者提出,以罗默和赖特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保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叙事框架基础上,运用分析的方法对“剥削”、“阶级”、“阶级结构”等核心概念进行重构,从财产关系和剥削方式的视角提出了“一般剥削理论”、“中间阶级理论”、“社会必要剥削”、“地位剥削”等新概念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他们放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对具体劳动的分析。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提出“去经济化”、“国家去阶级化”、政治与意识形态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多元主体代替阶级斗争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主体不再是工人阶级,他们拒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否定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彻底的反马克思主义。以艾伦·伍德和迈克·霍特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在承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力军,阶级分析仍然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分析方法。这些学者都是在传统左派和新右派学说丧失人心的大背景下,企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修改”和“创新”,以摸索拯救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方,他们的方法论、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值得借鉴,对其理论观点则应具体地加以批判和分析。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有学者提出,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概念,它包括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包括文明转型、形态转型、制度转型和体制转轨四个方面,也可以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资源占有方式、社会分配关系、社会功能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政治与公共生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对外关系等方面加以理解。多数学者认可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可以具体化为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冲突和嬗变,社会实践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社会权力的转移,知识和科技的进步等。社会制度、阶级阶层结构、交往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迁构成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大特征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成为全社会的核心商品,劳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信息化分工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生产企业、产品纷纷呈现出知识化的特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加速调整,引起了就业结构的持续性变化,造成了阶级阶层的迅速分化,最终加快了阶级阶层关系的现代化进程。

有学者提出,社会转型引发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又促进社会转型,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多元互动。一方面,社会矛盾对社会政治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赋予社会持续发展与动态稳定的内在推动力。转型期我国社会存在三类社会矛盾:一是历史遗留尚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二是在当下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矛盾;三是来自其他民族国家所转移、强加的社会矛盾。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社会矛盾的不同特征,分类化解、合理引导。

三、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有学者提出,能否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是保持经济体制活力的关键,社会成员与组织利益的完全合一则是经济体制有序运转的前提。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本性必然会带来广泛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我国早期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体现为公有制、有计划、按劳分配三大要素以及单位制的运行载体,而现代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前提是政府低成本运行、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一致以及走向改革的必然性。动力机制的逐利性、政府监管不到位以及社会民生事业的市场化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弊端。

有学者提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生产要素是增加价值的前提条件,应当坚持财富源泉多样性理论。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第三产业部分服务性劳动是社会总体性生产劳动的重要构成,它们共同创造价值。劳动条件、科技条件、资本条件、土地及其他资源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重要前提。因此,坚持劳动价值论和财富源泉多样性理论,必须确立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有学者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提倡和鼓励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但是,要坚决反对私有化。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组合结构从板块结合向有机结合转变,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标准,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当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

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的社会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构成。工人阶级依然是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的法律制度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提供了立法依据,工人阶级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为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提供了现实依据。进入转型期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巨大变化,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内部结构持续分化。这些变化仅仅是经济上和职业上的分化,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并未发生分化。以职业为划分依据,工人阶级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层:公务员、管理者、知识分子、低收入者、产业工人。

有学者提出,社会转型期出现了诸多影响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实现的因素。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盟,西方思想的泛滥削弱了我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政治坚定性。在国内,我国工人阶级自身动力不足,工人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市场经济负效应的持续发酵,工人的身份意识淡化、主人翁意识弱化、阶级认同感不足,工会作用削弱,工人维权举步维艰,持续高发的腐败现象,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严重缺失,社会资产加速向少数人集中,都严重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新时期,巩固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主要路径是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增强其阶级意识;基本条件是以“五个文明”建设为重点,提高工人素质;根本保障是以工人权益保障为出发点,维护工人权利;重要前提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

有学者提出,高度同质性的农民阶级内部虽然出现了巨大分化,但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存在及其地位并未发生改变。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农民的发展权、劳动权、资源权等权利难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缺乏,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城乡流动渠道不畅,制度性约束广泛存在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特殊性,削弱了农民的进步,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加剧了农民阶级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冲突和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绝不单纯是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以及农民阶级的内部分化,更重要的是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城市的趋同化,农民能够广泛地享有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

有学者提出,农民工游离于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他们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但是,并不构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而并未明确将他们归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农民工不仅在农村拥有宅基地和房屋,而且拥有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的农民工无论是在传统意义上,还是在现代意义上,与工人阶级相比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五、当代中国的阶层状况和阶层关系

有学者提出,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在新的社会阶层的具体构成上存在着差异,我国社会学界也未形成共识。阶层是政治概念,以经济资源作为阶层的划分标准并不科学。新的社会阶层的存在毋庸置疑,划分标准以及在阶级层面的准确定位有待继续研究。人员数量增加、文化素质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阶层认同感逐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规模性的代际交替,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总体特征。新的社会阶层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有学者提出,劳动关系是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内容。理念差异和管理方式的简单化是我国诸多劳动关系问题的主要诱因。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并非投资人所独有,而是投资人、管理者、劳动者、消费者等利益共同体所有,它并非是一个纯经济人组织,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责任的组织。在我国,企业人格化、职工物化色彩浓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人的主人翁精神与管理者的理念存在着巨大差异,管理者并不认可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而仅仅认为工人是其雇佣的工人。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空洞化、形式化,管理者大多重视经济奖惩,而忽视人性的需要。因此,要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必须确立现代企业理念,努力提高管理者的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和经营素质,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责任、价值、道德、法律和技能意识,确立有效的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企业的文化管理。

有学者提出,要从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出发考察社会阶层的区域差异。社会阶层结构与区域结构密切相联,区域结构是社会阶层差异的表现,或者社会阶层结构是区域差异的表现,二者互为因果。我国社会阶层差异和区域结构差异的形成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大;第二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第三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六大至今。不同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心理结构,政策法规的宏观导向,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一样的社会发展相关性,是形成社会阶层差异和区域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六、发挥统一战线促进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人民政协是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新时期,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要求扩大参与政治协商的阶层范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民政协正是新的社会阶层参与政治协商、表达利益诉求的最佳途径。当然,广泛的代表性并不表示必然会实现不同的利益表达。为此,人民政协应当为各方代表人士提供平等、公开、公平的表达机会,各方代表也应当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的利益表达功能,合理、合法、广泛地参与人民政协。

有学者提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维护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作用。可以从党外知识分子的基础性特征和特殊属性着手,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努力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做到重大决策事项及时听取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建言献策,着力发现、培养和举荐党外知识分子,使其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为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宗教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的发展存在着如下特征:五大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有所增加,但信教群众仍是少数;多数信教群众受宗教影响较大,受政治影响较小;年轻的、高学历的信教人数逐渐增加,信教态度较为理性;大多数信教群众较为虔诚;信教群众较为关注教职人员的水平和宗教政策法规;宗教界出现分化,选择诉求日益突出。宗教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深入挖掘宗教教义中有利于当代社会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七、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理论支持

有学者提出,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在于价值观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是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深层因素,要在尊重差异中形成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支配和调节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价值观的异质性社会,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具有引领、导向、决定的作用。具体到我国,就是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特征是:多元并存、新旧交替,呈现动态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吸引力受到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遭受严重挑战;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着力增进政治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弘扬时代精神,为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搞好典型示范,努力营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有学者提出,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方面的优势作用。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支撑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是促进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

责任编辑:张秀红

D01

A

1002-0519(2011)02-0073-04

2011-02-12

冯海波,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博士后。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阶级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