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新领域 凝聚新力量
——关于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调查研究

2011-02-18 13:48江苏统战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成员工作

江苏统战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组

(江苏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拓展新领域 凝聚新力量
——关于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调查研究

江苏统战理论研究基地课题组

(江苏省委统战部、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新社会组织是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拓展统战工作社会化新的工作平台。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全局中一项新的重要任务。加强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必须科学界定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任务的内涵和边界,明确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必须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探索形成多元化、开放式工作的途径;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安排来保证统战工作的规范运行,用创新的工作机制来促进统战工作的有序开展。

新社会组织;统一战线;调查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区别于传统社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并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社会组织吸纳和聚集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社会各界民众,是我国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实现公民自主自治新的组织形态,是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的重要载体,是拓展统战工作社会化新的工作平台。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社会组织的内涵、特点和现状

(一)新社会组织的特定内涵

当前,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被看做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三大支柱。社会组织是一个含意相对宽泛的概念,其内涵结构因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而有着明显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社会组织主要是指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新型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部分中介组织,乃至延伸到基层、分布在城乡社区的社会组织以及各类“草根式”的市民活动群体和各种互动式的协同组合。它们均是以组织和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在社会领域以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基本职能,以服务政府、市场和社会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类经济利益群体、公民权益群体、慈善公益群体和社会自主活动联合体等社会行为体,形成了当今我国新社会组织的重要形态和组织体系。其中,有部分相对规范的组织已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社团法人”资格;有部分组织虽然暂不符合正式登记注册条件,但是,也允许其在县、区民政部门备案,以此纳入社会行政管理范围;有些市场中介组织在各级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更多的基层社会组织因各种原因暂时未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或备案,但是,却依照各自的章程和宗旨组织成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共活动。

新社会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现代语境中,其“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或重新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和组织;二是这些社会组织的组织者、参与者或者服务对象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群体为主;三是这些组织承载的功能,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发展、政府改革、市场完善等方面新出现的需求;四是这些组织在内部治理机制上有区别于政府部门、企业和我国传统社会团体的新特点。新出现、新主体、新功能、新机制以及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构成了研究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新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

2010年 8月,为了了解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我们在江苏省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关于新社会组织调查的行业类型包括:一是商会及行业协会;二是公益基金会;三是中介组织,主要指从事司法服务和经济鉴证类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四是联谊性组织,即由相同背景成员结合成的信息交流和互助性组织;五是社区社会团体,主要是由基层社区群众根据共同兴趣或利益自愿、自发组织的“草根性”社团。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新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员。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新社会组织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不同类型新社会组织人员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差异性。据调查显示,各类新社会组织成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30-49岁。从不同组织类型来看,基金会和行业协会成员的年龄结构相对偏大,而中介组织和社区组织成员的年龄结构相对较小。

第二,新社会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普遍较高。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各类新社会组织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成员比例超过一半,文化水平普遍高于社会的一般群体;从政治面貌来看,各类新社会组织中中共党员的比例占到 35.8%,民主党派成员占到18.3%。其中,有 8.7%的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25.1%的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这反映出新社会组织主要成员的政治素质普遍较高。

第三,新社会组织成员中兼职人员占绝大多数,主要来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调查涉及的各类组织中,专职人员的比例仅占 11%,这反映出我国新社会组织起步阶段的特点,其组织依靠自我成长形成的社会资本还比较少。从兼职人员的主职情况来看,以私营企业主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成员占很大比例。由此可见,新社会阶层人士已成为参与新社会组织活动的主力。

第四,新社会组织组织规模较小,活动范围以市级以下为主。据调查显示,目前,超过半数的新社会组织中是 50人以下的小型组织,而 200人以上的大型组织仅占新社会组织的 12.5%。绝大多数新社会组织每年资金支出规模都在 100万元以下。这些新社会组织的主要活动范围绝大多数限于本地,从整体上看,新社会组织的活动能力还相当有限。

第五,新社会组织成员的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据调查显示,明确表示不信仰宗教的新社会组织成员占74.6%。在宗教信仰者中,以信仰佛教为主。调查还显示,新社会组织中由宗教人士发起的占调查总数的6.7%,这说明新社会组织在组织发起和运作过程中,宗教影响是现实存在的。

第六,新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成员的自我认同感不断提升。据调查显示,新社会组织成员中,31.8%的人认为新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 49.2%的人认为新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比较重要,两者合计共占 81%。在组织活动中,新社会组织成员的自我认同程度也比较高,有 18.6%的人认为在新社会组织中个人的作用非常重要,有 44.6%的人认为个人的作用比较重要。

第七,不同类型新社会组织成员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有所差异。基金会通过本组织反映意见最为突出,说明基金会目前是正规化和组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新社会组织类型;社区组织通过自身反映意见的比例最低,说明社区组织在现阶段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商会组织通过党委和政府部门以及人大、政协提交意见的比例也比较高,说明商会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的作用较其他组织相对较好,并且与政府联络的渠道也比较畅通。相比较而言,中介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提交意见的比例相对均衡,说明这些组织中的专业人士对反映意见渠道的选择更加广阔。

(三)影响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

第一,新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的联系有待加强。据调查显示,目前,还有近 60%的新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参加过统战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的新社会组织成员占调查总数的 42.5%,这说明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新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有待改善。一方面,政府职能划分和公共财政经费分配体制改革的成果还需要在新社会组织身上进一步体现;另一方面,政府监督和管理新社会组织的机制还要进一步理顺。

第三,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到活动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据调查显示,目前,制约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问题很多,其中,核心问题是活动经费不足。此外,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社会公众缺乏理解等因素,也是制约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研发现,新社会组织对党和政府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希望创造有利于新社会组织发展的宽松环境和加大对新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对新社会组织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的不足。

二、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战略考量

(一)从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态势和“社团人”价值取向的视角来考量,深入开展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持续发展的统一战线的新课题和新任务,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民意基础和汇集力量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江苏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呈现出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 2009年底,江苏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多达 91.2万户,注册资本 20136.7亿元,个体工商户 261.4万户,成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多达 3.2多万个,社会组织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列第二 (其中,社会团体、基金会数量占全国第一位),它们在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反映各阶层利益诉求、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公众社会活动空间和参与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除了按各自的意愿、按不同的界别分工参加各民主党派和传统统战团体之外,更多的人乐于凝聚在较为宽松、多样、包容,能够体现各自意愿和价值追求的各类新社会组织之中,使各民主党派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两个不可或缺的轮子。

(二)从新社会组织具有的基本职能和社会功能的视角考量,它是各级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得力助手,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覆盖的新阵地,是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

各类新社会组织具有鲜明的民间性、自主性、多样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等特征,具有为社会各相关利益群体表达意愿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协调相互关系、参与公共事务、规范各自行为等基本职能,发挥着服务社会、联系沟通、整合互动、自治引导、监督自律等多项社会功能,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传输渠道,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新社会组织来自民间、植根于社会各界群众之中,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和包容性,具有协助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助手和“同盟军”作用。

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更有效地汇集并凝聚各种新的社会力量,在架构新的社会政治资源整合机制中,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所具有的组织网络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求同存异、包容共赢的政策优势,认真履行统一战线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民间社团等特点出发,推进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目的就在于把新社会组织中的广大成员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分布在各界的党外人士,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利益追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结成广泛的“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

(三)从引导新社会组织在各个行业、各个活动领域有序发展、合理布局的宏观视角考量,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不仅有利于拓展和扩大统一战线的覆盖面,增加包容性和完整性,而且还有利于各类统战资源、统战要素的合理流动、均衡配置,有效地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

进入新世纪,统一战线打破单纯依靠“单位制”自上而下开展工作的传统体制,开始探索采用社会化协同推进工作的举措,陆续成立了“光彩事业促进会”、“海外联谊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少数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黄埔同学亲友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及各种同学会、同乡会等新社会组织形式;在工商联系统成立了大量的行业商会、专业商会、异地商会、开发区商会、市场商会、乡镇商会、街道商会等下属组织,形成了新的组织网络。但是,也应看到,已开拓的社会化工作渠道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四)从新社会组织吸纳、汇集大批学有专长的党外各类人才的视角考量,推进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着眼于拉长统一战线的人才链,充实党外各类智力库,可以为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的持续开展开发新的人才源,构建新的人才库

新社会组织吸纳和汇集着大批学有专长的党外各类人才,成为各类新的社会阶层在各个层次的代表性人士的聚集之地、培育之地。开展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与新社会组织成员广泛联系、沟通、交友,可以物色、考察、培育、选拔出一批又一批新的优秀党外人才。对其中一些拥护共产党领导、有较高政治素质、遵守道德诚信、专业化能力强的优秀党外人才,通过培养、锻炼和筛选,不仅有利于建设一支新社会组织工作专业化人才梯队,而且还可以为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组建人才队伍,乃至作为各级统战部门政治安排的推荐对象。这样,既拓宽了党的组织人事部门、统战部门识才、选才、用才的视野和渠道,又开发了各类党外人才活水常流的源头,有利于建设统一战线党外人才工程,打牢统一战线的强基之本。

三、加强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针政策

推进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要坚持把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创造性与合法性、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统一起来,科学地界定和划分政府对新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各新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党委的组织人事部门等各自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定位,以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创新观念,宣传政策,为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查明情况,摸清底细,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三是认真履行统一战线的各项职能,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寓教育引导于各项服务之中,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四是协助组织部门推进在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作用全覆盖,为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建立党的组织依托和政治核心;五是在新社会组织中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逐步构建起以“发展、筛选、入库、培训、锻炼、举荐、使用”为一体的新社会组织党外人才库。

开展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尊重、鼓励支持、帮助引导、寓教育引导于开展各项服务和活动之中”的原则,即从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宗旨出发,着眼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个目标,充分尊重他们的创业追求、创造精神、创新活动,鼓励和支持他们依托各类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反映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他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争当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成为与党同心同德、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二)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思路创新及路径选择

分别称取0.25、0.50、0.75、1.00、1.25、1.50g某萤石试样(碳酸钙质量分数约为0.75%),按实验方法1.3.2操作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见图1。

适应新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要求,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必须改变单一的依托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开展工作的传统体制模式,调整思路、注重实效,探索形成多元化的工作途径;必须整合资源、构筑平台,探索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态势;必须创新载体、延伸手臂,探索形成立体化的工作网络。

第一,依托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发挥其在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各项统战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统战部门要找准党的基层工作与新社会组织主体业务工作间的结合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实现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目标任务。

第二,以统战工作部门为主要工作依托,延伸和拓展统战团体的工作手臂和联系交友面,充分发挥各类统战团体对相同领域、相同性质、相同类别的新社会组织工作的辐射、指导和归属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各地统战部门适应“两新”组织的发展态势,探索成立了“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工作协会”等一批新社会组织,已成为统战工作社会化的重要抓手。传统的统战社团和统战组织也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动对同领域、同性质、同类别的一些新社会组织通过广泛联系、交友沟通、团结帮助、服务引导,构建起新的统战工作渠道。

第三,重视支持各人民团体在联系、宣传、服务、教育群众中的统战功能,发挥他们各自对界别性、行业性、专业性、学术性新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联系、沟通、团结、帮助、引导和维权作用。我国传统的十大人民团体按其章程规定,都是党和政府联系相关界别人士、相关专业和行业人士的桥梁和纽带,都具有相应的统战功能,肩负着对各自成员和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帮助、引导、服务和维权等诸多功能。在开展新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中,要继续发挥各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

第四,在一些暂无条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新社会组织中,统战部门要协同组织部门和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 (或挂靠部门)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的秘书长、秘书处或专职人员中,物色合适人选,聘任为党建联络员和统战联络员,要以制度或契约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和联系方式,并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鉴于网络已成为新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以及虚拟网络社团应运而生的新情况,统战部门要在网站上适时开设有关网页和窗口,及时宣传报道有关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政策和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机制建设和制度供给

各类新社会组织千差万别,开展统战工作切忌一般化号召、一种方式推进,关键要因地制宜、因组织制宜,通过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靠创新工作机制来促进统战工作的有序开展,靠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保证统战工作的规范运行。

第一,在省、市、县三级统战工作层面上,要建立和健全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建立由党委统战部牵头协调,党委的相关部门和政府的登记管理部门、业务指导 (挂靠)单位以及相关人民团体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制度化的规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任务和要求,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多向互动的工作态势,以利于形成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合力。统战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定期通报交流信息,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新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和各业务主管 (挂靠)单位要积极发挥管理和督导职能;要充分发挥参加联席会议的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二,在各县、区、街道、社区工作层面上,要在实践探索中因地制宜地建立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沟通、走访、交友机制;联谊和服务机制;信息交流和诉求反馈机制;培养培训和考察评价机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机制;表彰奖励机制;政治安排机制等。依靠创新的机制来运作,既可以规范化推进工作,又便于检查考核工作成效,使基层统战工作忙而不乱、活而有序。

第三,建立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保障机制。首先,各级统战部门乃至乡镇、社区基层单位都必须明确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做事、有组织办事。其次,在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的工作中,保证统战工作任务要列入党的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之中,与党的其他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考核。再次,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相关资源的分配与工作格局中,必须保证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场地和工作人员,重视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加强工作目标、工作制度的制定,对长期坚持在基层第一线的党的干部、统战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并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领导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张秀红

D613

A

1002-0519(2011)02-0042-05

2011-02-16

课题组成员:戴镇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顾问,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张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江苏研究基地秘书长,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王振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岳少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任世红,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成员工作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