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2011-02-18 10:39杨忠泰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12期
关键词:学术评价研究

杨忠泰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 宝鸡 721013)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杨忠泰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 宝鸡 721013)

应按照事物同类可比原则,针对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等不同类型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在研究内容与性质、目的与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赋予各类科研工作不同的评价内涵和要求,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分类、分学科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并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

1 引言

高校科研评价是对研究过程及其目标进行判断的过程。其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变量、多目标等的复杂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定量或定性评价的方法。科研计量评价源于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的科学计量学和科学引文分析,现已形成了包括SCI、EI、SSCI、ISTP等较为完善的引证检索系统。它以论文引证分析为基础,因其具有简化标准体系、提高效率、可计算、可比较、便于操作等优点,在欧美国家的科研评价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受到普遍重视。但又由于其固有的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学科差异等局限,近年来受到欧美教育界的诘难。于是,不少学者对传统科学计量方法进行了细化和修正,如美国物理学家Hirsch提出一个评价科技人员个人绩效的新指标——H指数[1]。H指数同时反映论文数和引用两种情况,能较好地适应于反映某一学科如物理学的学术水平,但由于其固有的学科特点,H指数在比较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科研绩效方面尚有很大的局限[2]。另一方面,由于科学计量评价方法本身的不完善和欧美学术界对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字指标来评价个人科研水平存在天然抵触心理,定性的同行评价则被广泛使用。如英国大学科研评价(RAE)主管表示在2001年学术评价后96%的研究人员更感兴趣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科研评价[3]。

在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化完善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际指导。但在以往研究中,尚未有人考虑高校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等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特点,建立高校科研分类、分学科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和制度、机制保障体系,致使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普遍推行的不分类型、不分学科统一量化处理“一刀切”的评价尺度,不仅远未达到高校科研评价应有的考核、激励约束目标,而且引发诸多严重问题和矛盾。

2 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及其弊端和问题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经历了行政评价、同行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等四个阶段[4]。目前,普遍借鉴国外科研评价经验,采用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评价方法[5]。这种科研评价方法具有4个特点。①综合性。高校教师承担与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形式多样复杂,既有主持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的科研纵向项目和承担企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横向项目,还有作为研究成果发表、出版于不同级别的研究论文、著作、研究咨询报告及申请、受理的不同类型的专利,也有获得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的科研奖励等等,对这些因素都要加以综合考虑,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②量化性。对各项科研活动和成果能量化的尽量予以量化,科研项目依级别高低、资助经费多少来度量,科研成果论文、专著按级别、字数多少和引用频次来计算,赋予不同的分值。③虚拟性。为便于计算操作,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科研活动,均引以虚拟的折算当量,折算成计量单位一致的评价值。④利益诱导性。对政府与高校来讲,这种科研评价排名与学校的整体排名、声望和生源的多少、质量紧密相关,也与高校的升格更名,硕、博士点的获取紧密相关;对教师而言,这种评价所得的分值与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奖励和津贴发放等等直接挂钩。这种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从高水平论文角度对从事自然科学高水平基础研究人员科研评价的计量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客观公正的特点。但由于它被我国简单套用,无限扩大,用来作为评价考核内容和性质具有很大差异的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科研的“一把尺子”,在现实中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严重背离科学研究求真创新这一灵魂,引发相当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科学研究是一项以艰苦探索为基本特征的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并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员,必须具有和操守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为其提出的应具备的精神气质或行业规范[6],即具有甘于寂寞,勇于探索,乐于奉献,不为金钱利益、官位所动,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境界,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否则,把科学研究成果当成向社会政府获取名利的手段和“敲门砖”,整日为名利所思、所累,就难以静下心来,进入科学研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如痴如迷,排除杂念的“状态”。而我国高校目前这种评价和利益导向机制,不仅将复杂多样的精神创新活动简单化为将教师发表获取的论文、项目、奖项等按数量、级别、层次等加减乘除运算,而且赋予其过多、过高的功能。一篇SCI论文动辄奖励上万元并与官位和各种荣誉挂钩。不仅把科学精神生产劳动当作物质生产如同工人做工一样来评价管理 (只要工人去做工,就会出产品;只要给鸡喂食,鸡就会下蛋);而且把科学研究尤其是纯基础研究这种高风险、95%都是失败的活动当作一般物质生产劳动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且评价考核周期太短,一般仅为1~2年。在这种情形之下,必然催生广大教师的浮躁心态,选择一些风险小的“短、平、快”项目和跟踪性甚至重复性研究,致使我国近年来论文数量急剧增长,成为论文产出大国,但真正原创性成果却很少。

其次,挫伤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科研评价统一采用论文、著作和科研项目等源生性指标作为统一标准,并以虚拟的折算当量将其统一进行量化评价,这种忽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开发研究)和技术转移等不同阶段差异性、多样性和异质不可比性的做法,明显存在着削足适履、禁锢个性的弊端。如在综合性大学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科研评价中,都很看重SCI、EI、ISTP等论文及其引用情况,被引次数、成果转化价值等具有理工色彩的指标评价,以此来要求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显然有失公平;只将论文、著作或专利作为评价的成果,赋予相应的分值和津贴,而对同样是研究成果并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且有重要作用的诸如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则不予考虑或赋予较低分值,如对举办一场高水平的画展不算研究成果,而对画展评论的论文则是成果,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严重挫伤了这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三,催生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败坏学术风气。各学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学校的排名和争取更多的科研资源,将这种不合理的评价考核方式不仅作为一种激励性政策,而且已成为一种约束性要求,即所谓激励与约束双驱动机制。教师职称的晋升、岗位聘任和研究生硕、博士学位的获取等等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考核,都规定必须在各校自己规定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不予聘任或毕业。一些学术自律不强的教师为了岗位,研究生为了学位,便铤而走险,窜改数据、拼凑抄袭论文、一稿多发等违犯学术基本道德规范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学术期刊也为了满足学术界求数量、求速度,在收取高额版面费、加快费等各种费用的同时,将双月刊变为月刊,月刊则变为半月刊、旬刊,页码不断加厚,所刊登论文的学术水准大为降低,相当一部分文章为毫无意义的文字堆砌和拼凑。这种风气不仅严重侵蚀了大学科技创新的机体,而且玷污了本来令人敬畏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败坏了学术风气,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 高校科研评分类评价的理论依据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最基本的依据在于同类事物具有同质和可比性的属性,而不同事物则不存在可比性。因此,科学研究的评价必须坚持同类可比原则。高校科研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开发研究)三种性质不同的类型,还存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具有较大差异的学科门类。

科学研究开发活动作为人类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和连续过程,一般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在社会科学领域,试验发展是指把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进行检验和评估实施示范项目)的过程。人文科学领域除了个别学科的特定领域如艺术学的乐器方向等外,一般来说没有对应的试验发展活动[7]。

上述不同的研究开发活动,虽然作为一个上下游链接的有机整体,有其内在联系,但也存在着诸多显著的差异。

首先,研究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研究回答客观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要求有所发现,并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任务相对单纯,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少;应用研究尤其是试验发展,则是以工程应用为目标,寻求新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解决“怎么样”、“做什么”的问题;要求有所发现或创新,它的成功与否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环境、地域、社会、经济、法律乃至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等等。

其次,风险性和计划性的大小不同。基础研究是高度探索性的创造活动,没有固定的路线和程式可循,而是一个不断摸索、开拓、变动和失败与偶然机遇相并的过程,其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一般仅为5%~10%,失败则是很正常的。相对来讲,应用研究由于是在基础研究基础上,理论原理已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成功率就要高得多,达50%~60%;试验发展的风险最小,其成功率达80%~90%以上[8]。因此,基础研究没有严格的计划和具体目标要求,要给研究人员较大的自由度;而应用研究尤其是试验发展则可在一定计划指导下进行。

其三,所需经费的多少不同。一般来讲,基础研究主要靠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推理和思考,进行理论论证和阐述,而应用研究特别是试验发展,除了要解决原理性即可行性问题外,还需要专门的设备、材料和特殊的条件等,所需经费要多得多,即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的科技创新的上、中、下游链条中,越往后期花钱越多,三者大体比例为1∶10∶100。因此,在现实中,从事应用和发展研究者比基础研究人员获得的经费往往多很多。

其四,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基础研究者除了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活跃的抽象和理性思维、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并勤于思考和推理外还要有甘于寂寞、不为名利所诱惑默默无闻做学问的心境。而应用和发展研究人才除了要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综合能力,灵通的信息来源,丰富的实践经验,顽强的攻关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

其五,评价标准和管理原则要求不同。基础研究主要靠科学家的理性抽象和直觉思维进行阐述和论证,要求具有学术意义,进行真理性评价,而不能要求一定要应用到实际中去或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立见成效,不能说有用的东西就是正确的;而应用特别是试验发展主要是技术专家在基础和应用研究基础上,围绕生产建设和生活实际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革新改造或总结提高,以求新的技术构想、设计、方案或措施等,要求要能付诸实施,并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可以说更有效的方法或设计就是好的技术知识。这就要求科研管理对基础研究,必须尊重科学家的意见,允许科学研究人员的自由探索和非共识性研究,要给予他们相当大的自由度和足够的时间及宽松的环境,不能在短期内下达硬性指标任务;但对应用特别是试验发展,则要尊重集体的意见,支持和要求参加集体活动,可给其下达一定的硬性指标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科学研究除了上述主要针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即通常讲的理工科)不同类型的差异外,还存在着学科门类的重大差异。科学还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即通常讲的文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门类相比较,人文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学科构成的复杂性、多元性、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间接性、滞后性,成果的多样性,引文的长周期性等显明特征[9],从而使人文社会科学考核评价更加复杂,统一量化更加困难。而我国目前高校推行的科研评价统一采用源自于西方,主要适宜于高水平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不仅严重背离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和要求,而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处于很不利的地位,造成高校内部理工科和文科严重不平衡,挫伤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4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的构想

4.1 建立健全分类评价的制度、机制保障体系

与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推行的以科研业绩点和科研工作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相比,实施分类、分学科评价其实质是一种更接近科学研究真谛和学术本性的学术活动,其有效实施必须首先要有一个保障学术权力执行和评价主体相对独立的机构和制度安排。

首先,建立健全类似于英国大学科研评价(RAE)相对独立的各级大学科研评价管理和专业机构。一是建立国家级和省市级高校专业性的科研评价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宏观管理和调控各级各类科研成果(项目)评价工作,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学术共同体专家制定评价的相关制度、政策、程序和相对统一规范的国家标准体系等。但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为高校科研评价提供必要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而不能主导和直接参与具体评价,其评价活动和裁决权由高校学术同行专家集体评价决定。二是依托社会中介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培育建立第三方高校学术评价机构,确保高校科研评价的相对独立性和公正性。三是各高校要切实落实政学分开和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教授治学精神,除根据国家政策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本校科研评价管理机构外,建立专门独立的学校科研评价委员会,并下设针对科研不同类型、不同大类学科的同行专家小组。根据评价目的需要,专家构成除校内同行专家外,还要广泛吸收校外政、产、研专家,尤其是一流大学还要引进国际一流同行专家,建立评价专家库。

其次,制定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管理制度体系。同样的评价方法,如更适合分类评价的同行专家评价之所以在欧美发达国家运用效果较好,而在我国却难以很好执行,弊端丛生,其重要原因在于国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完善、严格,学术共同体素质较高,学术环境较好。因此,应进一步制定完善规范严格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体系。一是制定评价专家遴选制、评价程序,并形成文字性的回避、信誉、监督、公示、反馈、申诉等各项具体制度。二是实行科研评价学术问责制,包括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学术问责制,对信誉不好尤其是严重违犯评价规范要求的评价专家,评价对象严重违犯学术道德、弄虚作假者,要严肃处理并定期公布处理结果。对有意未能按期完成科研任务或造成研究经费等其他损失时,给予必要的惩戒,终止、追缴或暂停项目经费,暂缓成果申报、暂停职称评聘,撤销各种荣誉称号等。三是以实际行动重建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包括加强教师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完善学术道德评价考核机制等,将学术道德表现与其担任科研评价专家和科研申报、职称晋升等挂钩,营造高校良好的学术和评价环境。

4.2 建立健全分类、分学科差异化的评价体系

根据事物同类可比原则,按照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要求,可将高校教师科学研究大体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转移、技术服务等三种基本类型,赋予各种类型科学研究工作不同的评价考核内涵和要求,建立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周期等差异化的评价体系。

(1)基础研究评价。

对从事这类研究教师的科研评价,应以学术创新为导向,主要以其在科学上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等原创性成果为评价内容,其评价指标体系除采用替代法对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的承担各级各类重要研究项目数和经费数、发表的代表性高水平论著数及其期刊影响因子,引用、转载频次,成果获奖层次等进行量化总分(由于学科差异较大,不同学科采用适合本学科的量化指标)进行量化形式性评价外,再在此基础上,增设“创新性”指标并加大其权重,由同行专家进行实质性评价。具体来讲,先对被评价人员的研究成果的形式性指标进行量化总分,将其作为同行专家实质性评价的基础和参考;再先由小同行专家(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专家)仔细阅读评价内容的论著等,判断其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程度,给出创新性评价;然后由足够数量的大同行专家(研究领域相近或相关的专家)进行复审、归总和学科平衡,给出评价结论,以避免小同行专家评价过程中的非学术性因素和学科间的不平衡。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基础研究的根本目标在于其原创性,所以,“创新性”指标权重必须足够大并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基础研究过程和目标很难“计划”,因此,对其研究成果(项目)应增设“计划外”新发现评价指标,给予高度重视。并且为确保“创新导向”的落实,同行专家构成中要有针对性地减少年高望重、相对保守专家占评价专家的比例,增加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中青年专家人数。

其次,增设失败后评价和“非共识”评价。对于承担具有相当难度的“长线”课题,经长期研究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只要具有证明其勤勉工作的原始记录材料,经科研管理部门遴选若干同行专家根据研究者提交的允许失败申请报告 (内容包括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过程及数据,失败原因分析等),结合项目合同设计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与评估并进行独立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两相一致则同意申请者允许科研失败,给出肯定评价,给予相应报酬,反之,则不予通过。同时,改变“一遇风险,一票否决”的做法,重视“非共识”研究项目的存在,给予多次“试错”机会,形成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评价氛围。

其三,实施长周期动态多次评价制度。基础研究一般难以在短期完成并显示出全部学术和社会价值。因此,应给予其研究周期一定的弹性,并进行长周期动态评价。如对学术成果奖励实行延迟评价制度,在学术成果发表5~10年以后,待其经受时间的洗礼,充分显示其学术价值后再参与评选和实施奖励。而对重要基础研究项目,为鼓励持续进行重大原始创新,可建立项目多次评价制度,不仅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评出“特优”、“优”、“良”、“中”、“差”等级,而且经延续研究后,给予研究人员申请二次评价机会,更改评价结果,以鼓励其放远目标,从容研究。而对基础研究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一般人员评价周期可为4~6年;对特别优秀拔尖人才,如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其评价周期应更长,为10年左右,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终身教授制度。

(2)应用开发研究评价。

为克服高校科研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痼疾,激励成果应用转化,对从事这类研究教师科研的评价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技术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创新和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产出,以及潜在和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建立评价标准。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应用开发研究除采用替代法对所承担各级各类纵向、横向课题数和经费数、发表高层次的论文、著作及引用、转载频次、发明专利数,研制的新产品,设计的新方案、新工艺等形式性指标量化外,还主要包括成果应用获取的直接经济效益实质性指标;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评价指标除采用替代法对所承担的各级各类纵向、横向课题数和经费数,发表高层次的论文、著作及引用转载频次,调研咨询报告等形式性指标量化外,还主要包括政策建言等被政府、企业采纳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思想、观点等对社会、公众影响产生的社会效益等实质性指标。先对形式性指标量化总和,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和参考,再由评价主体根据技术水平高低,尤其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小作出最终评价。

同基础研究评价相比较,首先,与基础研究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同行专家定性评价为主不同,应用开发研究评价方法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最终要以成果的实际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数量大小来决定。当然,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应用成果价值实现形式的多元化,不仅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产生无形的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大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价值往往很难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衡量。因而不能仅以是否具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为标尺来评价。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

其次,与基础研究主要进行同行专业评价不同,应用开发研究评价则要把专业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其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主体除同行专家外,还要有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政府管理人员、政府、企业用户、投资者以及财会、审计人员等,形成多元主体集体评价机制。人文社会科学还要吸收普通民众进行其成果社会影响评价,将其解决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实际问题和公众的认知、接受及影响因素等考虑进去,如公众媒体的报道、转载等。像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就主要采取社会实验方式进行,即把研究成果得到的理论、方针、政策、计划放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检验[10]。

其三,与基础研究评价周期较长、柔性较大不同,应用开发研究评价周期较短,一般为2~3年,刚性较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应用开发研究中,对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技术开发项目任务的评价,应按照体现国家利益原则进行评价,其评价主体应坚持政府导向,由政府和学校在充分吸收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发挥政府和学校管理部门在评价考核中的主导作用。

(3)技术转移、技术服务工作的评价。

高校科技研究开发工作本身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转化、转移、技术服务等上、中、下游链接的科技创新长链。因此,也要对其下游的技术转化、转移、技术服务(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从事社会咨询、中介服务与人才培训)等知识服务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纳入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考核的范畴。但与高校上、中游科研活动评价考核不同,为确保高校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促使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对这部分科研工作的评价考核,则应坚持市场导向和利益原则,主要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评价内容,制定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由市场和企业及服务机构按照所贡献经济效益数量大小进行定量短期评价。其收入主要从为其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获取。

4.3 适度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科学研究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是推动高校科研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目前我国高校绝大部分教师尚未能达到把科研当作人生的第一需求和最大乐趣境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赋予科研评价考核太多太强的物质、精神利益的激励和不恰当的约束要求,会催生科研人员物质利益欲望的膨胀和过多、过高声望的追求而难以潜心研究。因此,在建立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同时,一定要淡化科研评价激励约束功能,赋予其恰当的职能。一方面,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总体收入和基本稳定性收入水平,形成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任何评价考核都有局限性,过强的评价考核并赋予其太多的功能,会使评价激励功利性的局限性得到放大,从而影响和挫伤一部分特别是具有获取重大科技创新潜质的青年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甚至将其引入歧途;而“对那些有相当建树并形成研究惯性的教授来讲,评价考核反而会影响研究的自主性和主动性”[11]。

[1]Hir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tied States of America,102(46):16569-16572.

[2]王炼.科学计量学应用科研人员绩效评价的挑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65-168.

[3]Ball P..Index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J].Nature,436(7053):900.

[4]强国春.借鉴国际科研评价方法,构建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价,2010,(1):23-26.

[5]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4):61-64.

[6]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5,Ⅵ.

[7]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53.

[8]许庆瑞.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9]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71.

[10]吴建华,邱均平.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之国际比较研究[J].评价与管理,2008,(1):28-33.

[11]杨卫.与世界一流差距最大的是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1-01-06.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Classif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Yang Zhongta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13,China)

This paper apples the evalution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anlayz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y.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robus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university,establish the institution ensuring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and creat looser environme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university;scientific research;evaluation of classification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0E169),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KRM10),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教技201110)。

2011-05-31

杨忠泰(1959-),男,陕西礼泉人,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G31

A

(责任编辑 迟凤玲)

猜你喜欢
学术评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