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临床分析

2011-02-11 02:55:57袁小丽刘寒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8期
关键词:依赖型人格障碍本例

袁小丽 张 晶 刘寒秋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9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父母均为工人,家庭生活温馨,因为她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因而备受宠爱。上大学前,她的一切事宜均由父母料理,从不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鞋袜也不用自己洗。上大学后,非常想家,对大学生活极不适应,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以下是她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叙述:我真不该来这里上大学,我现在连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我日日夜夜都在想家,晚上上床,想到睡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很难入睡。梦中经常梦到的都是爸爸、妈妈,我也知道是梦,就不愿醒过来,但是总是要醒来的呵!醒来一睁眼就心烦、心酸,真不想起床,不想吃早饭,也不想服从校规去做早操,但又怕身体垮了父母着急,便强迫自己起床锻炼、吃饭。在校园里散步,听见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之类的歌词就要哭,一边走一边哭,走回寝室时,已哭成了泪人。在校园、在大街上,到处听见的都是本地人的口音,深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到异地的游子,我真是孤独极了。周末,看见本地同学纷纷回家,更是伤心得心口剧痛,我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在下降,又怕自己被淘汰遭到别人笑话,看不进书,却不能不看。入学后,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有时还打电话,把一些生活费都省下来用在给家里通信和打电话上了。我现在觉得自己几乎要崩溃了,全靠父母和家乡亲友的150多封来信,才使我能强打精神坚持着。

2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形成的诊断

本例患者的这种情形,已经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障碍,根据心理学知识和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对本例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属于“依赖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一般为[1]:

2.1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症状:①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②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当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③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2.2 严重标准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2.3 病程标准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持续2年。

2.4 排除标准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①偏执型人格障碍;②分裂型人格障碍;③反社会型人格障碍;④冲动型人格障碍;⑤癔症型人格障碍;⑥强迫型人格障碍;⑦焦虑型人格障碍;⑧依赖型人格障碍;⑨其他人格障碍;⑩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3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特征

多见于女性,特征是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感到自己孤独无助和笨拙,情愿把自己置于从属的地位,一切悉听他人决定。一切需要依赖父母本案中的本例患者女孩的状况,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即本例患者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年龄、文化等明显偏离、情感异常偏离、控制冲动异常偏离。其特殊状况的异常偏离,使她感到痛苦。从她的自述中,可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4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应对策略(治疗方法)

儿童在发育期表现出一定依赖性是正常的,孩子越小,对成人的依赖就越多,但这种依赖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儿童独立性的不断成长而逐渐减少。儿童期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儿童独立性的培养,部分女孩症状可能长期存在,成人后依赖现象依然很严重[1]。对已有过分依赖性的儿童,要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教育和心理治疗。除逐步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成人的教育态度以外,可以经常选择一些合适的,能增强自立性、独立性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他们若能独立完成则给予奖励。成人要尽量培养儿童的独立性[2]。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4.1 习惯矫正法

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3]。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的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作决定的。可以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三等,每周一小结。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可以采取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同学随意邀请陪她逛街中感受到她渴望你陪伴,最初你可能有讨好和应付的感觉,你如果主动提议一同去逛街或去游玩,就证明你的自主意识已大为强化了。依赖型人格障碍的重要特征是,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那个人[4]。

4.2 重建自信法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感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第二步,重建勇气[5],可以选择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5 本例患者目前的情况

通过在博客中与她在线聊天的方式,采用以上治疗的措施对她进行心理治疗,一个多月来,她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对未来建立了信心,明确了独立生活是她将必需面对的,渐渐消除了对过往生活的留恋和对父母的依赖,与同学能和谐相处,除了学习之外,还经常能和同学一起去游玩,精力充沛。已基本上走出了孤独、无助的精神状态。

[1]易法建,冯正道.心理医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2-14.

[2]汤世明.解读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J].中国社区医师,2008,23(4):40.

[3]吕淑云.如何矫正依赖型人格[J].医药保健杂志,2009,11(3):11-13.

[4]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81-182.

[5]马志国.如何矫正依赖型人格[J].求医问药,2009,12(2):49-50.

猜你喜欢
依赖型人格障碍本例
是不是太自恋,一测便知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Fe/α-酮戊二酸依赖型卤化酶在绿色卤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2022年3期)2022-07-15 11:51:26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心电与循环(2021年4期)2021-11-29 02:41:56
《思考心电图之169》答案
心电与循环(2020年3期)2020-06-18 13:43:12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智慧健康(2019年27期)2019-01-29 19:43:55
Effect of in ovo zinc injection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tissue zinc contents, antioxidation,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s of broiler breeder eggs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进展
双跳-扩散过程下时间依赖型的脆弱期权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