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耿 邓书芬
(中国人民解放军44医院外一科,贵州 贵阳 550006)
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静脉输液时药物通过输液装置直接进入患者的循环系统,任何环节未按常规进行或处理不当,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创伤或引发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人们对于输液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液体中存在着的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这些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热源样反应、血管栓塞、造成肺肉芽肿、静脉炎等,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性命。
1.1 病例1:男性患者,47岁,因椎间盘突出住进贵州某县医院,入院后进行输液疗法。当液体输入约30min,患者感全身发冷,寒战。护士将液体滴数调慢,患者自觉症状未缓解,停止输液。后因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后继续输液直至液体输完。3h后患者感头痛、心慌、胸闷,气促,立即给予吸氧等措施,患者症状仍未缓解,继而出现唇甲紫绀、呼吸困难等症于当天夜间死亡。尸检发现:肾、肝、肺组织肉芽肿形成,造成循环障碍。死亡原因为脑水肿、呼吸衰竭。经医学鉴定:是由于输液微粒反应所致死亡。
1.2 病例2:女性患者,58岁,因急性胃肠炎在门诊输液治疗,输注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当液体输完10min左右,患者感全身发冷,寒战,测体温38.3℃,确诊为输液微粒反应。后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次日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2.1 不溶性微粒是制一些外来的、非溶性的、直径在50μm以下的、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杂质。实验证明不论是原液还是因输液操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药液中的粒径微粒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10μm以下的微粒占输液中微粒总数的98%以上,而>10μm以上的微粒仅占1.6%[1]。
2.2 输液微粒的来源液体存放过久、输液用具不洁净、输液环境不洁净、药液生产工艺不完善、添加药物的量过大。病例1的患者输入的液体,250ml盐水中应只加2支药液,可当时加入5支,造成溶解不完全。
2.3 液体中的pH值对溶剂的影响比较大,可以造成药液的溶解不完全,同时液体中的pH值的影响会产生新的微粒;再者由于溶媒的改变,药物分子和葡萄糖分子相互吸附作用,也会有新的微粒产生。
2.4 在输液过程中,常常在液体中直接加入药物,根据相关资料证明:一次添加的药物品种越多,产生的微粒也就越多;添加的顺序不同,产生的微粒数也不同。加药后肉眼可见异物污染绿大大增加,可以高达67.2%[1]。
①大量的微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热源样反应,病例2的患者就是典型的此类反应。同时微粒可产生抗原作用,诱发过敏反应等。②药物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微粒,而经静脉进入人体的较大微粒可以造成毛细血管的堵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发生水肿。据Garvan和Gunner在尸检中发现:常输液的患者肺标本中有5000个肉芽种,他们确认患者肺微小梗死是输液中的微粒所致的血栓形成的结果。因此当微粒侵入组织内时,在吞噬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包围下可形成肉芽种,从而引起肺、脑、肾等部位的供血不足,造成循环障碍。病例1就是由于脑血管栓塞引起脑水肿死亡。
随着人们对输液微粒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药液中存在的微粒来源是多方面的,仅从护士的角度进行探讨。①合理用药。在配制液体时,尤其是两种以上药物配制时,护士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配制后应检查药液的透明度、是否有沉淀、变色。②护士在配制液体时一定要注意按常规进行操作,包括配制前的检查(药瓶的完好、药液的清晰透明无浑浊、变色和沉淀);配制液体时一定要注意溶媒的温度,当室温过低时(特别在冬天),配制药液一定要充分振荡,等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给患者使用。③加强责任心,把好药物配制关。护士要学会看药物说明书,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溶媒性质,按照正确的溶媒、配制方法进行配制。同时应提醒医生一组溶媒最好只配一种药物。④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是预防和减少静脉微粒的最好途径。它可以净化空气,同时在配制的过程中,减少了护士的走动,减少空气中微粒的污染。
4.1 药液中的微粒来源是多方面的,反应与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溶媒的pH值、药物放置时间、配制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4.2 护士是医嘱最终的执行者,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章程进行操作,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及时发现输液微粒反应,及时进行处理。
4.3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可以很好的预防和减少静脉微粒的产生,有条件的医院都应该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
[1]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