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梅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四川 成都 610400)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占活产新生儿的0.5%,占新生儿尸解的5%~35%。全世界每年有200万儿童死于新生儿肺炎[1]。早期预防并发现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有利于开展优生优育,是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质量,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12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新生儿患儿484例,其中新生儿肺炎患儿152例,31.4%。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其中男婴88例,57.9%;女婴64例,42.1%。年龄0~27d。
1.2 新生儿肺炎管理对策
1.2.1 通过孕期保健、孕妇学校等形式宣传和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加强孕期保健及高危孕产妇管理,孕妇做好自我监护,建立照顾好孩子的信心。
1.2.2 高危新生儿的管理。每1例新生儿出生都有1名儿科医师协助接生,发现有窒息、羊水Ⅲ度粪染、低体质量儿、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即转入新生儿室监护治疗,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本组中有56例(36.8%)新生儿肺炎患儿是高危新生儿。
1.2.3 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管理。儿科医师和护士共同管理母婴同室区的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加强日常护理,保持母婴同室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2]。注意保暖,做好脐部、臀部等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本组中有3例(2.0%)新生儿肺炎患儿是由母婴同室区发现的新生儿。
1.2.4 做好出院新生儿的卫生宣教和访视。重点指导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面色、体温、吃奶情况,增强防范意识。并在儿科住院部设有热线电话,出院时告知家属。加强出院新生儿的访视,新生儿出院7d由儿科医师进行电话回访一次,15d由儿科医师上门访视一次,如果家属在家中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随时咨询。本组中有93例(61.2%)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出院访视、电话咨询或由家属自己发现异常后由门诊收治。
1.2.5 加强新生儿肺炎的监护和治疗:加强护理及重症监护,注意保暖,保持适中温度,使患儿皮温达36.5℃,环境湿度在50%以上。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确保呼吸道通畅;供氧,加强呼吸管理,供氧使PaO2维持在6.65~10.7kPa(50~80mmHg)不高于16.0kPa(120mmHg),以防氧中毒。氧需先加温至31~33℃经过湿化后供给,一般用头罩供氧;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动;抗病原体治疗原则上选用敏感药物。静脉给药效果较佳,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供给足够营养及体液,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防止呕吐后误吸。供给热量不足,可静脉补充,输液勿过多过快以防心力衰竭、肺水肿。在通气功能改善后给适量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对症治疗脓气胸,立即抽气排脓。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时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确执行医嘱,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
本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好转治愈率100%,无1例心力衰竭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在新生儿的管理中,应着重加强高危新生儿的管理,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面色、哭声、前囟及肌张力、吃奶情况、大小便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应重点指导母乳喂养,加强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每天早晨新生儿沐浴时由儿科医师全程陪同,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新生儿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和指导,高危新生儿应做好重点宣教和服务,指导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和抚触,适当户外活动。沐浴时注意保暖,注意环境温度和水温的调节,关闭门窗防止空气对流,动作要迅速不要暴露时间过长,沐浴后也要注意保暖。注意环境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包被,包被应及时清洗更换,予柔软舒适的纯棉制品。注意孩子体位,头应偏向一侧。尽量减少亲属的探视,亲属中有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应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母亲若患呼吸道疾病时应戴口罩进行哺乳,喂奶时要防止新生儿呛奶。做好新生儿脐部、臀部、眼、耳口、鼻的护理,若为人工喂养应做好奶瓶的消毒,奶汁应现配现用,防止其变质等。以上护理措施有利于早期预防和发现新生儿肺炎和其他的一些疾病的发生。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35-443.
[2]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