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雷 李学民 杨晓峰 李爱芳 杨文清 范增林 陈继理 张云杰
(河北省磁县医院 河北磁县 0565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组织破损,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内经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河北省磁县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反流性食管炎在食管癌高发区也是常见病。现将我院2007年2~6月在食管癌普查中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在食管癌高发区的诊断价值。
2007年2~6月,我院应用Olympus GIFXQ-160电子胃镜,对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3个自然村的1349名居民进行了普查,共检出反流性食管炎92例,占6.82%。
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A级:粘膜破损局限于粘膜皱襞上,且长度≤0.5cm;B级:粘膜破损局限于粘膜皱襞上,其中至少1个>0.5cm;C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粘膜破损相互融合,至少侵犯食管周径的75%以上。
在对1349名居民进行食管癌普查中,我院胃镜检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92例,检出率为6.82%,92例反流性食管炎中男性74例,女性18例,男∶女=4.11∶1,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2.73±8.26)岁。
在西方国家,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很高,普通人群约为14%~16%,被认为是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的重要因素,后者与食管腺癌发生有关[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67%~2%[2~3]。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县的自然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82%,这与河南食管癌高发区自然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6%相近[4]。这些结果提示,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较常见,且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地区。
食管下段括约肌抗反流功能的失调,幽门括约肌的关闭不全,食管粘膜的防御功能差等因素,均可使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的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导致食管上皮细胞增生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能为上皮进一步癌变提供了一种适宜的微环境。在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如此之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发生是否有关,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1]Fujimoto K.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Japan[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Suppl 8):5.
[2]王芳.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出率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5)9:67.
[3]潘国宗,许国铭,郭慧平,等.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23.
[4]郐大余,刘宾,冯常炜,等.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病情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4l):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