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杰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 吉林桦甸 132400)
近些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逐年增多,占心血管病死亡中的20%左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起病急促,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本文通过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认为心理情绪的好坏,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维持治疗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现分析总结如下。
所有病人均为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的住院病人,平均年龄60.8岁。其中男性24例,占63.16%;女性14例,占36.84%。心电图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28例患者有心绞痛病史,占73.68%;1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占31.58%;死亡12例。
对38例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家属交谈的方法详细记录患者的心态情况,病情中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在护理的同时,加以记录。入院时神志欠清醒者,采取家属交谈、询问,病人清醒后,病史询问及回顾了解病人的心理情绪变化。
由于家庭、社会环境及文化程度、发病方式的不同,病人心理情绪有所不同,并且随着病程的转变有所转变,总结起来主要有:(1)恐惧、焦虑;(2)敏感、紧张、猜疑;(3)悲观消极;(4)激情兴奋;(5)麻木、随心所欲,如表1所示。病程的初期,病人表现极为恐惧、焦虑、敏感、猜疑、悲观、消极者居多,病情严重者,患者有濒死感。随着病情的好转,部分病人表现有如释所重、心情兴奋、易激动。另有少数病人,性格怪异,认为生命无所谓,喜怒无常。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生在老年病人身上,起病大多急促,因此在心理活动除有上述的心理波动外,还揉和了一些老年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针对其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心理护理措施。
(1)心理指导: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剧烈疼痛,监护室各种仪器设备影响,反复抽血检查以及患者担心自己能否康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等)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后表现生物特征主要为高神张力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度增加,全面糖度增高,从而诱发、加重病情,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应同情理解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必须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可能给疾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采取放松疗法措施,如听轻音乐,全身肌肉放松,缓解深呼吸等。(2)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除给以必要的镇静、镇痛剂外,在对病人实施内科护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病人说明目前病情不严重,不要惊慌和恐惧。对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不妨把情绪对他自己疾病的影响告知其本人,以换取病人的治疗配合。(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治疗的实施是通过医患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时刻注意保持手轻、脚轻、动作轻、态度和蔼、面容可亲,多和病人交谈,并不时给病人进行日常护理,使病人感到环境并不陌生,人员可亲,尤如到了自己家一样,从而可以保证病人的心理平衡、情绪稳定,不致于诱发,加重心脏病情。(4)对病人的不安、多疑心理,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采取疏导、暗示、转移的手段,使病人的思想放松。对冠心病的症状有所了解,当心绞痛反复发作时,不会因此而情绪紧张,而加重病情。(5)对病人家属的工作必须深入细致,既要了解病人家属成员对病人诊疗的真正心理状态,又要了解其经济、关系的状况而分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家庭和睦、经济状况好、生活富裕、诊疗迫切的家属,要把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性、情绪的诱发作用告诉患者家属,取得其配合;对家境较为贫困者,告诉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药物治疗上并不需昂贵药物,医护人员会替其尽量减少负担的;而对那些不关心病人,态度蛮横的家属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从情理上帮其解开心上的“死结”,做到至少不能影响住院病人的情绪变化。(6)对康复期患者心理上护理也尤为重要,告知其情绪与心血管的活动十分密切,要防止过分激动,从心理上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处事不惊,对病情的长期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坚持医嘱服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应坚持服药,做好二级预防。目前主要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降血脂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应告知患者药名、用量、目的、结果、长期服用注意事项和主要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自我监测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稳定病情,改善预后的目的。
表1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特征
通过对上述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结果,使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已不再是简单的人性化服务的体现,而是一种日益完善的具有较高技巧和理论的科学,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受神经体液调节和情绪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最好病前医学知识普及,病中及恢复期的心理护理及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