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运动障碍伴视觉异常1例

2011-02-10 16:49张白小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太溪运动障碍风池穴

张白小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1 病情介绍

患儿刘某,女,6岁,住院号:741427。2010年10月13日因“双下肢疼痛伴运动障碍1天”入院。次日行颅脑MRI、腰椎MRI(39000278)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电图(9263)正常,X线(06129051)示双侧股骨、胫腓骨无异常,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无异常。未行特殊治疗,患儿可下地行走,偶有腰酸腿软,严重时不愿下地行走。西医诊断为癔病,家长要求出院。出院后,2010年11月12日又因“双下肢间断运动障碍1月,不能分辨颜色5天”入院。入院时步态正常,语言清晰,不能正确指认简单的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卡片。西医诊断仍为癔病。11月13日行PPVT智力测评(图片词汇测试)无法配合。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脉濡。

2 治疗过程

根据以上症状及舌脉表现,中医辨证为肾元不足、经络失养。取得患儿及家长同意后行针刺治疗。

取穴:双侧风池穴、双侧太溪穴。操作手法:参照针灸大家魏稼的取穴方法[1],患儿俯卧于治疗床上。以30号1寸毫针针刺风池穴时进针至恰当深度后调整针尖方向交叉朝向二目,进针约0.7寸,小幅度捻转补法1 min,不留针,运针过程中患儿自诉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针刺太溪穴用1.5寸毫针沿内踝陷中向昆仑直刺,从天部刺至地部,得气后拇指向前捻转,使患者自觉针下酸、胀、麻,留针10 min,留针期间运针两次。

3 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家长带患儿到公园游玩时即能正确指认颜色。11月14日检查智力配合良好,IQ=93。患儿视觉恢复正常,双下肢运动无明显不适,家长要求出院。随访6个月患儿行走、视觉均无异常,病情无复发。

4 讨论

临床上遇到很多疑难怪病都可以从中医经典著作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本案也不例外。大匠示人以规矩,不示人以巧,古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所有的治疗方法都罗列出来。《素问·解精微论》载:“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厥则无所见”,“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精不溉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补天柱夹颈。”肾乃元气之根,为水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上济心肺,与天柱所属之太阳膀胱为表里,肾之精为瞳子,目之所以不见者,实乃肾精不能上注于目也。《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肾者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滋肝木复灌中土而上济心肺,肾者主液入心化赤而为血,流溢于冲任而为经血之海是也。因此太溪可用治肾虚腰酸腿软、运动障碍、视物异常等证。《通玄指要赋》载:“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太溪穴善调肾中元阴元阳,滋阴壮阳;风池穴为胆经要穴,功可舒达气血、祛风除湿。魏稼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当代著名针灸大家,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导师,1991年国务院批准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结合中医经典及当代针灸大家的经验,针刺风池、太溪4穴,共奏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1次治愈患儿1个多月的怪病。所以作为一名中医,一定要熟读经典著作,广泛阅读名家著述,汲取他人经验为己所用,在临证时方能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1]邱德文,沙凤桐,熊兴平,等.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529-530

猜你喜欢
太溪运动障碍风池穴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温暖手脚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
风池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