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1例

2011-02-10 11:46袁以洋于庆生刘举达彭秀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组方管腔内径

袁以洋,于庆生,刘举达,彭秀山

1.安徽中医学院外科研究生(合肥230031)

2.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31)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2个月余,急性呕血800 mL于2010年10月16日入院。查体:精神差,轻度贫血貌;脾脏肋下4 cm,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血常规:WBC 1.08×109/L,RBC 3.24×1012/L,Hgb 91 g/L,Plt 55×109/L,Hct 27.3%。肝功能Child分级:A级。肝纤四项:HA 686.54 ng/mL,HBSAG 196.6 ng,HBV-DNA 1.17×104/mL。骨髓穿刺:骨髓呈造血细胞增生象。彩色超声:肝脏内部回声增粗增强,肝内血管显示模糊;门静脉内径16 mm;脾脏增大(158 mm×61 mm);脾静脉内径13 mm;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回声,最大液深29 mm。电子胃镜: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入院诊断:慢性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完善术前准备,于2010年11月11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病理:慢性瘀血性脾肿大。术后PLT逐渐升高。第7 d超声:门静脉内径15 mm,其主干管腔内可见长度约5 cm的范围内透声性差,并见絮团状实性回声,胰腺后方的脾静脉管腔内探及26 mm×9 mm大小的实性低回声;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回声,最大液深80 mm。多普勒超声:门静脉主干血流可见明显充盈缺损。提示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大量腹水。

中药治疗:党参15 g,黄芪20 g,生白术20 g,山药20 g,丹参15 g,桃仁15 g,赤芍15 g,茯苓15 g,1剂/d,煎汤300 mL,早晚2次口服。基本治疗以袪聚抗凝溶栓为原则。双嘧达莫25 mg,口服,2次/d。血栓消失后巩固治疗3个月。阿司匹林0.1 g,口服,2次/d。血栓消失后巩固治疗3个月。低分子肝素4 000 IU,皮下注射,2次/d。血栓消失后停药。尿激酶10万U,静滴,1次/d,持续3 d。术后第24 d Plt下降至402×109/L。第24 d超声:胰腺后方脾静脉内径不宽,管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

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主要术式之一,而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为16.7~37.1%[1]。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再次引发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肝功能衰竭、食管胃底静脉破裂、上消化道出血、难以控制的腹水[2],有些患者可以发展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小肠坏死,严重威胁着病人的术后康复和生命。我们不仅较早地注意了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3-4],而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5]。我们的经验是:认识到病人的病机特点是气血亏虚、血瘀,腑实,虚实夹杂,从而确定健脾益气、活血、通里的治疗原则。组方上我们采用李东垣《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组方思想,选择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以健脾益气;活血药物我们采用徐彦纯《玉机微义》桃红四物汤组方思想,选择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药物以养血活血;通里药物我们采用张仲景《伤寒论》承气汤组方思想,选择大黄、枳实、厚朴等药物以泄下通里。本患者采用了该辨证思路和组方思想,并随证加减,取得较满意疗效。

[1]王茂春,李 澍,朱继业,等.门静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69.

[2]冷希圣.加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3):133.

[3]潘晋方,于庆生.Wilson病脾切除主要并发症及其对策[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2):106.

[4]张琦,于庆生.同胞兄弟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1):85.

[5]李华刚,易维真,于庆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后血小板变化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69.

猜你喜欢
组方管腔内径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