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1-02-10 04:35司富春许前磊
中医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中医药学术

司富春,许前磊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及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是学科建设的龙头,在学科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学科建设的层次。学科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目的在于发展学术,促进学术发展依赖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条件。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中医药各学科发展的基础。重点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创新、学术发展,对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和创新,以及中医药基础、临床和应用各科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概况

中医基础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在五十年代成立的中医院校中已设立教研室,讲授《中医学概论》和《内经讲义》课程,到八十年代明确为《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教材。七十年代末开始招生黄帝内经学位点研究生,到九十年代合称为中医基础理论硕士学位点,并且在中医基础肾的研究和活血化瘀研究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近六十年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建设、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汇聚了一大批教学研究队伍,促进了中医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

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从宏观、系统的角度认识关于人体生命、生理、疾病、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的学科。它有以下 4个特点。

2.1 基础性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基础性表现在 3个方面。首先,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于历代医家对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医药的原创性理论;其次,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者的入门课程;最后,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药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提供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根源。

2.2 人文性

医学学科是研究、揭示生命规律的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中医学是将生命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关,具有鲜明的人文科学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密不可分,古代哲学既为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中医学本身的一部分,如“阴阳”、“五行”、“精气”、“气化”、“天人合一”等术语表达运用在中医学当中,在阐释人体生命规律的同时,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文化,指导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人文特性。

2.3 交叉性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了哲学基础、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形成过程中广泛涉猎与吸收如哲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的成就和方法。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利用学科交叉性优势,不断促进学科发展,得到新的认识,提出新的学说,形成新的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又借助于多个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交叉性对于解决复杂性医学问题具有明显优势。

2.4 应用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性表现在理论来源和指导作用与临床应用密不可分。其形成与发展是古今众多医家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归纳总结完善上升为理论,而理论本身又直接指导着临床诊治、针灸应用和药物研发。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必须与中医药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中医理论学科体系,提高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能力。

3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当中,要坚持“继承传统、致力创新、突破一点”的学科建设思想,抓住中医基础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多渠道争取经费、搭建实验和交流平台、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的发展。

3.1 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促进学科科研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从当代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突出优势部分寻找结合点,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结合学科已有的研究基础,凝练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以期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我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凝练出中医基础理论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研究、病因病机学说、藏象学说 3个学术研究方向,以解决中医科技发展中藏象、病机、症候等关键问题,为中医临床医学和药学提供研究和应用基础。

3.2 建立鼓励为主的管理机制,调动学科成员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术队伍中的“领头羊作用”,建立完善以鼓励为主的学科管理机制,调动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科成员从事学科建设的积极性,集中传统文献、经验积累和现代研究的精华,致力于医、教、研的创新,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建设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富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科团队,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使团队精神得到增强,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发挥出人才的群体效应。我院中医基础理论科研创新团队被评为河南省科研创新团队和郑州市科研创新团队,为保持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提供保障。

3.3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学科建设水平提升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强调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也将中医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研究提升到相当重要的高度,为中医基础理论继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首先要在了解中医基础理论起源与发展的背景和脉络的基础上,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梳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各分支学科,科学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再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中医学理论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提高和创新,加强其原创性研究和突破,促进临床各科研究和发展,为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4 构筑实验平台,加强学术交流

实验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大学科实验室、图书信息资料的投入;增加学科办公面积和设施,改善办公条件;改善实验室条件,扩大实验室用房面积,购置必备的仪器设备;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基础条件和实验环境,为学术水平提升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创造基础条件,从而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

加强学科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与国际科研机构进行实质性合作研究,提高重点学科的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加快本学科科研进展,使中医基础理论走向国际科学界。我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通过举办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题学术会议,连续承办三届全国中医方证学术会议,加强了与国内中医基础理论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5 多渠道争取经费,为学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学科建设中无论学术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还是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均需有充足的资金保证,仅靠政府拨付有限的学科建设资助是远远不足的,这就要求在争取国家学科建设的专项拨款和学科科研经费的同时,还需要多方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尤其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学科自身发展的能力,为学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 小 结

中医基础理论在解决当代医学科学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发展不但为中医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提供知识来源和发展基础,而且也是整个中医学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建设队伍,不断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研究领域,将会加快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中医药学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