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魏黎洁
(1.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4;2.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 462000)
中医学虽没有“周围神经损伤”之说,但其损伤后的症状与“痹证”、“痿证”类似,因肝主筋,肾主骨,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故其病机多以肝、肾、脾胃等脏腑立论。本研究从气血学说入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气血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则代有发挥,至清代王清任等对气血研究更是独树一帜,为气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是对气血概念的简括。《灵枢·营卫生会》又进一步指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可见气血虽不是同物,但血中有气,气中含血,相互依赖,成为维持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指出了人之根本乃气血。
《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些关于机体生长发育过程的描述,说明了机体发育过程中气血在不断地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机体也随着气血的盛衰而变化。气血生精,髓合成脑,人之精血,由气而生。王冰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时说:“气化则精生,味和则形长。”指出精、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气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或数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综合成一种物质的过程。在气化的这个过程中,同时伴有各种能量的释放和信息的传递。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不可分离的人身三宝,精不仅是生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聚髓成脑的主要物质,是产生气、表现神的根本。但精的化生有赖气的作用,气和精相合便产生了神。因此,有精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精充则气足,气虚则精虚,精虚则无神,三者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早在《难经》中即有“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论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必须靠气的推动。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指出:“气行血乃流。”《血证论》曰:“运血者即是气。”《诸病源候论》亦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若因堕落损伤,血行失度……皆成瘀血。”说明了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推动血液,使血液充盈于脉管,并在脉管中运行不止,环周不休,从而把水谷精微运往全身,起着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同时不断将组织活动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运走。加之气能摄血,约束血液,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于逸出脉外,故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对维持血液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血的组成和在其生成过程中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血液的主要成分营气和津液均来源于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营气、津液的生成及化成血的过程,是脾胃中焦气化的结果。因此,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以充足旺盛为佳。由于气能生血、行血,亦能摄血,所以在气血亏虚时,补气常重于补血。
气血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多为外伤所致,如跌仆筋伤、强力压拉、剧烈运动、新生儿产伤、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等皆可引起神经损伤。唐代蔺道人在《理伤续断方·乌丸子》中载:“扑打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筋痿力乏,左瘫右疾,手足缓弱。”指出了手足瘫疾与伤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神经损伤是局部损伤,但机体遭受局部损伤,均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正如明代薛己在《正体类要·序》中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周围神经损伤后,导致局部的瘀血,瘀血会引起气滞,进而造成经络气血循行的障碍,无法正常地保证损伤局部的营养供给,导致局部组织失去濡养,以致机体功能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伤气则气滞,伤血则血瘀。如果外伤来势凶猛,则会瞬间失血耗气,造成机体短时间的气亏血乏。
综上所述,外伤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其病机多为经络不通、经气不续、气虚血滞,以致肢体、皮肤、肌肉得不到气血正常的温养,而出现肢体痿软、肌肤麻木不仁等症状。所以,周围神经损伤病机的核心为气血功能障碍,本虚而标实,以气(血)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血功能失常贯穿于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病机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