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电诊科,吉林吉林市132011)
诊断学是医学生由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心电图是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心电图理论抽象,内容复杂,图形变化多样,不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学生普遍反映心电图难学,缺乏学习兴趣,课后不能真正达到理解、记忆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教学人员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改变实习及考评方法等多种举措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进实习课,大量阅图;以临床实际为导向,在考核中加大识图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使之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医学实践中能够准确阅读心电图。
传统教学中对于图片及影像的内容,往往依靠板书绘图、挂图、书中插图等来给学生演示,既费时又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各种图像信息,学生常感到困惑和费解,所教授内容的表达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说服力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与此相比多媒体教学因其集图像、声音、图表、动画于一体,教学中互动性强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它容量大、内容丰富,操作方便,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尤其对于图片信息较多的心电图课,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及难点理论知识。例如:关于各导联QRS波的形成及其方向,以往理论课上用板书及绘图的方式讲解起来很费时费力,现在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动态演示向量环的运行及向各导联的投影,展示QRS波的形成。使抽象的基础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且印象深刻。多媒体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它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既是教师辅助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自学的工具。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教师也可借助网络平台丰富学习内容,扩大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在心电图课中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增添了活力,于此同时教学中有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关注。任课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操控掌握程度不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处于单兵作战,加上制作课件所需素材有限,技术运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对于有些教师,为屏幕所限,照本宣科,一味读课件,使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性,课堂上师生交流等人性化的东西减少了,教师授课的感染力下降,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多媒体授课所传递的信息量较大,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了屏幕上,不利于学生系统作笔记,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课堂思维训练。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应适度。授课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课件的质与量。
教学手段是用来服务于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路、知识结构以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做到合理化的组织与安排[1]。课件应合理安排文字、图像,做到图像清晰,页面简洁,文字量不要过多。同时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不可偏废。必要时也可补充板书。利用好一切教学材料,例如:及时讲解书中的插图等。时间上不要过紧,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教师不要局限于屏幕及课件,应边指屏幕、边看学生讲解,做到站位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2],注重师生课堂上的交流。多媒体教学应围绕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将会取得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效果[3],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为医学生学习心电图理论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掌握心电图诊断及操作的技能,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临床诊疗工作。实习课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怎样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在有限的心电图实习课中如何让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心电图的特点,并理解心电图对临床诊断的意义,归结起来,大量阅图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实际上,在理论授课中已经结合了一些异常心电图,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心电图识图诊断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习课中,注意改进了一些教学方法。
心电图实习课中,学生会看到大量的各种典型心电图。大部分心电图采集于我们本科室及本院临床工作中,每份图会配有该名患者主要的症状、体征、简要病史、重要的检验指标等临床资料。每播放一张心电图,不是急于由教师来讲解,而是给学生一些思考及讨论的时间,随机选一个或几个学生,让其作出心电图诊断并说出该心电图的特点。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判断的能力,调动其积极性,结合临床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与此同时,实习课中我们注意将正常、异常心电图对比联系起来,加深印象。
毕竟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下有选择的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简明心电图图谱、手册等利于学习的资料,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主动学习。收集新素材,扩大视野,多看,多想,遇到复杂心电图时教师配合梯形图进行讲解和指导[4]。
以往,心电图考试更侧重于心电图基础理论的考查,考试内容局限,形式呆板。学生为“应付”考试,多采用临时“突击”,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回到实际中,则对于心电图的诊断,还是手足无措。这体现出考试与教学衔接不足。考试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近几个教学年度,我们在理论考试中加大了心电图阅图分析的比重,这其中包括选择、判断及病例分析等各种题型,从而在平时学习及复习中促使学生重视心电图的阅图,使之对心电图的实际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心电图实习课中及实习课结束时会进行一些心电图图片测试,学生阅图后直接指出心电图诊断及其诊断依据,并根据结果记录测试成绩。实习与理论测试结果各占一定比例,最终得出心电图这门课程的总评成绩。通过上述对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际分析的能力,事实也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效果较之前有很大提高。
总之,心电图是诊断学中的重点,尽管心电图理论抽象、识图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大阅图练习,强化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就会改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李乃娥,曹景花,李振锋.多媒体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71.
[2]王庆成.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1):43.
[3]李国杰,李田,陈方满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多媒体教学研究与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4):307.
[4]李孟魁,商 蓉,韩力军.心电图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