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文化特征,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是可行的,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1]。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已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过程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关键之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同时也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院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组建了由党委领导牵头的企业文化调研小分队,在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牧羊集团等6家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这次调研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努力吸纳企业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升本院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和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企文化融合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师服务理念的树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执行相关职业活动的素质要求,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实现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校企文化的融合,一方面教师可以学习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有助于进一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另一方面,校企文化融合中,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管理方式融合、再造于校园文化,提升教师对企业文化的深度理解,推动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断提高教学实践和科研服务能力。
办学特色是学校强校之本、发展之基。校企文化的融合充分彰显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深度校企合作在文化上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校企文化要从借鉴、适应到融合、深化和提升,逐步在甄别、筛选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相互的融合。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争创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努力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135”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完善“135”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实施路径。
所谓“135”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线;优化专业结构体系,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育体系;实施“人才需求剖析”、“岗位能力对接”、“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跟踪”五段循环。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取的五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的闭环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五段循环图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紧紧围绕扬州以及周边地区经济与发展的需要,紧贴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将行业技术领域内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整合,确定其专业群;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搭建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以特定就业岗位的需求灵活设立专业方向,构建“135”人才培养模式下就业导向的专业结构体系。经过整合,学校将原来的40多个专业整合为20多个专业群,并明确了每个专业群中的一个核心专业。目前全院形成了12个核心专业,以此带动相应专业群建设的专业结构体系,其中4个核心专业今年已经申报了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类型,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它属于高等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135”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可简要概括为“123”,即树立一个理念(树立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理念);把握两个结合(培养社会能力与培养专业能力相结合、培养社会能力与培养方法能力相结合);依托三个平台(课堂、校园、社会)。其中,一个理念是根本,两个结合是重点,三个平台是载体。“135”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如表1中所示。
表1 “135”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要真正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这也是以往制约“13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瓶颈”。因此,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3]。
一方面,要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校内的实训基地按工厂模式运行,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训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专业技能。简单地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一种“校中厂”。目前该校依托自主建设的“校中厂”,已基本能够保证化工、电气和建筑三大主体专业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
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这种基地要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教学与技术研发一体化的要求,即“厂中校”。这就需要引进企业力量,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厂中校”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对接、同步建设,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实施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顶岗实习手册》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这一做法实行三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如图2所示。
图2 近三年就业情况统计
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校企文化的融合对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该校在实施“135”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整个教学团队中除了校内专业教师占一定的比例外,还聘请了大量熟悉企业工作过程与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加强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为学校师生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互动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过渡”。
校企文化的融合,对高职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校企文化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成才;校企文化的融合,塑造了学生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学生成人;校企文化的融合,铸就了学生打拼未来职场的高素质;校企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校企文化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创业。该校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对接岗位进入角色快,深受企业欢迎。如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直接点名招聘该校优秀学生;扬力集团投资4个亿的二期新项目的技术骨干中,60%是该校的毕业生。
校企文化的融合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长效机制和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如何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深层次上进行融合,尤其是精神文化等“软”资源如何实现互补和共享;如何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无缝对接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实践[4]。
校企文化的融合是需要全体“校园人”和“企业人”共同努力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技术开发、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以最终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1] 陈文海.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 邓志辉,赵居礼,王津.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 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4]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