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琦
缺血性肠炎(ischemical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腹泻、血便,重者可发生肠坏疽、穿孔,甚至肠狭窄及中毒性休克[1],由于本病容易误诊,所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鹤煤公司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36例缺血性肠炎患者,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52~84岁,平均70岁;患者均伴有下列情况中的一项或几项:高血压病(20例,55.6%),冠心病(18例,50%),脑血管病(12例,33.3%),糖尿病(16例,44.4%),高血脂(16例,44.4%),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5.6%),结肠息肉(6例,16.7%)。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72 h内行常规结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结肠病变。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及临床特点,评价治疗结果,治疗2~3周后复查结肠镜。
2.1 临床症状 36例患者均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部分有恶心、呕吐症状,腹部体征不明显,部分可在病变部位有压痛和肌紧张。
2.2 内镜检查 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22例,降乙交界处10例,脾曲4例,内镜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本组患者均为非坏疽型,未见坏疽型。内镜下表现为肠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常伴有纵行溃疡和多发性不规则溃疡,严重者黏膜呈暗红色结节状,甚至呈“假瘤症”。
2.3 病理表现 本组患者结肠镜检时均行活检,病理可见黏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间质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小血管内纤维素血栓形成,慢性期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
2.4 治疗及转归 本组所有患者均经禁食、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选用罂粟碱、硝酸甘油、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同时选用氧氟沙星、甲硝唑等防治感染,经上述治疗2~3周后复查肠镜,其中26例正常,8例轻度充血水肿,2例轻度狭窄。
缺血性肠炎由Bolty于1963年提出,1986年Morston对结肠缺血的分类加以论述,归纳为非坏疽型与坏疽型两类[2],既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确诊较少,随着内镜及血管介入等技术的普及和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本病的诊断率逐步提高。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在一些基础疾病上发生。最多见的为动脉硬化和糖尿病[3]。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最多,这些部位多为两支动脉末梢供血区域的交界处,容易发生供血不全,直肠是肠系膜下动脉和直肠动脉双重供血,缺血损害少见[4]。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多呈急性起病,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老年患者多见,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降低有关,需提高警惕。早期行结肠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能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的阶段。行病理检查,可与其他肠病鉴别。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应动作轻柔、少充气,若患者有腹膜刺激征,不能排除坏死型,肠镜检查为禁忌,以免引起穿孔。缺血性肠炎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治疗。在治疗上我们采取控制饮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降低肠道耗氧量;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肠壁损害恢复等,效果满意。另外本病易合并肠道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提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5]。
[1]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79.
[2]贺磊,罗和生,谭诗云,等.缺血性肠炎的纤维结肠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210.
[3]马君红,张黎.以便血为主的缺血性结肠炎16例诊治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6):327.
[4]史维,赵聪,邱雄,等.中老年人缺血性肠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336-338.
[5]岳伟,范红.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5,28(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