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寰,罗家良,陈 超
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自身行动不便,褥疮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七厘散加湿润烧伤膏的改良湿疗技术治疗褥疮100例(128处),取得了满意疗效。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00例(128处),男52例,女48例;年龄65~98岁,平均78岁。其中I期褥疮10例10处,Ⅱ期50例58处,Ⅲ期33例50处,Ⅳ期7例10处。骶尾部70处,股骨大粗隆部45处,足跟部8处,足外踝部5处。面积最小1.2cm×2.0cm,最大7.5cm×11.8cm。褥疮形成时间21~360 d,平均(60±5.5)d。并发脑血管病者65例(其中25例合并骨折),颈椎高位截瘫者5例,腰椎及下肢骨折未治疗者4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长期卧床者15例,癌症晚期2例。
1.2 药品及用法 湿润烧伤膏由黄连、黄柏、黄芩、植物油等组成(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汕头经济特区美宝制药厂生产),七厘散由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等组成(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无菌条件下,湿润烧伤膏完全浸润单层无菌纱布,厚不超过1mm。七厘散加入适量维生素C注射液混匀。I期褥疮先涂调配好的七厘散,再用浸润后的纱布覆盖创面。Ⅱ期褥疮抽出水泡液,敷以膏剂。Ⅲ~Ⅳ期每次换药时先清除坏死组织,以不出血为度,用甲硝唑、硫酸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外敷膏剂。涂药范围超过疮周1cm,外用8~10层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分泌物少时,可每2 d换药1次。
1.3 全身治疗 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口服或者鼻饲,增强机体抵抗力;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局部及全身皮肤的干燥、清洁。使用褥疮圈或防褥疮床垫,防止局部再受压。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全组共治疗7~53d,平均(18±2.5)d。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褐色红斑消退,或溃烂疮口愈合;好转:红斑未全消退,或溃烂创面腐肉脱落,新肉生长,创面逐渐缩小;未愈:疮口增大,溃烂不止。
1.5 治疗结果 100例128处褥疮,治愈121处,好转7处(2处Ⅲ期,5处Ⅳ期),治愈率94.5%。1例2处Ⅲ期、2例Ⅳ期患者因原发疾病加重转院。
褥疮又称压疮,中医称为“席疮”。是由于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出现久病气血亏虚;外因为躯体重量对躯体着褥点的压迫、摩擦而致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畅,造成局部肌肤失养而坏死。发生部位为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常受压的骨突处。特别是老年人的运动及神经活动力降低,其机体控制力差,感觉功能衰退,皮肤的老化、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部分患病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使得老年人成为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1]。
目前国内临床治疗褥疮的方法有很多,但存在耐药、价格较贵、应用不方便等问题。笔者采用改良湿疗技术治疗,碘伏、甲硝唑液、硫酸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对褥疮疮面及疮周常规消毒及冲洗,起到预防感染、清洁疮面的作用,为褥疮的愈合提供自然条件。外用湿润烧伤膏合七厘散外敷,加速坏死组织的分离,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使疮面快速愈合。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莲、植物油,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的功能,且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同时因其溶点低、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能保护细胞膜及脂肪不受氧化破坏,维持组织的正常新陈代谢,增加创面基底部、周边组织的血流,改善创面及周围皮肤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2]。七厘散主要由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散结祛腐、生肌敛疮作用。同时,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3]。笔者体会,运用碘伏消毒,甲硝唑液、硫酸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冲洗疮面,结合外用改良湿疗技术治疗褥疮,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西药疗法,操作简单,能加速创面愈合,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褥疮患者。由于褥疮均发生于血运差、易受压部位,应避免局部受压,使用气垫床或棉圈悬空局部,并每2 h改变1次体位。Ⅱ期以上褥疮创面愈合后,为了防止新生上皮因张力过高,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造成再损伤,需继续涂湿润烧伤膏,但用药要少,直到创面平皮愈合。
[1]孙建,张东华,野向阳.中西药结合外用治疗老年褥疮30例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9(29):2248.
[2]徐荣祥.MEBO的作用原理[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7,(3):34.
[3]杨从俊,开源,吴晓辉,等.胰岛素及维生素C湿敷密封法治疗大面积褥疮25例临床疗效观察 [J].贵州医药,2004,28(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