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桓 (吉林辉南县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5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用药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老化和生理功能的减退,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对增高,而耐受性降低,对药物的应激反应变弱,其药代动力学都明显不同于中青年人。其特点为:吸收功能低下,排泄功能低下,代谢功能低下,药物不良反应增多。因此,老年人用药问题应引起注意。
1.1 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不要轻信广告、报纸的宣传自行购买药物服用;更不要道听途说江湖医生的家传秘方,盲目随意用药。
1.2 用药尽量从简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许多种药物治疗,可视病情轻重缓急先后论治;且用药品种尽可能少。
1.3 药物用量不宜过大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用药须注意剂量个体化,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为确保用药安全,应从小剂量开始(采用成人常用量的1/3~1/2),逐渐加量,直到最低安全有效维持量。
1.4 不要滥用补药 补药是一般人对维生素及其他营养药、补血药或某些中药补益药的俗称,人体对这些药物的需要大都有一个限度,超过限度就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若盲目过多量服用,对身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1.5 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老年人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用药过程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对需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其他相关检验项目,避免出现不易察觉的严重不良反应。
2.1 催眠药 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长期服用催眠药,会产生依赖性,给心、脑、肾等脏器带来损害。另一方面,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减慢,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某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因此,老年人用催眠药要个体化,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且应不断更换药物品种,不可选一种药物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性。
2.2 激素类药物 此类药物易诱发二重感染、内分泌紊乱等,老年人应用激素类药物的疗程要短、剂量要小,并及时减量和停药,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有明确的用药指征,恰当地选用不同制剂,正确地选择给药途径,积极预防不良反应。
2.3 泻药 老年人,特别是身体肥胖的老年人,因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功能性便秘。若长期服用泻药,可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如钙和各种维生素缺乏。因此,宜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等直肠用润滑类泻药。
2.4 抗菌药物 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退,药物经肾脏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增高,引起蓄积中毒,致使某些主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更易致肾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并加重老年人的耳毒性。因此,老年人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2.5 解热镇痛药 由于患关节炎等疾病,老年人常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应用此类药时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以避免引起虚脱现象,如大汗淋漓,极度虚弱,血压下降,体温不回升等。因此,应用时疗程要短,间歇时间要长,药量恰当;并定期检查血常规或粪便潜血。
2.6 利尿药 强效利尿药呋塞米和依他酸可使患有前列腺肥大和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产生尿潴留;所以应选用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或弱效利尿药阿米洛利等。
2.7 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均有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排尿不畅、眼压增高、幻觉、便秘等,对老年人有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
2.8 抗凝药 由于老年人血管系统的机械止血功能较差,在饮食中维生素K摄入不足,容易造成维生素K缺乏,应用肝素或华法林时易引起出血。
2.9 洋地黄类药 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洋地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而且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易引起中毒反应,老年人必须慎用。
总之,为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本着选药慎重,用药品种少、个体化,疗程适当的原则,做到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