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宁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节奏”在(苏)《简明音乐词典》一书中释为“各种时值的音和强音的交替更迭和对比关系”。李重光先生在《基本乐理》一书中对“节奏”的解释为“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
(一)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基础决定了对节奏反应的快慢。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模块说认为:外界信息由周围神经系统经脊髓再传入脑,由脑中各个结构和功能相对独立专门化的模块的处理,传出控制行为。当人通过视觉——读谱方式将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的上丘脑,再导向大脑皮层通过加工传出后形成钢琴演奏,在这个系统中由于个体生理条件的差异,使得演奏者对节奏的反应也是有所差异的。
(二)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对外界的感受,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百分之二十来自听觉,触觉等,如果作曲家要把内心的乐思通过谱面来向人们展示,那么演奏者也要从对谱面的视觉读谱来开始他们的再创作过程,而这时候就是视觉形象到心理意识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中受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演奏技术,现场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对于节奏也是这样的认知过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音乐,并由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音乐,节奏所引起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但人与人之间适宜刺激的强度范围即感受性是不同的,且注意、记忆、思维、动机各因素都具有个体差异化。
对初学的学生而言,准确的掌握强弱拍之间的关系,掌握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倍数的关系,掌握附点音符的正确比例是非常重要。为了能使学生更清楚,更准确的掌握节奏,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如果遇到比较难弹奏的节奏时先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弹奏,因为这时候的第一心理印象很重要,要是他急于去弹奏而又弹奏的节奏是错误再让他是改正就比较困难。这时候要先让学生认真的看谱子,给他一段时间思考,然后在慢慢的用手来打出节奏,并大声的读出拍子。如此反复几次并逐渐加快速度,来达到与谱面要求的速度一致。
对于学习钢琴时间并不是很长时间的学生,节奏的变化常会使他们失去节奏感。一般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从八分音符转换到三连音,从三连音到八分音符转换到十六分音符的变化,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使用节拍器并同时用脚跟着节拍器打拍子来明确的节奏转换。还有一切的节奏的基础都来自均分节奏,无论在乐谱上出现多么复杂的节奏型,都可以借助均分节奏进行“由简到繁,化繁为简”的训练。如我们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2/4,3/4,4/4)中所用的节奏型来说明:四个十六分音符等于一个八分附点音符加一个十六分音符、还等于两个十六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或者是一个十六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再加一个十六分音符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多复杂的节奏都是由简单的节奏变化而来,那么学生在遇到不能马上掌握的较难节奏时就要先学着把节奏简单化,就是以打分拍子来形成的正确的节奏转换观念,再变型到要学习的节奏上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在节奏方面最早遇到的一次困难就是学习附点节奏。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而言,在弹奏附点音符时,后半拍往往出现的太晚并且所占时值太长,但是当他们一旦掌握了附点节奏的弹法,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把附点节奏的附点音符弹得太短,或是把附点音符弹成了三连音,这些都是在学习节奏中要注意的。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来方法来练习附点节奏,就是先把附点音符写成带连线的相等时值的音符,这样学生就会从理论上和直观上的视觉上准确地把握住每一个附点音符在拍子中的准确位置。其次是在附点音符之后出现的十六分音符与下一拍子音符之间转移的不均匀而造成的短音符时值的增长。这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小时值的均分练习。
在弹奏附点音符时,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重音的出现。一般在附点音符中,重音应放在前一个时值比较长的音符上,后一个短时值的音符知道轻轻的弹奏就可以了,特别是在连续弹奏附点音符的时候,由于附点音符的准备时间不充分,容易造成重音位置的错误出现。当然也有个别的曲目是由于作曲家要求特殊的音响效果而特别标记的重音记号我们就另当别论了。
关于复节奏的学习和训练,可能是所有学习钢琴演奏者在节奏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关于复节奏的定义,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对它的解释是“复节奏,是指在纵向叠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奏型,其因素相互不能以整数除尽,因而不能按音符实值的正常比例关系相对应,除节拍音外不能同步奏出,而必须在时间序列上交错进行演奏的节奏形式。”用最通俗的解释来说,所谓复节奏就是“二对三”“三对四”“五对七”等等。双手要同时掌握住两种不同节奏型的弹奏是有一些困难的,这就需要弹奏者要多花费一点时间与心思,才能圆满地做好。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练习复节奏的方法;
训练二对三或三对四最好的方法,是先远离钢琴,在桌子上用手指敲打二对三或三对四的节奏。先让双手去感觉在不同节奏下相对的关系,并同时嘴里大声的数着1,2和3.
二对三的手部训练:
要大声以“慢——快——快——慢“的方式念”“1_-——2——3”。如果右手是三下,左手是两下,数“1”的时候双手一起敲打桌面,数“2”的时候只有右手敲,数“3”的时候又回到右手,反之亦然。
等双手在上述节奏上的反应自然后再回到琴键上做下列的练习。
二对三的键盘训练:
右手是三,左手是二。以此方式在每个半音上做下列的练习。
反之右手是二,左手是三。以此方式在每个半音上做练习。
比“二对三”要困难的多的是“四对三”的节奏练习,我们也还是以相同的方法来练习。
前面虽然我们作了很多练习,但当我们在弹奏的作品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作曲家是希望我们能流畅而又自然的弹奏,不是刻板的。这时候我们再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训练,即分手练习,将左右两手要弹奏的所有音符都弹的十分熟练,尤其是有伴奏部分,使伴奏部分均匀,有规律的弹奏。心理实验表明“手指在有规律,均速的弹奏中很容易产生肌肉的运动记忆,而不规则的时值与节奏却很难形成手指的肌肉意识”。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肖邦《幻想即兴曲》OP。66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以“三对四”的复节奏方式写的。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的谱例中,左手部分负责弹奏音符较少的三连音,但由于它的伴奏织体比较有规律,节奏上也没有上面明显的变化,都是6连音。而右手则不然,不仅音型上变化比较多,手指的指法变化也计较繁琐,还要加上十六音符的休止符等等,这时候我们在练习是就要那先分手练习,先把左手的伴奏音型弹好并最好背下来,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音符与节奏相对变化都比较多的右手上,这样在弹奏时就能更加流畅和自然。
尽管复节奏的变化形式繁复复杂,但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复节奏就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障碍。上面所述的只是复节奏中比较基本的练习,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多总结方法,触类旁通。
音乐最先产生的要素是节奏,人类最先感觉到的也是节奏,所以节奏在音乐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音乐节奏感的建立也非常重要,好的演奏者在看到谱子的时候心理就已经感觉到作品的节奏,这个过程犹如一名高明的画家,在落笔之前,就已经对整幅画包括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了。
总之,演奏者一定要尊重音乐,要在音乐需要的基本节奏框架内来演奏。要建立起正确的内心节奏感和敏锐烦人音乐感受力,这样才能把握节奏的真谛,使之更好地为音乐的艺术表现服务。
[1]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音像出版社.
[2]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