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颜
(武钢股份公司能源总厂 湖北 武汉:430083)
因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等改造,需要修订和新增的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文件众多,而传统的手工管理在文件修订过程中更新速度慢、文件发放无法真正受控管理。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建立一套网络化、标准化、高效化、无纸化的文件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以实现网上的在线拟稿、在线审批、痕迹保留和受控管理之功能。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管理从本质上是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用合作代替强制”。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实践的主题。而知识管理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实践证明: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在企业的运用,建立企业协同运作环境正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方式!为促进企业知识管理得到更好的实践和发展,我们基于VS.net系统架构,设计并实现了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了C/S架构,数据库系统微软的MS SQLserver 2005,程序开发语言采用微软的VS.Net框架中的C#语言。系统的主要架构有控制层、数据库实现层、应用程序块。
控制层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WebService完全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SD(XMLSchema)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由WebService组成的中间层,完全可以在应用程序集成或其它场合下重用;通过WebService把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暴露”出来,实现其它平台上的客户重用这些应用程序。
数据库实现层采用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Enterprise Library是一组应用程序块(Application Block)的集合。它们是可重用的软件组件,被设计用来帮助开发者面对常用的企业级开发任务,用来解决在企业级开发中遇到常见问题,如配置管理、数据访问、缓存管理、记录操作日志、异常管理、加密解密、权限管理等。它是很多有影响力的软件企业通过多年的开发实践积累下来的技术的整合。
应用程序块(Application Block)能帮助解决开发者在接连不断的项目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它们封装了微软所推荐的基于.NET应用程序的最佳实践。它们能被方便快捷的插入到基于.NET的应用程序当中。数据访问应用程序块提供对ADO.NET最常用功能的访问,并通过易于使用的类将其公开。
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系统是严格依据企业对文件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而设计开发的,它可以实现文件从申报、审核、批准、发布、查询等五个主要的环节的控制管理,还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文件按照不同流程进行操作。下面以 “技术操作规程”的流程为例来说明本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该流程中角色分为五级。该流程的角色和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系统的角色和功能
该系统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操作规程流程图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文档的申报、审批、发布、查询等要求。根据文件审批流程及相关信息的处理,我们将文件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划分到系统相关的数据表中。每张数据表就是一类数据实体的属性集。数据表间的关系就是不同类型数据实体关系的描述。由于数据表比较多,在此仅列出其中三个表,即申报表(见表2)、审核表(见表3)、台帐表(见表4)。
表2 申报表
表3 审核表
表4 台账表
其中“申报表”用于记录申报信息,“审核表”用于记录审核流程和审核过程信息,“台帐表”用于记录终审结果。
本系统主要是实现多用户、多层次地对文件进行审批,发布的文件还需要受控管理。因此,系统要实现的关键问题是: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文件发布的受控管理;文件的协同审核等。
为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我们主要在技术上采取了如下方法和措施:
(1)完善的安全机制。系统对数据安全、用户权限控制严格,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单位内部关键信息和用户个人信息。通过调用服务器端的WebService方法,将用户对象传递给服务器,用户对象中包含GUID(全球唯一标识编号),然后在服务器端判断用户对象中GUID和用户登录本系统时产生的用户对象中的GUID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是非法调用WebService。用户通过WebService认证后,通过角色的权限管理,让不同的用户依据其所属的权限进行有限的操作,确保正确授权。比如说车间(站所)用户,登陆系统后只能拟定本车间(站所)的相关文件,一旦提交,便不可再修改。在查询时,也只能查询到本车间(站所)相关文件,对其他单位的文件一个也看不到。
(2)文件受控处理方面,采用直接插入word(excel)文档,可在窗口中修改,当审核发布后,不需通过其他软件工具就可实现不可修改、不可复制、也不可打印。
本系统采用了微软提供的开源DSOframer控件。DSOframer是基于客户端的ActiveX控件,能够在容器窗口中直接编辑Word(Excel)等Office文档并保存到Web服务器,实现文档和电子表格的统一管理。控件采用标准HTTP上传协议,它的功能是将Office文档(Word、Excel、WPS)嵌入到相应的容器中,并调用Office中各种接口,完成文档编辑工作,然后使用控件的Http接口模拟表单提交,发送到数据处理页面,完成文档的存档工作。
(3)协同审核方面,当一个文件内容涉及几个专业,需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审核,但又要保证文件不被同时修改。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由一技术人员负责将文件分配给其他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分别在独立的窗口提出不同意见,并不直接对文件进行修改。最后由负责人员统一对文件进行修改校对。从而实现多人同时审核一人负责的需要。指定协同审核用户的操作界面如图2。协同审核的用户进行审核的界面如图3。
图2 指定协同审核用户的操作界面
协同审核的用户进行审核的界面如图3:
图3 协同审核的用户进行审核的界面
(1)通过《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系统》构架我厂未来十年MIS系统开发与应用平台,实现不同应用软件的统一、规范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不同MIS系统的整合和信息共享。
(2)系统以流程化的管理思想为核心,通过对企业现有各项工作业务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各项工作业务网络协同完成。
(3)系统将各项业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固化在程序中,每一个操作人员只能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以期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无纸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4)系统主要是为了保证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综合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进行动态管理。综合管理体系文件有:形成文件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管理手册;GB/T19001、GB/T24001、GB/T28001等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文件,如作业指导书、专业管理办法(规定)、操作规程、生产/检修计划以及为确保每个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标准所要求的记录;适用的外来文件等。
(5)系统能查询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业务的进展和执行情况,并作为考核的依据。系统能进行所有信息的查询,还能根据要求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生成各种统计报表。
(6)系统必须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稳定安全、扩展性强、易于学习和掌握。
依据文件管理流程,设计开发的文件过程控制管理系统,是面向企业管理的创新型管理系统。它是以简化管理流程、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为出发点,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该系统的建立,使文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为各级单位和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该系统建立起新的、科学、完备的“三规三制”体系,为安全文明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企业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系统经半年多时间的运行,现运行稳定,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1] Jeffrey Richter,李建忠译,Microsoft.NET框架程序设计(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徐海蔚.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级平台管理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Itzik Ben-Gan著,成保栋,李保强译.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技术内幕:T-SQL查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 Ben Galbraith,Whitney Hankison等著,吴旭超,王黎译.Web服务安全性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Bret Hartman,Donald J.Flinn,杨硕译.全面掌握Web服务安全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