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星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百色 533000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观察
李登星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百色 533000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45例和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40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14 d、28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后90 d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血液流变学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2组治疗后 14 d及 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TCD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可增加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并有助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导致较为严重的致残及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采用超早期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有严格的治疗时间窗,且存在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对于失去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目前提倡多途径的脑保护剂联合应用。我院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08-01~2010-10我院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45例,男27例,女 18例;年龄 38~78岁,平均(59.4±1.12)岁;病程14~36 d,平均(18.4±3.12)d。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40例,男 24例,女 16例;年龄 39~77岁,平均(58.2±1.21)岁;病程15~38 d,平均(17.8±2.06)d。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病例入选标准:(1)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2)首次发病或曾发病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21分者。排除标准:(1)年龄<18岁及>80岁以上者,NIHSS<3或>21;(2)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者;(3)近期患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4)肿瘤患者;(5)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有过敏者。2组性别、年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液(商品名凯力康,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15 PNA加入生理盐水l00m L静滴,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商品名必存,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 L静滴,30 m in内滴完,2次/d,均连用 14 d。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滴,30 m in内滴完,2次/d,连用14 d。2组基础治疗相同,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脱水、调控血压及血糖、改善微循环、处理应激性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
1.2.2 观察项目:①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m Pa/s)、血浆黏度(m Pa/s)、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②治疗前后TCD检查: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Vm,cm/s)、频谱形态、阻力指数(PI)。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种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数值、皮疹、肝肾功能损害、出凝血指标等。病情变化及时行头颅CT检查。
1.2.3 疗效评价: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HSS)记录2组入院时、治疗后 14 d和28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NIHSS评分,评定治疗后28 d的疗效,90 d随访时进行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N IH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N IH SS评分18%~45%;④无变化:N IHSS评分不减少或增加18%以内;⑤恶化:NIHSS增加 18%以上;⑥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2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治疗前后N IHSS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N IHSS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4 d 治疗后28 d治疗组 45 14.52±4.78 9.67±5.12* 6.25±4.01#对照组 40 14.21±5.01 10.21±6.14 8.92±5.61
2.1 2组治疗前后N IHSS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4 d、28 d N 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治疗组治疗后14 d、28 d N IH 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或P<0.01)。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2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90 d后,治疗组BI为90.08±10.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1±11.35(P<0.01)。
2.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全血黏度(m Pa/s)、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 d治疗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对照组的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 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s)
表 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全血黏度(m Pa/s)血浆黏度(m Pa/s)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组45治疗前 6.80±1.78 3.02±0.33 46.08±5.38 2.71±0.51治疗后 4.69±1.39*#1.69±0.36* 37.37±4.86*#1.92±0.38*对照组40治疗前 6.76±1.74 2.99±0.42 46.04±5.47 2.69±0.46治疗后 5.40±1.38* 2.15±0.38 42.21±5.15 1.94±0.40*
2.5 2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治疗组Vm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P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 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 4。
表4 2组治疗前后TCD各参数变化情况 (±s)
表4 2组治疗前后TCD各参数变化情况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指 标 治疗组(n=45)对照组(n=4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CA Vm 29.18±2.51 34.23±3.19*# 28.98±2.34 30.25±2.08 PI 0.96±0.13 0.91±0.11* 0.95±0.18 0.94±0.17 VA Vm 21.41±2.45 27.27±2.86* 20.95±2.37 23.88±2.09 PI 0.91±0.13 0.86±0.12* 0.91±0.63 0.89±0.16 BA Vm 21.36±2.65 26.83±2.79* 22.01±2.65 23.36±2.15 PI 0.92±0.12 0.85±0.13* 0.91±0.32 0.90±0.17
2.6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5例患者血压下降,2例患者恶心、呕吐,3例患者眼球结膜充血、面色潮红,但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能坚持用药,停药后症状消失;其他均未发现药物过敏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梗死区血供、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灌注损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尤瑞克林能够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血管,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1-2]。但随着缺血脑组织血流量的增加和局部侧支循环的开放,受损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在活性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通过H aber-Weiss反应氧自由基能够转化成具有最强氧化能力的羟自由基,加重脑组织氧化应激损害[3]。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自由基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和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可以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和组织损伤[4-5]。
本组选择不适于溶栓治疗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治疗后 14 d、28 d发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本组5例患者血压下降,2例恶心、呕吐,3例眼球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说明该药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未发现该药对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指标有不良影响。提示尤瑞克林和依达拉奉联合使用,可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1]谭泽梁,倪福文,杨职.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18-20.
[2]张莉峰.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34-35.
[3]W ong CH,Crack PJ.Modulation of neu ro-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response by oxidative stress follow ing cerebral ischem ia-reperfusion injury[J].Cu rt M ed Chem,2008,15(1):1-14.
[4]Tanaka M.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free r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 as a neu rop rotective agen t[J].Nip pon Yakurigaku Zasshi,2002,119(5):301-308.
[5]赵连东,晋光荣,徐汗荣,等.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1):60-62.
R743.33
B
1673-5110(2011)09-0042-02
(收稿201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