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莹星 姚荣杰 张丽娟 王为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观察
程莹星 姚荣杰 张丽娟 王为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37例。结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有效率为70.2%,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9.4%和29.7%。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
高强度聚焦超声;晚期壶腹周围癌;热疗;生存质量
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adenocarcinoma)包括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和胆总管下端癌。它们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常见为黄疸、消瘦和腹痛,早期表现临床无特异性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腹盆腔实体肿瘤的无创性外科治疗技术,它能将超声聚焦于组织内某一靶区,通过高热效应(70℃以上)空化和机械等效应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具有无创、有效等特点[1]。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1年起用HIFU热疗方法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37例,报道如下。
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壶腹周围癌患者共37例,其中胰头癌28例,壶腹癌2例,十二指肠癌4例,胆总管下端癌3例。其中32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5例有血清CA199明显升高结合腹部CT明确诊断。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1.7岁。按UICC分期标准:Ⅲ期9例,Ⅳ期28例。数字评估法(NRS)评分为5~8分。KPS评分为40~70分。
FEP-BY01型HIFU肿瘤治疗机,超声波发射频率为1MHz,输出电功率0.5~2kw,有效治疗深度20~106mm,效应焦点为6mm×6mm×10mm,焦点声强500~2000W/cm2。单元发射时间(t1):指连续发射的脉冲串的时间长度,为0.13~0.2s;占空时间(t2):指2个连续发射的脉冲串之间的间隔时间,为0.15~0.3s;每点次数(T):指完成一个点治疗需要的发射总次数,一般在50次。治疗介质为脱气(去除溶于水中气体)自来水,应用点累积方式形成治疗阵,较大体积肿瘤可通过分次治疗完成。
患者禁食,取俯卧位,经B超体表定位,使治疗部位皮肤完全浸入治疗盆的脱气水中,较大肿瘤按先深后浅原则分次进行,每次治疗时间30~40min,治疗次数根据肿瘤大小而定。最短3次,最长9次,平均5.2次,如患者肿瘤进展,仍可继续治疗,直至不能耐受。
疗效评定标准:①影像学检查:治疗后1个月复查B超及腹部CT,超声可见病灶中心区回声减低而边缘回声强及无血供等特征性表现[2]。CT可比较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数目改变。根据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稳定(SD):病灶缩小不及50%或增大不超过25%;进展(PD):1个或多个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3]。②生存率:每月随访患者一次,随访3个月~2年,随访率100%,生存率采取寿命表法计算[4]。③生存质量:根据数字评估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5]及KPS评分。
37例患者均完成HIFU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反应。其中CR 0例(0%),PR 26例(70.2%),SD 9例(24.3%),PD 2例(5.4%),总有效率(CR+PR)为70.2%。生存率: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32/37)、59.4%(22/37)和29.7%(11/37)。治疗后患者NRS评分为3~6分,疼痛较前缓解,治疗后KPS评分50~80分,生存质量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壶腹周围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黄疸出现较早患者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仍有50%患者在有症状后3个月才就诊,10%的在1年以上才就诊,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同时有部分患者因年老或合并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此时需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姑息性治疗。HIFU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和聚焦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体内深部肿瘤病灶,通过焦点区高能超声波产生的瞬间高温效应和空化效应杀死肿瘤细胞[6]。但因为受到肠道气体的影响,目前仅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如何增加其治疗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是治疗晚期壶腹周围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在晚期壶腹周围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姚洁洁,陆奉驹,李梅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J].上海医学影像,2006,15(1):22-24.
[2] 潘春华,罗荣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原理及应用原则[J].中国肿瘤,2003,12(9):530-533.
[3] 高百春,庄兴俊,叶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1):87-88.
[4] 安琳.对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的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1):50-52.
[5]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5-260.
[6] 吕翔隆,任清梅,支庆江.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14例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6)803-804.
R735.9
B
1671-8194(2011)04-0090-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