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容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
护理教学分为基础护理教学和专科护理教学,专科护理教学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内容。吉素清等[1]分析临床护士护理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基础护理技能水平,不少人甚至无法胜任基本的专科护理工作。专科护理技能是护士必备的能力,是临床专科护理质量的保证,而实践性教学是专科护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将“围着黑板转”的传统专科护理教学模式转变为“围着病床转”,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专科护理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我校在2008级护理专科班的《妇产科护理》专科教学中尝试护理实训基地在仿真环境下,采用“案例-演示-分析-实训”四个步骤(即“四步法”)进行专科护理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抽取我校2008级同起点的两个护理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人均为女生。实验组53人,其中女生50人,男生3人,两组年龄19~22岁。比较两组学生《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实施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实行“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
1.2.1 “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案例引导。以临床见习、情景扮演、案例视频、图片、文字信息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临床典型案例,用案例导入新课;第二步:操作演示。教师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仿真环境下演示该疾病的护理工作过程;第三步:理论分析。启发学生根据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找出护理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第四步:开放性实训。提供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将不同途径获取的知识用于自行设计护理方案,并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进行仿真训练,再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1.2.2 课堂内容的确定和准备:按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在每个系统选1~2多发病或常见病展开教学。为确保专科操作贴近临床,符合临床实际的规范,授课老师需在课前按工作过程演示专科操作,由临床老师点评,指出缺点、不足,改进后再示教,经临床老师认可,方可授课。同时,实验老师也需要参加集体备课,按要求对实验器材进行配备。
1.2.3 考核评价:(1)理论、实践考核方法及内容。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考核内容和知识点完全相同,理论考核按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及题型编制试题;实践考核以综合实验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专科护理工作过程,操作考核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监考。(2)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问卷主要涉及8个条目,每个条目有5个选项,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归为认可。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发放,学生在集中时间内完成,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问卷108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采用统计描述和 t检验,比较两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学生对各自专科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
2.1 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比较(±s)
?
2.2 两组学生对各自专科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实验组学生对“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与对照组对传统授课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
3.1 “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科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的将所学理论付诸于实际操作而安排的实践性课程[2]。本文通过实验组实施“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来判断其对护理专科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四步法”教学模式对实验组学生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无影响;而实验组的实践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四步法”教学模式对护理专科生专科技能的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他们的专科操作水平。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教学效果和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四步法”教学模式以临床见习、病案或视频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合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也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一个模拟实训的平台,达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掌握的目的。
表2 两组学生对各自专科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比较〔n(%)〕
3.2 “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临床专科实践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实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3]。“围着黑板”讲疾病护理的传统专科护理教学模式或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完全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均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不利于临床专科知识的掌握。而“四步法”专科护理实践教学模式,遵循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为依据[4],科学设计、安排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确保学生校内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尽早进入护士角色,在模拟情景的实训过程中,学生们能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护理措施的先、后顺序,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与患者需求相结合的实证护理[5],这些均利于学生综合性临床思维的形成。另外,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小发明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3.3 实施“四步法”专科教学模式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多、实践场地不足、教师专科操作水平差等问题,必须加大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设备的投入,鼓励专科护理教师不定期联系临床,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另外,专科护理实践教学实训内容随意性大、可重复性差、没有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等问题,也给专科护理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故与临床合作开发规模,实用的护理实训教材已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无法普遍实现临床护理课程和临床实践同步的教学模式下,为促进护理专科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使学生校内学习和临床实习无缝隙衔接,“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值得借鉴和推广。
1 吉素清,卫魏.从专科技术操作考试结果看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87-688.
2 张伟,朱琼,黄振华.临床实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7(3):72-73.
3 李敬哲,杨尚玉.加强高职医学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4(11):64.
4 单岩,杨培常,张谦,等.拓展工学结合内涵构建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8,3(1):50-52.
5 宋春桃,宋君丽,邹莉.“已处理临床问题”的训练方法可提高教育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