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2011-01-12 06:15高桂珍于风军
关键词:语步前人学术论文

高桂珍, 刘 芳, 于风军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高桂珍, 刘 芳, 于风军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文章以O’Connell和Jin的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模式为理论基础和标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篇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英语硕士论文中的文献综述的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文献综述的结构基本符合O’Connell和Jin的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模式。但是其文献综述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空白及所存在的问题论证不足,并对文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尚缺。另外,研究还表明,部分文本存在着不同于O’Connell和Jin的文献综述模式下的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

文献综述;体裁特征;批判性思维

一、引 言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论文的发表。英语学术论文作为国际学术交流产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学者向外界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掌握国际上英语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对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写作模式及投稿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1],而文献综述作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术论文写作的水平[2]。

由Swales和Bhatia提出的体裁研究已成为目前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研究的重要领域[3]。随着体裁研究领域的不断延伸,硕士或博士论文中的文献综述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对文献综述的宏观结构[3],写作技巧[4],修辞手法进行了研究[5]。研究表明,由于学科领域的不同,文献综述的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此外,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文献综述以及全篇论文的质量。由于文化和学术背景不同,中国学生倾向于追寻和谐,尊崇权威[6],在对文献综述进行批判性分析时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他们很难在文献综述写作中对前人的研究持批判性态度,导致对文献的罗列和复述。有鉴于此,本文将把中国学生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作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文献综述

Kwan认为,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中不可或缺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7]。Swales和Feak指出:“文献综述作为研究报告、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经常被认为是无聊却必要的”[7]。显然,文献综述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连接前人的研究工作和目前作者的研究工作。通过阅读文献综述,读者不仅能了解与作者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能明确作者研究的切入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换言之,文献综述不能只是对文献的罗列,而应对文献进行“总结、分类、对比和评价”[8]。这一点在文献综述的定义中已有充分的论述:“文献综述是对相关文献做出批判性评价。通过对前人已发表文献的归类、整合和评价,阐述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献综述中作者要:(1)阐明研究问题;(2)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使读者认识所研究问题的现状;(3)明确文献之间的关系、矛盾、空白和前后不一致之处;(4)提出下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9]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作者:“认识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前人所做的研究;避免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避免前人研究中的错误;理解自己的研究规划;能够找出前人的研究空白和自己研究的创新之处。”[10]

文献综述的撰写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和开放性”,而“导出研究问题”也是文献综述的重要写作目的[2]。以上关于文献综述的定义和功能都说明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相关文献的罗列和总结。首先,作者要对文献进行客观的陈述、分类、比较、归纳、整理和总结,同时更要对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从而预测研究趋势,发现新的研究问题或突破点。

就目前关于文献综述的研究中,Swales提出的CARS(create-a-research-space)模式被广泛运用[11]。CARS模式最初并不是用于分析文献综述而是用于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但一些学者们认为两者有相同之处[7],例如,引言部分中的内容也涉及主要的文献综述[7];与之相反,另一些学者,例如,Kwan认为文献综述的结构与论文引言不同[7]。他们提出了基于CARS模式的文献综述撰写模式。Bunton提出了修正的CARS模式,并在此模式中增加了新的语步[7]。Kwan还运用Bunton修正后的CARS模式对英语本族语学习者所撰写的文献综述进行了分析[7]。

O’Connell和Jin介绍了西方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献综述模式[12],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模式

根据此模式,规范的文献综述包括五个语步(move),每个语步的实现需要若干成分(element)来完成。在此模式中,move代表语步,element代表实现每个语步必不可少的成分。另外,在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到语步循环和重叠现象,例如,语步2中的成分1和语步4。“语步循环”是指在语篇中一个或是多个语步会循环出现[12]。O’Connell和Jin以此模式为标准,专门对就读于英国某大学的中国学生的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语料基本符合文献综述体裁结构的标准模式。但是,只有少数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评价。进而指出,其原因在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习惯于服从权威,难以对他人的研究提出质疑[12]。

O’Connell和Jin等学者的研究都从不同程度上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学术论文中文献综述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的认识,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通过以上若干文献综述模式的回顾,本文将以O’Connell和Jin研究中的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为标准,以中国学者的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文献综述部分的宏观结构和体裁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研究方法

1.语料来源和样本

本研究于2009年11月通过互联网文献检索工具进行研究语料的收集工作。通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在“查询范围”中选择“外国语言文字(英语)”,然后在子目录“英语发展史;语音、文字;语义、词汇、词义;语法、构词法;英语写作、修辞及翻译;词典、方言;英语教学方法”中选择“全选”,获得9 985条;之后选择年限为2007~2009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随机抽取50篇,浏览并下载其包含有文献回顾或文献综述的章节,并记录下各篇论文的题目、研究方向和所属院校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未明确注明“文献综述”或“相关文献”等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研究样本30篇。

2.研究步骤和赋码

本文采用了Kwan的分析法对30篇文献综述进行了赋码。首先,依据文献综述中每个句子的意义和在整篇文献综述中的修辞目的(rhetorical purpose)[7],把文献综述文本拆分为不同的分析单元(analytical unit)。

其次,以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中实现每个语步中的成分(element)为标准,判断这些成分分别属于哪些语步(move)并对其进行赋码。例如,符合语步1(研究主题)中的成分4(研究成果)的分析单元赋码为M1E4。符合语步2(研究现状)中的成分1(研究空白)的分析单元赋码为M2E1。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中国学者文献综述基本结构

按照以上赋码方法,在30篇研究样本中共发现512个成分,分别属文献综述的五大语步。30篇研究样本各语步成分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学者文献综述各语步成分的百分比

表2是所有成分在5大语部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属于语步1(研究主题)的成分最多,为381个,占总数的74.41%;属于语步4(研究空白)的成分最少,为7个,占总数的1.37%。语料统计结果显示,除了语步4中的成分3;语步5中的成分2、4和成分5外,O’Connell和Jin研究中的西方标准文献综述写作模式中的5个语步在这30篇文献综述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其结构基本符合标准文献综述模式。

表2 所有成分在5大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2.中国学者文献综述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主题阐述过于冗长

语步1一般位于文献综述的开头,Swales在他的CARS模式中,将这一语步称为“establishing a territory”,即确立研究领域[11]。西方文献综述模式下,在语步1中,作者通过介绍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和研究内容确立研究领域,阐述研究主题。从表2可以看出,语步1的比重占到74.41%。由于中国学生的文献综述较少直接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而是通过回顾大量文献引出自己的研究设想(见表3),致使文献综述中对于研究主题的阐述显得过于冗长。另外,中国学者不可避免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篇章组成方式呈现出间接性和综合性”[13]。在阐述研究主题时会介绍无关紧要的大背景,或是对阐述内容一一补进[14]。

表3 语步1中各成分的分布

(2)文献回顾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语步2中各成分的详细分布如表4所示。确立了研究领域之后,语步2中,文献综述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回顾。语料分析结果表明,语步2的单元总数比重低于语步1,为10.15%。有些文献综述仅按照一定顺序罗列了相关文献,并没有进行系统分类和归纳,也未能识别某领域前人研究所持的不同观点。

表4 语步2中各成分的分布

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介绍时,作者应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博览相关文献,在透彻理解文献之间的关系、矛盾、空白以及某研究问题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全面综合、深入地对文献既要进行“综”又要进行“述”。

(3)文献批判性分析尚缺

在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献综述应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分析出现有研究缺陷和不足。语料分析结果显示,体现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的成分为16个,仅占所有成分总数的4.69%。

在对30篇语料分析中,仅有11篇体现了对相关文献的批判性分析。在对研究样本赋码时发现,有些文献综述只列举相关文献;而有些文献综述在列举文献之后,对其进行简单肯定或高度赞扬和简单陈述。此现象与Cortazzi的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Cortazzi的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在写作中通常会对前人研究持欣赏而不是批判的态度[12]。此外,Cortazzi和Jin的研究还表明,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英国学生在写作中喜欢用演绎模式而中国学生则喜欢用归纳模式[12]。刘东虹在大学生英语写作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中发现,在被试的中国学生中,很少有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敬仰、服从权威[6]。这影响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文献综述中的运用。

在本文研究样本中,中国学生习惯于对前人的研究持一种赞赏态度,对前人的研究给予肯定和赞扬。然而这并不是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尽管“批判”并不只是批评,也包括认可或赞同,但是批判性思维要求言之有据,即在认同某观点时对其进行论证。文献评述不是事实和感受的堆砌,而是一个自称其说的观点,展开之后就是研究计划[1]。而中国学生的文献综述倾向于相信权威,对文献仅是肯定,并没有分析原因,没有论据支撑。例如:

To a great extent,all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ies of China English are encouraging.

(4)研究空白有待进一步识别

文献综述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分析,旨在发现存在问题和研究空白,并对研究空白进行论证。由表2可以看出,属于语步4的成分仅占到总数的1.37%。在这30篇文献综述中,仅有16篇指出了研究空白。语步3(文献批判)和语步4(研究空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语步。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分析才能识别研究空白,而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能力的缺乏导致有的中国学者在文献综述中无法识别和指出研究的空白点。

语步4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文献的综合评述。“综合”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10](P11)。Hart提出,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文献综述的作者同时也是一名研究者(analyst)。此外,对文献的综合评述应是“连贯而明确的阐述”[10](P26)。然而,研究结果很少发现作者对文献综合评述的内容,这表明中国学生对文献的综合评述能力尚缺。

语料统计结果显示,在研究结论与研究思路的语步中大部分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借用他人的观点或理论来总结主旨大意的现象突出。正如O’Connell和Jin在研究中提到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总是避免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他们倾向于间接的表达方式,喜欢引用或是复述别人的观点[12]。从文化角度来说,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民族重直觉与意向,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15]。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受到汉语语篇特征和中国思维的影响,形式上通常呈现回型或者螺旋形模式[14]。

五、结 论

本文以O’Connell和Jin的西方文献综述写作模式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学生硕士论文的文献综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分析的30篇文献综述基本符合西方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模式。然而中国学生的文献综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多数文献综述用大量的篇幅阐述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2)对文献的批判性分析和综合评述能力匮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学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学生在撰写文献综述中,不可避免的受东方思维模式和语篇特征的影响。因此,在撰写英语学术论文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文献综述写作过程是文献筛选、整理、归纳和英语写作能力的综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还要强调文献综述对文献应持有批判性分析态度,培养“西方思维模式”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我们不妨参考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州立大学的Galvan教授在其《文献综述的撰写》一书中提出的主要建议,一是综合归纳、提炼与分析、评论文献资料;二是明确、统一文献中术语的定义和概念;三是掌握文献中的重要数据和统计数字;四是找出文献中研究方法论的利与弊;五是区分文献中作者的观点与事实;六是分辨前人研究工作的主要趋势、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七是识别文献中的研究空白以及各项研究之间的关系;八是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性,等等[16]。

[1]张辉.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27-30.

[2]崔建军.谈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3):59-61.

[3]SAMRAJ B.A discourse analysis of master’s theses across disciplines with a focus on introduction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8,7(1),55-67.

[4]STARFIELD S,RAVELLI L.Self and structure in new humanities research these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5(3):222-243.

[5]KOUTSANTONI D.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articles and research theses:Advanced academic literacy and relations of power[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6,5(1):19-36.

[6]刘东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J].外语教学,2005,(2):46-51.

[7]KWAN B.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reviews in doctoral theses of applied linguistic[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6,25(1):30-55.

[8]高桂珍,金敬红.任务型学术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1.

[9]HEPPNER P P,HEPPNER M J.Writing and Publishing Your Thesis,Dissertations &Research[M].Singapore: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Ltd,2009.54.

[10]HART C.Doing a literature review:Releasing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magination[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ed,1998.

[11]SWALES J 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41-143.

[12]FIONNUALA O’Connell,JIN L X.A structural Model of Literature Review:An analysis of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Writing.[EB/OL].http://www.baleap.org.uk/pimreports/2001/shu/OConjin.htm,2010-10-20.

[13]徐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41.

[14]高桂珍,史进伟.从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在论文摘要写作中的语篇特征[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107-110.

[15]白玫.口译中的语言理解与表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89-91.

[16]GALVAN J L.Writing Literature Review:A Guide for Students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M].A-merica:Pyrczak Publishing,A California Corporation,2006.36-41.

Study of the Generic Feature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English Thes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by the Chinese M.A.Students

GAO Gui-zhen, LIU Fang, YU Feng-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The study seeks to analyze the generic feature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English these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produced by Chinese Masters.Taking literature review model of western academics in O’Connell and Jin’s study as a reference,the study examin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30Chinese Masters’English these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general structure model of Chinese students’literature review follow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model in western academics,but little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gap and the lack of critical analysis of previous findings are found.In addi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writing strategies and features in the corpus.

literature review;generic features;critical analysis

H08

A

1008-407X(2011)04-0074-05

2011-03-01;

2011-07-11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9JP001)

高桂珍(1954-),女,辽宁大连人,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EAP研究;刘芳(1984-),女,河南许昌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于风军(1967-),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语步前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裁定书的语步结构分析
打渔人
趣味古文
中外光学学术论文摘要非常规语步的对比分析
专家作者与学术新手间的摘要修辞对比研究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学术词汇的语步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