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卫
胃癌在癌症的相关死因中位于第2位,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1]。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不接受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3~4个月,而联合化疗可以使晚期胃癌患者生存受益,中位生存期可以延长到10个月。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应用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及5-氟尿嘧啶治疗的4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1.1 入组标准 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未接受过化疗或化疗结束至少1个月;Karnofsky 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年龄≤70岁;有可评价病灶;血象、肝肾功能正常;无脑转移及心功能不全;所有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1.2 临床资料 入组患者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29~69岁,中位年龄56岁。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管状乳头状腺癌17例,黏液癌2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5例。患者有客观可测量的转移病灶﹙体检、X线、B超、CT、MRI﹚,其中肝转移13例,肺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5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1例,恶性腹水33例,骨转移3例。初治31例,复治12例。临床分期均为Ⅳ期。Karnofsky 评分≥60分,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
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后备用。①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艾素,连云港恒瑞生产﹚75 mg/m2,第1、8天,3周重复;②有腹水的患者,先腹腔引流腹水,直至引流干净。后腹腔灌注生理盐水200 ml、顺铂60 mg/m2,5-氟尿嘧啶600 mg/m2,1周1次,连续2次;无腹水者直接腹腔灌药,用药种类、剂量和方法一样,所有患者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2]。
疗效评价采用WHO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可测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可测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总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以上;稳定﹙SD﹚:可测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之乘积总和增大<25%,或减少<50%,至少维持4周以上;进展(PD):至少有1个病灶,双径乘积或可测病灶单径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完全总有效率:(CR+PR)。可观测病灶应用螺旋CT测量并进行比较[3]。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判定,分0~Ⅳ度。
43例晚期胃癌病例中,5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6例病情进展,总有效率58.1%。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炎,其次是腹泻、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表现血液系统三系细胞减少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1治疗后均能顺利完成化疗疗程,未出现与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例。肝肾及心脏均出现了较低的毒性,停药以后均能自行恢复。消化道反应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见表1。
表1 药物不良反应(例)
目前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静脉化疗和腹腔化疗成为不能手术及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肿瘤生长和尽可能延长生存期。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1个次生代谢产物,是1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肿瘤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聚使肿瘤细胞分裂停止于G2期及M期,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铂类抗癌药作用类似烷化剂,DNA是其作用的关键靶点,通过损伤DNA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于肿瘤细胞。氟尿嘧啶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
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合成,主要作用于S期。氟尿嘧啶一直在胃癌的化疗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4]。胃癌是比较敏感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通过全身及局部用药有望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组43例晚期胃癌经静脉结合腹腔化疗取得了很好的短期疗效,且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亦不十分明显,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疗效,值得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Parkin DM F,Ferlay J.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
[2]安永恒,丁爱萍,梁 军,等.肿瘤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42.
[3]储大同.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51.
[4]孙 燕.抗肿瘤药物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