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70 — 01
电视晚会,由于受传播方式的制约,没有了舞台晚会的观众在剧场观看时选择局部与整体的任意性和自主性,它只能靠摄像取舍后的镜头(通常是依据导演对镜头的要求或指令)经切像导演选择并使之呈现在屏幕上来引导观众被动地观看。电视晚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切像这一创作环节的重要,因而把切像作为一种艺术(而非技术)来探讨,是电视晚会艺术发展的必然。
所谓切像艺术,其实是指切像导演在用切像技术来选择和组织镜头,并用以揭示文艺作品的主题、情感、风格、结构,展示演员的表演才华,完成晚会总体创作意图等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心理、创作思维及审美取向等方面的物化和体现。切像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是创作思维,而在创作思维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音乐的思维。
那么,如何才能具有音乐的思维呢?具体地说,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电视画面,尽管人们把它定位在视觉艺术上,但其在连续组接及镜头内、外部的连续运动中具有明显的时间属性,这种时间属性规定了画面同样存在着节奏问题,而且,节奏是画面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画面节奏与音乐节奏契合,达到声画在节奏律动上的对位统一,是切像创作中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以音乐的节拍、节奏律动为切像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