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面媒体记者转变方式与修炼内功的点滴思考

2011-01-01 00:00:00吕洲伟
理论观察 2011年2期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68 — 01
  
  在现代平面媒体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之下,对每一位记者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主线,是我们每一位平面媒体记者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也必须转变自己的学习、工作方式,潜心修炼自身业务内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心实意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笔者多年实践和体会到,要适应自身工作的时代发展要求,对转变方式、修炼内功思考如下:
  一、 积极学习新理念,实现转变
  要使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切实做到弘扬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的主线,确立新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 要学会尊重与信任
  人的行为的改变是以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为前提的。作为记者,首先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必须尊重平面媒体的工作实践规律,尊重和信任自己的采访对象和读者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职业和事业。尊重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的教育行为才是真正的媒体教育;信任是一种力量,只有建立起信任的桥梁,才能相互沟通。
  第二, 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我们必须用心观察人民群众,细心发现老百姓的需求和愿望,这是“因势利导和按需引导”的前提,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工作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我们作为记者来说,老百姓就是我们的“客户”,只有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满意的服务,我们才能赢的成功。
  第三, 要学会商量和沟通
  要做人民的朋友,就必须学会商量和沟通,商量与沟通是加强联络的最好手段。这种沟通是平等的、相互的、双赢的,必须铲除“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记者劣根,真正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代言人。
  二、 努力掌握新技术,实现转变
  要使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切实做到弘扬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的主线,努力掌握新技术是基础的条件之一。
  首先,要学会写作创新的新技术,要求我们学会快速构思、成文、修改,确保质量的写作技术。一要处理好各种信息的交合;二要讲究写作的技巧;三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法宝。
  其次,要学会运用现代技术和互联网,不断提升工作现代化水平和实际效率,包括,电脑操作技术、选图、截图、传图等操作技术。
  再次,要学会合作和交往的新技术。新闻媒体是一个整体,要求我们相互帮助、相互沟通,以至于相互支持,因此,我们每一位记者都要学会合作的技术与技巧,这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三、确立自身新思维,实现转变
  要使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切实做到弘扬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的主线,必须确立自身新思维,提升创新素质。
  一是把握好创新情境:
  记者的创新素质要看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是其创新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心理条件。特别是我们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新的机遇期,为我们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单位环境,目前新闻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空前的满足,为我们的创新铺就了丰厚的土壤;而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正是我们是是创新的基础性条件。
  二是掌握好基础知识技能
  创造力和基础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创造力的发挥要靠丰富的基础知识作依托,而基础知识因创造力的发展而升华。记者的创新素质,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平面传媒方面的知识。而创造力的真正关键是如何活用知识。
  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人对从事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的一种内在需求。也可以说,有创新欲望就是想创新。对记者来说,思想是“灵魂”,有了创新的欲望,就有了新的动力。
  四是要有饱满的创新情感
  情感即是主观体验,也是态度体验。是道德感、美感、爱与恨的体验。记者创新素质必须确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创新情感。
  一要树立全局观念 ,正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使报道做到既准确又及时。
  二要树立价值观念 ,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蕴含着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三要树立受众观念,要强调受众观念。新闻既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要为观众喜闻乐见。
  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通过修炼内功。转变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素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