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而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11月10日修订后颁布施行。这些都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有助于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真正开展,有助于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105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而且,《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11月10日修订后颁布施行。这些都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层次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文化传承,启智育人的重任。同时,高等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总体目标的,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要以育人为本,清正廉洁,在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一、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真正开展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个时期以来,高等院校的腐败案件却频频曝光。武汉大学两名校级领导涉嫌受贿、长春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巨额受贿案等报道不断抢抓公众眼球,究其原因,就是制约腐败的各项制度不健全,权利没有制约,是这些高校腐败案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党风廉政制度,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作了制度性安排。〔1〕它的贯彻执行,将真正有助于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真正开展。
(二)有助于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高校的各级党政机关作为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员,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决策者、管理者的作用,他们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状况落实到个人,使每位教职员工在本职工作中都能够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尽职尽力,使学校的日常行政、教学、科研、学生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运转,紧密配合,在校园里形成一种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促进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了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言行自然会影响到受教育者。教师是学生行为的表率。当一所学校的一线授课教师能够认真备课、严谨治学,不因学生给予的好处而为其提高课程成绩时,当一所学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者能够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地为学生热情服务时,他们的个人品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地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综上所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止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项制度的真正落实将会在高校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有助于廉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找出切实的对策,促进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对抓责任制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认为责任书签订后纪检监察部门去抓落实就行了,没有考虑到责任制落实过程中工作的艰难程度,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完成。〔2〕因此,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坚持“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原则,按照2010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第二章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分工和应当承担的八项领导责任内容将责任分解到位,真正建立起“一把手”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分管部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从上至下的一个领导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级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才能保障党风廉政建设的真正落实。
(二)配套措施,保持长效
领导重视,明确责任是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完善配套措施,保持工作长效,才是最终目标。
1.出台制度,进行规范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因此,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是保持工作长效的前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责任状制度、政治学习制度、评议与通报制度、分级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的建立方面入手,通过签订责任状,适时进行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民主评议、考核,及时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使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级人员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感,从而有力地保障高校反腐倡廉整体工作的进行。
2.严格考核,狠抓落实
责任考核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没有实行严格的责任考核,责任制就有可能流于形式。〔3〕因此,高校要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纪检监察、审计作为高校内设的专门监督检查机构要通过听取汇报、述职述廉、进行民意调查、个别座谈、专题了解、个别抽查、调阅资料等方式对校领导及班子成员和各个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目标任务和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反馈指导,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3.严肃追究,注重实效
要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效,必须严格进行责任追究。〔4〕高校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组织协调机关,可以与组织部门合作,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与学校各级党政干部的奖惩、升迁联系起来,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成为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考核的硬指标、硬任务。通过几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可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机关的权威性,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效性。
总之,通过出台制度、严格考核、严肃追究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配套措施的完善,就会形成一个既有制度规范,又有检查追究的工作机制,就会增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主动性,使这项工作保持长效。
(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因此,高校党委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宣传工作,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到学校宣传工作的整体规划,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使学校的每位领导,每位教职员工都能够深刻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2010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相关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深刻认识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通过知识竞赛、观看教育宣传片、理论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同时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意识,在校园内形成一个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真正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负起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5〕因此,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真正贯彻落实,将会极大地提高高校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就会有力地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高校健康地、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珉南.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需增强五种意识〔J〕.中国监察,2010,(06):40.
〔2〕 许积平.新形势下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考〔J〕.大连医学院学报,2002,(03):122.
〔3〕何圣立.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效性〔J〕. 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