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哲学底蕴探析

2011-01-01 00:00:00席名澈
理论观察 2011年2期


  [摘要]“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的辨证思维;“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求实态度;"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的实践意识;“永远把群众力量视为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的唯物史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斗争精神,集中体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正是有了如此厚重的哲学底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才历久弥新,魅力依然,成为推动大庆取得辉煌胜利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哲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2 — 0050 — 0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而今50年过去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光彩照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仅就其独特的哲学底蕴方面略做探析。
  
  一、“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的辨证思维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科学灵魂
  
  人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事物没有“灵魂”就无法成立和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之所以动人心魄,历久弥新,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辩证思维这样的科学灵魂。
  翻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史册,以“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1〕为代表的辨证思维之风扑面而来。
   “两论起家”是大庆人的一个创造,是大庆的“基本功”。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大庆人通过大学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解决油田会战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油田会战的顺利进行。大庆人把自己的这种做法总结为“两论起家”。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国内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人民饱受饥饿煎熬,国际上美国封锁,苏联毁约,经济发展举步为艰的困境之中。而大庆油田恰恰在此时于我国东北的茫茫荒原中发现了,这对于长期饱受石油短缺之苦的全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为了迅速拿下大油田,解决国家缺油的矛盾,党中央决策展开大庆石油会战。当几万人的会战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萨尔图的时候,人们发现所面临的不只是地下等待探索、开采的原油,还有短缺的食粮、住房、机械;荒芜人烟的草原、蚊虫、阴雨和严寒......。在如此“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石油会战该如何进行?大庆人在沉思中找到的钥匙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靠“两论”指引方向。
  1960年4月,成立伊始的大庆石油会战工委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组织干部职工联系会战实际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矛盾论》、《实践论》,旗帜鲜明地将“两论”作为指导石油会战的理论武器和行为指南。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大庆石油会战无疑是一个存在许多困难和矛盾的复杂过程,夺取会战胜利也必须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中,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并解决之。通过对困难和矛盾的综合分析,大庆人认识到,眼前诸多的矛盾、困难都是暂时的局部的,而国家缺少石油、需要石油才是全局性的困难和主要矛盾。于是,大庆人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解决国家缺少石油、需要石油这个主要矛盾入手,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甩掉石油落后帽子,为中国人民争气”的豪情壮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会战。为了减轻国家负担,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大庆人提出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用个人生活上的低标准保证油田生产上的高标准。在“两论”思想指导下,大庆人就是这样在不断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攻关克难,赢得了石油会战的伟大胜利。
  “两分法前进”是大庆人进取精神和辨证思维的又一个鲜